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现在做有机蔬菜有没有前途?市场怎么样?消费者的认可度如何?

1.关于前途问题。有机蔬菜是大势所趋,但是目前国内大环境下发展需谨慎。

现在做有机蔬菜有没有前途?市场怎么样?消费者的认可度如何?

2.关于市场问题。有机蔬菜的高价位必然导致少数人口消费。

3.关于认可度问题。有机蔬菜门槛高,但是真假难辨,消费者认可度不高。

如果你想进入有机蔬菜行业,对你有如下的建议:1. 政府引导,资金支持。有机蔬菜是一个有些超前的行业,如果当地政府很愿意对本地区行业结构调整,有机蔬菜是一个很好方式。同时,有机蔬菜有一定的年限规定,你的资金链必须得到保障。2. 技术支持。如果你满足第一条的话,推荐你和一些大专院校合作。3. 如果你满足第一二条的话,看来你已经下决心要为了农业出一份力了,那么我会告诉你一句可以鼓励的话。消费者是可以培养的。4. 人才。如果你看到第三条有些许兴奋的话,我要告诉你一些我的体会。要有一个蔬菜很懂行的师傅,要有负责宣传的专业人士,要一个擅长销售的营销专家。

————————————————————————

可以继续提问。

怎样做有机农业

种植有机蔬菜时,需要选择完整且远离工矿区、生活场所、工业污染区的土地,再选择已经获得认证的有机蔬菜的种子或者种苗,然后将其栽种在土地上,并且定期观察有机蔬菜的生长状态,避免植株被病害感染,使有机蔬菜健康生长。

有机蔬菜种植需要哪些条件

1、选择土地

种植有机蔬菜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块,并且地块中不能包含进行常规生产的地块,在有机蔬菜的生产基地和常规蔬菜的生产基地之间要有着明显的分界线,而且种植有机蔬菜的土地要远离工业污染区、生活场所和工矿区。

2、挑选种子

种植有机蔬菜时,要选择品质较为优良且获得认证的种子或者种苗,如果没有获得认证的有机蔬菜的种苗,可以使用未禁用且抗病害能力较为优良的常规种子,需要注意的是有机蔬菜不能使用任何转基因种子。

3、种植方法

种植有机蔬菜时,要将种子或者种苗均匀的栽种在土壤中,再往土地上铺盖一层地膜,为其保暖防寒,使有机蔬菜快速生长,而且可以在土地上建设冷棚或者温棚,为有机蔬菜提供适宜生长的温度和湿度,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4、养护管理

养殖有机蔬菜时,需要定期观察植株的生长状态,并及时将染病的株苗拔除,以免引起大规模的传染,而且要采用生物防治害虫的方法,增加田地中昆虫群落的丰富度,并且可以根据有机蔬菜的生长状态,为其提供腐熟的农家肥料。

“有机农业投资热的原因主要是近两年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受到重视。在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后,不少人开始关注自身健康和周围的环境问题。”南京农业大学有机农业研究所所长和文龙说。家乐福食品部商品总监曾昭栋透露,目前在上海的19家家乐福门店中,有机蔬菜的销售量约占全部蔬菜销量的5%~7%,每家门店平均每天销售600公斤有机蔬菜。由于有机蔬菜的价格偏高,从销售额来看,平均占到全部蔬菜的22%。在古北、金桥、联洋等外籍人士和白领偏多的门店,卖得更好一些,销售额约占到30%。

“刚开始那两年,因为从无到有,销售额每年同比上升30%~40%。后来销售稳定后,每年同比上升15%。”曾昭栋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在上海居住的外籍和“海归”人士越来越多,对有机蔬菜相当了解,同时一些年轻的高收入群体也愿意尝试这种健康食品。此外,有机蔬菜的品种越来越丰富,除了蔬菜,现在还有各种杂粮。“刚开始,普通家庭可能觉得买有机菜心回来做家常菜太奢侈,其价格一般是普通蔬菜的5倍左右。但冬令季节磨芝麻糊的话,就愿意多花一点钱买有机的来尝试。久而久之,一些家庭就养成了不定期购买一两样有机食品的习惯。”

不过,曾昭栋也认为,目前有机蔬菜的品牌选择还不够多,有些消费者每种都会尝试,但是还很难形成品牌忠诚度,消费习惯也比较随意。

多路资本盯上有机农业

“2005年之前,投资有机农场的大多是小资本,运作起来也比较谨慎。当时上海有机农场的规模都比较小,大多是100亩、200亩的小农场。”和文龙介绍,“现在许多大的风险资金开始关注这个领域,投资规模也扩大到一两千亩的农场。一些风险投资商已经进入这个领域,比如上海同脉食品有限公司就是由‘风投’发起成立的。”

外资、个人资本也开始对有机农业发生兴趣。据了解,德国人卫能(GuyWiener)3年前买下了位于松江的上海崇本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每日生产的“锦菜园”有机蔬菜销往家乐福、乐购等各大超市。2008年9月,上海优质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彩虹农庄”正式开始营业,产自嘉定、青浦、金山等300多种沪郊特色农产品都可以在网上买到。目前“彩虹农庄”已经拥有200多位企业客户,一笔单子就可以销掉20万元的农产品。

和文龙透露,有一家开发过大型楼盘的房地产开发商在上海崇明岛建立了数千亩的有机种植基地,招聘了曾经从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技术人员办起了有机农场。

经营“彩虹农庄”的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总经理詹锦川也透露,她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开始进入这一领域,包括国企和民营企业,这一行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发展有机农业要过“耐力”关

业内人士认为,上海可能是有机农业最先发展起来的城市。“上海的政府部门对有机农业的支持力度很大。无论是从生产技术水平,还是从有机农产品的消费市场、消费者对此的接受程度来看,上海都处于全国前列。”

不过,有机农业并不是有了大笔资金就能发展起来的。经营有机农场需要大量周密的技术储备,周期也相当长。和文龙说:“曾施用过农药、化肥等化学合成物的土壤,要经过2~3年的转换期,才能将土壤中的残毒慢慢消除,孕育出真正的有机农产品。”

以建立质量追溯为例,詹锦川介绍,“彩虹农庄”一直在推行档案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对每棵菜产自哪家农场的几号大棚、用过几次用药、何时收割这样的细节都要详细记录,每天农庄的46家合作伙伴都要将数万枚农产品身份辨识条形码贴在他们生产的蔬菜、肉类或奶制品上。他们开发的这种32位身份辨识条形码,能保证其唯一性,但它不能与市场上常用的13位的商品条形码兼容,因此每个辨识条形码会为每盒蔬菜增加不到一分钱的成本。“别小看这些钱,日积月累,对农产品来说,增加的成本相当可观。如果要增加实名照片,其成本将更高。”

复杂的认证系统、苛刻的认证标准、长时间的转换期、大量专业有机农业技术人员、严格的质量追踪体系……有机农业的条件之多、成本之高,令很多投资者认为根本无法达到要求而退缩。一些投资者抱着赚快钱的心理进入这个行业后,才发现要等待很长时间,承受不了这个心理落差,往往半途而废,恢复常规种植或者把农场转手卖给别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43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