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树的栽种方法?
无花果树的栽种方法:
1、园地选择
无花果虽然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因其耐旱忌渍,故建立无花果果园应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生长茅草的滩涂或海堤内侧坡地建园。根据无花果的生态适应性和现有分布情况,长江以南地区应为常规栽培的适宜区,无论丘陵山地还是平原地带。
2、种植技术
混植于其他果树园中的无花果常为灌木丛生型,栽植距离较小(1-3米)。在温暖的亚热带和温带沿海地区,无花果多长成大乔木,栽植距离可加大到5-8米左右。
3、种植时期
无花果发根要求温度较高(9-10℃),春季栽植效果较好。无花果树更适于晚春(清明节前后)栽植。栽植时间不同,结果量会产生显著差异。栽后埋土枝千不抽干,其中秋末冬初比翌年春季栽植发芽提前。
4、整形修剪
果树生长发育虽有一定的规律,但复杂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也可以使树体的发育有多种差异。因此,不能对果树采用一成不变的整形修剪方法,而应根据每株果树的长相、长势、发枝数量、伸展角度、枝条占据空间的情况等因势利导,适当调整。
无花果的土壤管理:
无花果多栽植在丘陵、山区、沙滩及盐碱地上。这些地区的土壤瘠薄,有机质含量低,土壤结构不良,不利于无花果的生长发育。为此,除栽植时挖大穴进行土壤改良外,还需每年逐步对无花果果园的土壤进行改良。
深翻改土使土壤深翻熟化,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宝贵经验。它不仅可以直接改良土壤性质,而且对果树的根系和地上部分生长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提高果树产量和果实质量有较稳定和长期的效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无花果
无花果怎么种植(无花果栽培技术要点)
无花果树在南方极易栽培,产果量很高,树栽后2-3年就能开始结果,6-7年即可进入盛果期,产量还会逐年增加。在果期时无花果要加强水肥管理,配合简单修剪、摘心,摘去老化叶片,做好防虫防病工作,才能保证结果质量。
无花果果期多长时间无花果树在南方极易栽培,产果量很高,树栽后2-3年就能开始结果,6-7年即可进入盛果期,产量还会逐年增加。果园种植的无花果的成熟期都差不多,一般夏果于7月上旬成熟,秋果于8月下旬至10月中旬陆续成熟,11月下旬落叶。
无花果多久结果无花果在树栽后2-3年就开始结果了。
无花果膨果期是什么时候无花果在栽种6-7年即可进入盛果期,产量还会逐年增加。
无花果成熟时间一般夏果在7月上旬成熟,秋果于8月下旬至10月中旬陆续成熟。
无花果果期养护与管理1、加强水肥管理。无花果结果后,果实要膨大,这时就非常有必要加强水肥管理,无花果的果实膨大期,施肥以腐熟的有机肥和氮钾肥为主。腐熟的有机肥可以改良土壤,增强植株对付酷热等不良天气和病虫害的能力;氮钾肥可以有利于植株的生长,有利于果实的膨大。
配合施肥同时可以适量浇水,改善土壤的墒情,水肥管理合理,无花果会迅速生长和膨大,为丰产和丰收奠定坚实的基础。
2、夏季结果期可简单修剪、摘心,摘去老化叶片。为了促进果实的生长,改善光照,减少无用的营养消耗,在结果后也可以简单进行修剪,这次修剪的对象主要是过密的枝条,交叉的枝条,徒长的枝条。并且为了果实的膨大,改善结果的质量,也可以对较长的枝条进行摘心,利于养分的集中。
此外,对于部分老化的叶片,也可以摘去,做好这些工作,对于提高结果质量都是极为有利的。
3、做好防虫防病工作。无花果在炎热的夏季,如果天气过于干旱,空气湿度达不到,就有可能会感染红蜘蛛,这时红蜘蛛的叶片背面会有一些**或者红色的小点,更严重的叶片甚至枯焦,叶片上会有网状物,这时就有必要进行防治,否则对生长不利,还会落果。
无花果要想防治红蜘蛛,可以多喷水,室内盆栽一定要注意通风透气,发生时可以喷洒哒螨灵、阿维菌素等等,注意喷洒要均匀,叶片正反面都要兼顾,枝干土壤表面也要喷洒,也方便杀死虫卵。
此外,钻心虫夏季发生也比较严重,建议大家使用糖醋水进行诱杀成虫,并可以使用棉花沾取辛硫磷堵塞虫眼,进行熏蒸杀灭。
