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芦笋怎么种

芦笋是高效经济作物之一,其种植成本低,种植方法简单,种植一次可采收10年以上,亩产值能达上万元,具有很好的种植前景,下面是详细的芦笋高产种植田间管理技巧,各位种植可以参考。

芦笋怎么种

1、培育壮苗

要夺取芦笋高产,除应选择优良品种外,首先要建立苗圃地进行育苗,最适建圃期为6月份,育苗时间约3个月。起畦点播,株行距为16.5厘米×16.5厘米。

2、整地移植

芦笋喜生长于潮沙壤土,移植前要多次犁翻松土并把土壤中的杂质清除干净,充分晒白后(时间1—2个月)亩施腐熟农家粪肥或过磷酸钙、30公斤氯化钾。粪肥撒施后再翻犁,饼肥则 要加水腐熟8-10天再混合过磷酸钙和氯化钾,施于沟(深30-40厘米)中覆土后植苗。

3、合理密植

植苗期最适宜为秋植,其采收时间短、成活率高。植苗的株行距为25厘米×160厘米。种植时把根理顺分成两半,固定在定植沟穴里,鳞芽朝向畦中线,然后覆土5-6厘米,压实淋足定根水。

4、苗期肥水

植苗后如果采用沟灌的方式进行灌水。植后20天施第一次肥即可。植后40-60天,每隔25-30天施肥一次,亩施复合肥25—50公斤或尿素 10-20公斤加氯化钾6-12.5公斤。植后4个月至采笋前,每25天左右施肥一次。

5、采收期肥水

采收期间每隔15-20天施肥一次,每次亩施尿素20公斤、氯化钾12.5公斤。同时要注意开通四边沟和田中沟,雨天排干水,晴天要灌水。

6、定母茎

植后约5-6个月,幼苗抽生最后一批茎株,其茎粗达0.8-l厘米时即可选定母茎,一般每蔸选留2-3条老熟无病虫害的健壮母茎即可,其余的拔掉。

7、防治病虫害

芦笋常见的病害有茎枯病、炭疽病。防治茎枯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40%多菌灵500倍液喷雾,幼苗、成苗期每10—15天喷一次,母茎选留期每5-7天喷一次;防治炭疽病可用7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 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

8、换苗

收笋3-4个月后原苗开始老化,此时应把苗全部拔掉,只留根薯,然后开垄施肥攻薯出苗,一般每年换苗两次。

芦笋是天门冬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又名石刁柏、龙须菜,芦笋对温度的适应性很强,既耐寒,又耐热,从亚寒带至亚热带均能栽培。但最适于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的温带栽培。在高寒地带,气温-33℃,冻土层厚度达1米时,仍可安全越冬,产量虽低,但质量较好。国内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相对集中的产地是在江苏徐州、山东菏泽等地。芦笋是一种低热量高营养的保健蔬菜,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怎样种植芦笋呢?

1、种植地的选择:芦笋对土壤的适应性强,但是以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好的中性土壤栽培,产量高,质量好。

2、苗床准备:苗圃选择在水源方便,排水良好,背阴之地建苗床,床土要求肥沃疏松、保水保肥的土壤。每亩苗床施腐熟的优质农家肥1000公斤,然后翻土耙细平整,做成苗床。采用高畦苗床育苗,按行距16厘米横开深13—16厘米的施肥沟,沟内施入腐熟的农家肥并且每亩5公斤磷肥,肥料与土拌均匀后再开深度2—3厘米的播种沟后播种,

3、播种育苗:春播在清明节至谷雨节,秋播在白露节至秋分,如果加覆盖可以提前或者延后。播种前要浸种,催芽至露白时播种。按粒距10厘米播种,覆盖泥土然后盖上一层稻草再浇水,每亩用种50克。苗床要保持湿润,当有一部分种子出苗后就要揭开覆盖物,苗高10厘米左右时进行除草追肥,可以根据苗甚至的情况进行施肥。

4、定植:定植适宜在芦笋休眠期进行,一般分大苗秋栽和小苗春栽。选择地势稍高,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沃的地块,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3000公斤作为基肥,翻耕耙平后定植芦笋。定植苗龄为4—6个月、苗高50厘米以上并且具有3—8条地上茎。一般是春播育苗秋季定植。秋季育苗,第二年春季定苗。定植的行距为100—150厘米、株距33—50厘米,一穴定植一株,定植后浇定根水并且覆盖杂草以保湿。

5、田间管理:

肥水管理:定植后20天就要追施清粪水,在清粪水中加入少量的尿素和磷肥,以后每隔15—20天追肥一次,保持土壤湿润,雨后及时排水,不要积水。

培土:为了增加土层,提高土温,防止积水板结,使绿芦笋嫩茎粗壮,要结合中耕追肥,适当培土,每次培厚5厘米左右,使地下茎埋在畦面下15厘米左右。采收白芦笋的必须在幼茎出土前进行培土,防止见光,形成白色柔嫩的产品,也可以用黑色塑料薄膜进行覆盖。

打顶疏枝:秋发新茎长至100—120厘米时,要摘心打顶,并且疏去抽生过多的弱枝病枝,使茎杆粗壮,防止倒伏,促进光合积累。

留母茎:采收芦笋前必须先选留几枝地上茎作为母茎制造养分供嫩茎抽生用,一般为采白采sr芦笋一二年生植株留2—3株,3—4年生的留4—5株,五年以上的留4—6株。采绿芦笋一二年生植株留2株,3—4年生的留2—3株,五年以上的留3—4株。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42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