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人为什么用风车来排出海水,灌溉田地,榨油,脱谷和发电?
首先说明的是荷兰人以风车作为主要动力的情况,那是中世纪后期和近代的事情。作为发达国家,荷兰现在的生产动力使用早已经是以火电和核能为主的情况了。
因为荷兰地处北纬52度左右的西风带,加上沿海和地势地平,终年有可供风车使用的足够强的风力。
早在14-15世纪,不单是尼德兰地区,欧洲西北部一些完全独立的日耳曼封建贵族领地(包括现在荷兰,比利时,德国西北部一带),由于对出的北海沿岸水位较浅,大陆架较为宽阔,在北海沿岸建立一些海坝,狭长并呈串珠状排列的弗里西亚群岛亦有部分岛屿用来作为海坝的天然部分(如图所示的正是围海造地之前的荷兰地区),并在以后用风车做动力把坝内的海水排干。这令低地的封建主增加了不少土地和财源。在17世纪直到1986年弗莱福兰省(该地区全境为1932年开始的“须德海填海工程”形成)建立后该国官方决定停止填海工程为止,这种填海造地行动一直在渐进持续进行的,风车亦是主要动力之一。
至于木鞋,荷兰木鞋和亚洲的明显不同,因为这是一个颇为寒凉潮湿的国家,他们的木鞋都有皮毛做内衬的,以供居民冬季保暖革湿用。
荷兰不适合种植谷物,第一是这个国家面积狭窄而人口密度较高有关,荷兰人不可能象加拿大人在更为寒冷的地区那样采取大面积粮食生产的方式。更重要的还是气候不适合:该国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不足10摄氏度,生长季和无霜期都偏短,加上生长季节(夏季)气温偏低(荷兰最热月平均气温仅为16-18度),雨雾天气偏多(尤其是多数谷物收获的秋季更为阴冷),光热资源缺乏,很不适合谷物作物的生长和成熟,相应地,更适合畜牧业需要的草料种植和花卉种植。
风车可用于发电和磨麦子,利用风车驱动机械装置,便能把小麦磨成粉,把玉米磨成玉米片。风车还能驱动锯木材的工具和制造出油、纸、香料、粉笔和陶器等常见家居用品的工具。
2000多年前,中国、巴比伦、波斯等国就已利用古老的风车提水灌溉、碾磨谷物。12世纪以后,风车在欧洲迅速发展,通过风车(风力发动机)利用风能提水、供暖、制冷、航运、发电等。
风能资源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安全、清洁、资源丰富,取之不竭,是一种永久性的大量存在的本地资源,可为我们提供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风力发电是新能源领域中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
扩展资料
公元7世纪在西亚—大概在叙利亚,建造了第一批风车。世界上的这个地区有强风,几乎总是朝着相同的方向吹,因此就面向盛行风而建造了这些早期风车。它们看上去不像如今所见到的风车,而是有着竖式轴,轴垂直排列着翼,与旋转木马装置上排列着木马很相似。
西方风车的不同之处在叶片环绕着垂直面而转动。因为风在欧洲比在西亚较为变化不定,所以风车还另有一个机械装置,以使翼板面对着风来的方向转动。近现代风车已很少用于磨碎谷物,但作为发电的一个手段正在获得新生。装有发电涡轮机的农场是由驱动发电机的大型风车组构成的。
百度百科-风车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46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