当然,要是盆栽还要多见阳光,如果要是天降暴雨,要注意及时排水,等果实稍大一些后,注意多用钾肥,可以提高果实质量,如果喷洒磷酸二氢钾,还可以改善着色度,提高品相。
无花果果期怎么施肥一般情况下,我们在给无花果盆栽上盆时会在盆底施足底肥,但底肥的肥力和肥效毕竟有限,无花果本身生长十分迅速,非常喜肥,所以无法满足它长期快速生长的需要。因此生长季还需要勤施肥,而且无花果长叶与结果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所以坐果后更应该注重施肥。
生长季的话一般为无花果盆栽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但坐果后就不能继续按照坐果前的生长那样施肥了,而是要额外再补充一些氮钾肥,确保既能满足植株生长的需要,同时又要满足果实发育的需要。在坐果期,对于普通果树植物来说,营养生长比较缓慢了,更多地是进行生殖生长。
无花果果期喷什么药无花果不需要盆药无花果的主要害虫是钻心虫,如果要驱除,需要用农药填装虫孔,将会污染果实。
无花果是很独特的一种果树,属桑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营养丰富,其果实中含有苯甲醛、补骨脂素、佛手柑内酯及丰富的镁、锌、硒等微量元素,而镁、硒、锌是维持肌体正常生命力的微量元素,具有防癌和抑制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无花果有增强胃功能,帮助消化、消肿解毒、明目生津、缓解腹泻等功效,经常食用无花果可净化肠道,促进有毒物质的排出,对胃癌、肝癌、食道癌等病症有较好的预防效果,无花果是制造防癌药物的主要原料之一。无花果除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外,也可作为水果食用,近年来栽培受到广泛重视,有“第3代水果”之称。下面就无花果的一些特性进行总结,并简要介绍其栽培技术要点。
1无花果的特性
无花果树势中庸偏强,新梢直立,细枝发生较多,小枝粗壮,株型紧凑。叶片倒卵形或近圆形,长10~12厘米,具3~5深裂,先端圆钝,叶缘有不整齐锯齿,上表面粗糙,背面有硬毛。花单性,雌雄同株,果实由花托及其他花器组成。果实扁圆形或卵形,大小随品种不同各异;成熟期也不一样,早的7月成熟,晚的10月才成熟;成熟后果实顶端开裂;品种不同果皮和果肉颜色多样,果皮有绿色的,也有紫色的,果肉从粉红到深红色。
无花果树体生长快,成形早,早实,一般栽植当年可见果,定植第3年进入盛果期,每亩产量可达1500千克,5年生以上每亩产量在2000千克以上。
无花果品种有夏果品种和秋果品种之分,一年中可结2次果,夏果多长于基部1~5个叶腋处。果实发育期60~80天,树体寿命长,抗病虫,栽培简单。
无花果对环境适应性强,喜光、喜温、耐寒、耐瘠薄、耐盐碱,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范围广,全国多地可栽培,我国主产区在长江以南,长江以北栽培时,需要对幼树进行防寒保护。
2栽培技术要点
2.1园址选择
良好的园地及栽培环境对无花果的生长发育尤为重要。无花果是落叶果树,喜温暖、耐高温,也较抗寒,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一般沙土、壤土、黏土、酸性土、中性土和碱性土壤都可种植,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且pH值在6.2~7.5的沙质壤土最为适宜。无花果适生区范围较广,在旱能浇、涝能排的平原、丘陵、旱田、盐碱地、沿海滩涂均可种植。由于无花果柔软多汁,耐贮性较差,不便运输,发展果园应选交通方便、离城市或加工厂较近的地方,以便加工销售。
2.2苗木繁殖
无花果苗木繁育方法较多,有扦插繁殖、压条繁殖、分株繁殖,以扦插繁殖为主。
