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洛阳的特产是什么

洛阳的特产是什么

洛阳的特产是什么

 洛阳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称。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洛阳的特产是什么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偃师银条

 偃师银条洁白光亮,质地致密,清脆爽口,具有解酒清神、消腻利口、增进食欲等功能。据现代科学测定:银条富含糖类、酚类、维生素C、粗蛋白、氨基酸、有机酸等物质,对软化血管、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具有独特的疗效。偃师银条有着深厚而广远的历史背景,其始于夏,兴于唐,盛于明清,名于今。真可谓“银条故事多,传说汇成河,上下几千年,盛世话更多”。

  嵩县皂角刺

 嵩县皂角刺皂角刺,又称皂角针、皂刺、天丁、皂角针、皂针,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属较为稀有的中药品种。嵩县皂角刺地域保护范围为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境内,涉及白河镇、车村镇丶旧县镇、大章镇丶德亭镇、城关镇、纸房镇、闫庄镇、田湖镇丶饭坡镇、九店乡、何村乡、大坪乡丶库区乡、黄庄乡、木植街乡16个乡镇,318个行政村。嵩县皂角刺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11°40′30″至112°22′30″,北纬33°33′00″至34°20′12″,适宜种植面积3400公顷,年产量1200吨。

  嵩胡

 嵩县盛产柴胡历史悠久,又因嵩县各地均产柴胡,属当地的一大特产,故又称为“嵩胡”。嵩县产柴胡根粗气浓,有效成分“总皂甙”含量高于其他产地同类产品。从元、明至今,全国各地药商纷至沓来,收购嵩县柴胡,有些向外出口,使其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盛誉。嵩县柴胡耐寒耐旱,适宜在600-800米海拔高度浅山区较干燥的山坡、林缘、林中隙地、草丛及沟旁生长,比较理想的土壤为壤土、沙质壤土或腐殖土。嵩县地处丘陵山区,气候暖和,适宜多种药材生长。

  伊川杜康酒

 伊川县盛产杜康酒。杜康酒是驰名世界的的历史名酒。据历史记载,杜康酒始于始于夏朝第五任国少康之时,已历5000余载。历史上,杜康酒曾有“进贡仙酒”之称,杜康被尊为“酿酒鼻祖”。伊川是当年杜康酿酒之地,酒文化源远流长。目前,杜康酒除畅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外,还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大、泰国等50余个国家和地区。伊川也由此而被誉为“酒城”。

  洛阳唐三彩

 洛阳唐三彩品种繁多,内容丰富,囊括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唐三彩主要用作陪葬明器,有俑像类和生活器皿类。俑像类主要有人物俑和动物俑。人物俑题材广泛,主要有妇女、文吏俑、武士俑等。唐三彩女俑取材于唐代社会活生生的女性人物,有立俑、坐俑、乐舞俑、乐唱俑、骑马俑、对镜梳妆俑等,着重表现唐代妇女姿态自由、面容丰腴、肌肤细腻、双手纤巧、两足丰柔的`形象。文吏俑是唐朝社会文臣的形象,在社会上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优裕的生活条件。

  汝阳杜康

 杜康酒:选用杜康优质矿泉水及小麦、高梁等原料酿就,其酒清澈透明,浓郁芳香,醇正甘美,回味悠长。汝阳杜康集团总公司年生产能力8万吨。梅花玉:汝阳梅花玉世上独有,其玉底色如墨、晶莹剔透,梅花隐嵌,佳趣天成,花纹奇特,色泽绚丽,质地细腻坚硬,其图案形如梅花朵朵,是生产高档工艺品及饰面板材的稀有原料,主要产品有健身球、手镯、茶具、酒具等。总储量达3000万立方米。河南省汝阳杜康酿酒有限公司——原汝阳杜康(集团)总公司位于杜康当年造酒遗址——杜康村。

