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温室大棚如何增湿降温

可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 一、选用无滴膜。选用无滴膜可以减少薄膜表面的聚水量,并有利于透光、增温;对普通薄膜表面喷涂除滴剂,或定期向薄膜表面喷撒奶粉、豆粉等,也可以减少薄膜表面的聚水量。二、覆盖地膜。覆盖地膜一般可使10厘米处地温平均提高2~3℃,地面最低气温提高l℃左右。同时,由于地膜不透气,可以减少地面水蒸发和灌水次数,从而达到降低棚内空气湿度的目的。 三、起垄栽培。高垄表面积大,白天接受光照多,从空气中吸收的热量也多,因而升温快,土壤水分蒸发快,湿度不易偏高。 四、合理浇水。冬季棚菜浇水,要做到“五浇五不浇”,即浇晴不浇阴(晴天浇水,阴天不浇水)、浇前不浇后(午前浇水,午后不浇水)、浇小不浇大(浇小水,不大水漫灌)、浇温不浇凉(冬季水温低,浇水时要先在棚内预热,待水温与地温接近时再浇)、浇暗不浇明(浇暗水,不浇明水)。同时,要大力推广滴灌、膜下灌等灌水新技术。 五、改进施药方法。冬季防治棚室蔬菜病虫害,要尽量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施药。 如果采用喷雾法施药,要适当减少防治次数和喷液量,防止棚内湿度过高。 六、通风排湿。通风是塑料大棚最基本的除湿方法。一天之内,通风排湿效果最好的时间是中午,因为这一时段棚内外湿度差别大,湿气比较容易排出;其它时段也要在保证温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延长通风时间。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在大棚浇水后2~3天、叶面喷肥(药)后1~2天、阴雨(雪)天和日落前后加强通风排湿。 七、中耕松土。地面浇水后,要及时中耕垄沟和垄背,切断毛细管,阻止土壤下层水分向表层土中移动。 八、人工吸湿。如果棚内湿度过大,可在行间撒一些稻草、麦秸、草木灰或细干土,也可在棚内空闲处堆放生石灰等吸湿性材料吸湿。

温室大棚如何增湿降温

一、平整土地

大棚蔬菜种植的第一步就是平整土地。要对土地进行翻新和除草,同时还可以根据种植的蔬菜,在土中加入一些底肥。肥料不宜过浓,不然会导致土壤硬化等变质现象。

二、合理搭棚

大棚的跨度不宜太大,一般不超过12米,长度不超过120米。最好在三面都有土墙,这样可以更好的保温。同时要选择合适的钢材立架,可以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选择无滴膜在棚面进行覆盖,这样可以增加内部的温度。

三、蔬菜选择

由于大棚本身的特性,蔬菜的选择要满足几个要点。第一是光照要求低,冬季本身光照时间就不长,加上大棚的遮盖更会减少阳光进入,所以一定要选择耐阴蔬菜。第二是抵抗力强,大棚的通风能力一般,所以植株必须有抗病害的能力。第三是耐高湿,大棚内湿度往往很高,而且很难进行控制,所以蔬菜一定要耐高湿。

四、调控温度

大棚的一大优点就在于保温性好,这样才能为一些蔬菜提供生长环境。但温度不宜太高,要控制在33℃以下,高于这个温度后要立即降温,可以开棚通风。

五、滴灌浇水

由于大棚的湿度较高,所以浇水不宜多,一般用滴灌的方式比较好。滴灌本身也能节约用水,是一个经济实惠的好方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44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