(1)扦插繁殖。春秋季均可进行,春季在清明前后进行,秋季在9—10月落叶后进行。在扦插时掌握春季宜迟、秋季宜早的原则,扦插时地温在15℃以上,地温过低不利于生根,影响扦插成活。选择有一定排灌能力、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背风向阳的中性土壤作苗床,扦插前进行耕翻,保持耕深在30厘米左右,结合耕翻每亩施入充分腐熟农家肥4000千克以上,耕后耙平,整成宽1.5~2.0米的畦。结合秋季修剪收集1年生健壮枝条作插条,秋插的插条边剪边插,春插的插条要进行沙藏处理,一般插条截成20厘米左右,上端剪平,下端剪斜,保证每个插条留3~4个芽,插前用10克/千克生根粉浸泡插条2~3小时,然后按株距30厘米、行距40厘米的标准扦插,插后地上露1个芽,有浇水条件的浇水,然后用黑色地膜进行覆盖。扦插成活后,在苗高15~20厘米时进行摘心,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当追肥,以保证苗木健壮生长。
(2)压条繁殖。利用母树基部的枝条进行压条,选择长度在1米左右、生长健壮的枝条,在距母株基部5~10厘米处挖深15厘米左右的沟,将枝条压入沟内,浇透水,一般1个月左右即可与母株分离。
(3)分株繁殖。春季临发芽前,将植株根部的萌蘖苗从母株上带根分离,进行移植。
2.3移栽
在春季萌芽前或秋季落叶后到土壤封冻前进行,要求移栽的苗木高度最低在60厘米以上,一般可按行距3米、株距2米的标准栽植。栽植时注意挖大坑,一般60厘米3左右。栽后踏实土壤,随后浇水,待水渗下后用行间干土封穴,然后用地膜覆盖树盘保墒,以提高成活率。
2.4栽后管理
(1)保墒。虽然无花果适应性强,但土壤墒情差时,会影响植株的生长,不利于产量的提高。我国北方栽培时,应做好保墒工作,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结实能力,1~3年生小树可采用树盘覆盖的方法保墒,4年生以上的树可采用栽植行覆膜的方法保墒,一般覆盖面积越大,保墒效果越好。最好用黑色地膜覆盖,一方面可起到保墒作用,另一方面可抑制草害,减少生产用工。
(2)间作。无花果栽植后的前2年,由于树体小,行间空间较大,可适当进行间作,以增加收入,同时通过给间作物施肥、松土、除草等作业,加强土壤管理,有利于促进无花果树体生长。在无花果园间作时应注意选择低秆矮冠浅根性的瓜类、豆类、薯类作物,切忌种植高秆的玉米、高粱和费墒的胡麻及苜蓿等深根性作物。
(3)施肥。虽然无花果耐瘠薄,但产量的形成与物质供给是息息相关的,为了提高产量,要适时供给肥料,保障物质供给,每年应在采果后、春季萌芽前及果实膨大期各施1次肥,以保证营养的需求。采果后应以有机肥和迟效性的磷钾肥为主,根据树体大小株施有机肥0.5~5.0千克、磷酸二铵0.1~0.5千克、硫酸钾0.1~0.5千克。春季萌芽前以施用高氮型复合肥为主,根据树体大小株施0.2~2.5千克。果实膨大期施低氮高磷中钾型复合肥,根据树体大小株施0.2~2.5千克。采果后在树梢外缘挖沟施,花前及膨果肥可采用点状梅花挖穴施。
(4)除草。对于不进行间作的无花果园,应及时清除园内杂草,以减少土壤养分的消耗,保证植株生长结果的顺利进行。
(5)修剪。无花果细枝较多,极易出现光照恶化现象,影响生长结果,生产中要进行修剪调节,以保证园内通风透光良好,提高结实能力。无花果修剪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无花果树形以多主枝自然开心形为主,定干高度30~80厘米,可根据树体生长实际,选留3~5个主枝。②品种不同,修剪的主要手法是不一样的,修剪时应注意区别对待,一般夏果品种修剪时应以疏枝为主,秋果品种修剪时应以短截、回缩为主。③无花果树体造成伤口后,树液会大量流出,导致树势衰弱,因而要实行轻剪,避免在树体上大量造伤,以防止树势衰弱。④无花果喜光,应及时疏除干枯枝、徒长枝、病虫枝、交叉枝、重叠枝、根蘖等影响光照的枝,以保持树体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性。⑤控制树势,提高结实能力。无花果幼树生长旺盛,成花能力弱,可在夏季将直立枝条拉平,以抑制旺长,缓和长势,促进成花,提高结实能力。⑥加强结果枝的更新。无花果结果枝连续结果能力较强,但结果枝枝龄过大时,结果能力会下降,导致产量降低,果个变小,因而要对结果3~4年后的结果枝进行疏除或回缩,以加快结果枝更新,保持旺盛的结果能力。
(6)防冻。无花果耐寒力较弱,在较冷地区栽培时,冬季易受冻,要注意保护树体,防止冻害的发生,1~2年生幼树可采用冬季埋土的方法保护,3年生以上的树可采用树干包草、裹纸等措施降低冻害的发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43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