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疏花、疏叶和疏果?
疏花疏果是调节生长和结果、克服大小年和提高果品质量的有效措施,也是修剪工作的继续。疏剪花芽和疏花疏果,都能节省树体营养,提高坐果率。研究结果表明,一朵苹果花在开放过程中,大约要消耗1毫克纯氮,每株树多开几万朵花,其营养消耗之多,可以想见。
疏花疏果可以减缓花果之间的营养竞争,提高坐果率,特别是葡萄的坐果,主要取决于花序本身的营养供应状况,所以,疏剪葡萄穗尖,可以明显地提高坐果率。
疏叶减少叶面积,影响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积累,一般较少采用,但在红色品种如红富士、新红星等着色之前,适当摘除贴在果面上的以及果实周围影响其受光的叶片,可以增强光照,促进着色,提高果品商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但摘叶的数量不宜过多,而且要分次进行。第1次在9月中旬,重点摘除直接贴伏在果面的莲坐叶和果实周围直接遮光的叶片3~5片,使60%的果面获得直射光,避免果面形成花斑,影响商品质量。
摘叶的程度和范围也要适宜。第1次摘叶着重摘除树冠外围的果实周围5厘米范围内的叶片,以及冠下冠内的果实10~12厘米范围内的叶片。摘叶时只剪去叶片,保留叶柄。摘叶后5~6天再轻轻地将果实阴面转向阳面,促其全面着色;第2次摘叶可在10月上旬,摘除剩下的遮光叶片。摘叶的时间不能过早,以免降低产量和花芽形成。
哪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坐果或疏花疏果?
疏花疏果宜在早期进行,以减少养分消耗。但在经常有晚霜的地区,疏除最早的时间应在断霜之后,以免造成减产。疏除方法一般用人工;也可用适当浓度的化学药剂果宝喷洒果树,采用化学疏除。常用于苹果的化学药剂有西维因、萘乙酸钠或萘乙酰胺、乙烯利和二硝基化合物等。化学疏除的效果常因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有差异。一般是受遮荫的树冠内部和下部的枝条,生长势弱、花量多的树和异花授粉的品种较易于疏除;在喷射萘乙酸或萘乙酰胺前后气温较低或湿度较高,也会增加疏除量。各种植物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花和果的脱落有关。如吲哚乙酸、赤霉素、芸苔素和细胞分裂素以及通过部分植物生长调节剂抑制脱落,而乙烯和脱落酸则导致脱落。因此,在花、果发育的适当时期设法改变有关激素的含量水平,就有可能增多或减少落花落果。
此外,有些果树不需要疏花疏果,如樱桃、草莓、菠萝、葡萄和小浆果类果树等。有些果树如夏橙落果严重。
龙眼花量较多,一般只注重提高雌花比例,不疏花,谢花后大多要蔬除大量小果,荔枝则是疏花(一个很重要的措施)保果。即使如苹果和梨等一般需要疏花疏果的果树,在开花少或花期遭受霜冻的年份,也应保花保果。
萘乙酸能刺激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增加坐果,防止落果,增产。番茄开花期用萘乙酸水剂有效浓度10~12.5毫克/千克对花喷雾;在棉花开花之前和结铃期均匀全株喷雾,可起到较好的保果、保铃作用。2,4-滴钠盐低浓度下促进果实子房膨大,并可刺激花粉发芽,使之能较好地完成受精过程,防止落花,提高坐果率。一般在番茄花顶见黄,未完全开放或呈喇叭口状时,用棉球或毛笔蘸取配好的有效浓度10~20毫克/千克药液,涂花柄,有促进番茄坐果的效果。赤霉酸加速细胞纵向生长,促进单性结实、果实生长,葡萄开花前和开花后喷施,对减少葡萄花、果脱落有较好效果;棉花盛花期用赤霉酸有效浓度10~20毫克/千克点喷、点涂或对水均匀喷雾也能起到保棉铃效果。
氯吡脲具有细胞分裂素活性,在瓜果植物上应用可促进花芽分化,有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膨大等作用。在黄瓜开花期用氯吡脲有效浓度5~15毫克/千克浸瓜胎;甜瓜开花当天或前一天,采用氯吡脲有效浓度10~20毫克/千克浸瓜胎;西瓜开花当天或前一天用氯吡脲有效浓度7.5~10毫克/千克涂果柄,均有保果效果。噻苯隆可促进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增大果实。黄瓜花后用有效浓度4~5毫克/千克浸瓜胎;在甜瓜开花当天或前一天用噻苯隆有效浓度4~6毫克/千克对水均匀喷雾有提高坐果率的作用。
复硝酚钠为保果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细胞原生质流动,提高细胞活力,加速植株生长发育,增强抗逆能力,具有促进开花,防止落花落果的作用。如在番茄苗期、花蕾期、坐果期等用复硝酚钠有效浓度6~9毫克/千克对水均匀茎叶喷雾,黄瓜初花期开始每隔7~10天喷施复硝酚钠有效浓度2~2.8毫克/千克,连喷3次,有保果、增产效果。三十烷醇能增强酶的活性,增强光合强度,促进作物吸收矿物质元素,能促进早熟,保花保果。棉花盛花期及其后第2~3周用三十烷醇有效浓度0.5~0.8毫克/千克叶面喷雾有保铃、增产的效果。
另有一些混剂产品也有保花保果作用。如赤霉素?吲哚乙酸?芸薹素内酯由几种植物激素科学复配而成,能够活化植物细胞,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提高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喷施后能促进果树叶片生长和变绿,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最终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在苹果萌芽末期和谢花后采用有效剂量75~105克/公顷对叶片的正面和背面对水均匀喷雾,保果增产显著。
我国疏花疏果的药剂目前未见登记。但有资料报道萘乙酸可干扰植物体内激素的代谢及运输,从而促进乙烯的形成,在苹果、梨、蜜橘、柿子树应用有疏花、疏果的作用;6-苄氨基嘌呤、乙烯利等也有疏花疏果的功效。这些药剂需要经过试验,取得登记后方能在相关作物上使用。
上述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使用时需严格控制施药时期、施药浓度和选择适宜作物及品种,否则起不到保果作用,反而可能会造成减产。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46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