  水沟庙大蒜

 水沟庙大蒜是河南洛阳宜阳县的特产。水沟庙大蒜产于唐代诗人李贺故里、九朝古都洛阳三乡镇,历史悠久,久负盛名。“水沟庙大蒜”蒜头大、色泽白、瓣大、皮薄、易剥皮、耐储藏。蒜汁味鲜,浓而不沉淀,是餐厅、酒店、家庭必备的绿色保健佳品。当地人常在三乡镇水沟庙村里的一处桥头进行大蒜交易,所以“水沟庙桥头——蒜市儿(算事儿)”也成为在当地乃至周边地区流传已久、妇孺皆知的歇后语。

  嵩县银杏

 嵩县银杏是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的特产。嵩县银杏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等多种营养成份,具有抗癌、平喘、活血、壮阳等功效。嵩县地处伏牛山生态功能核心区,森林资源丰富,拥有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县林地面积321万亩,森林覆盖率62.9%,森林资源总量位居河南省第二,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生态示范县、全国动植物保护先进县。嵩县优越的地形与气候条件为银杏的保存和繁衍提供了有力条件,目前全县16个乡镇有8个乡镇分布有突然银杏林或散生银杏古树335株,规模和数量位居全国之首。

  汝阳红薯

 汝阳红薯是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的特产。汝阳红薯外形好,口感好,耐储藏,产量高。汝阳红薯具有“面、沙、香、甜”的特点,非常好吃。汝阳县位于河南省西部,辖3镇12乡,总人口40.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6万,主要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红薯为主,其中常年红薯种植面积10万亩,红薯总产13421万公斤。全县现有红薯三粉加工龙头企业2家,加工专业村2个,农民经纪人300多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个,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4万户,占全县农户的43.7%,全县来自红薯产业化的产值达1.2亿元。

  娃娃鱼

 娃娃鱼又名大鲵,产于河南洛宁。娃娃鱼身长不等,一般为70厘米左右,大者可达1.8米,重50斤左右。背面呈棕褐色,有大黑斑;腹面色稍浅。口大,头宽而扁;鼻孔和眼极小,位于头的背面。躯干粗壮而扁,尾部侧扁。四肢短,后肢5趾,前肢4趾,趾间有小蹼。皮肤较光滑,头部疣粒显著,多数成双排列。从颈侧至体侧有皮肤褶。体外受精,卵带呈串珠状,亲体有护卵习性。娃娃鱼栖息于山谷清澈的溪流中,以蛙、鱼、虾等水中动物为食。娃娃鱼的肉质细嫩,佐以调料,可以烹制出味道鲜美的佳肴。它的皮和胃,可以入药。

  洛宁金珠果

 洛宁古称崤地,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称永宁,民国二年(公元1912年)更名洛宁至今。洛宁县地处豫西山区,洛河中上游,隶属十三朝古都洛阳市,自然特点为“七山二塬一分川”。 洛宁是中华民族最早活动的区域和文明发祥地之一,仓颉造字台、洛书出处碑彰昭悠久历史;仰韶、龙头文化遗址凸显厚重底蕴。古老而灿烂的历史文化,富饶而优美的自然风光,使这片土地成为镶嵌在豫西山区的一颗璀璨明珠。 梨原产我国,栽培历史已有2500年以上。

  洛宁上戈苹果

 上戈镇位于洛宁县西北部,是洛宁县苹果生产的主要产区,境内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青山绿水、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十分良好,非常利于苹果生长。所产红富士、新红星等苹果,具有个大型正、色泽艳丽、内质细脆、酸甜可口、含糖量高、耐贮耐运等特点,深受全国各级果树专家和广大消费者的好评。上戈镇有苹果面积4.6万亩,人均3.07亩,苹果总产3500万公斤,人均苹果收入3800元,占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上戈”牌苹果共获35项优质产品奖,1998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

  孟津葡萄

 孟津葡萄,河南省孟津县特产。孟津县常袋乡位于孟津西南部,境内多是丘陵地,温差大,日照足,非常适合红提葡萄种植。所产红提葡萄品质优异,深受欢迎。2011年经农业部审核批准,列为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孟津属黄河水系,主要河流有黄河、金水河及缠河等。黄河为孟津县的最大河流,黄河自新安县从西进境,向东流入巩义市,蜿蜒县境北部,经黄鹿山、小浪底、王良、白鹤、会盟5个乡镇,流程59公里。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能够人为有效控制其流量。

  宜阳韭菜

 宜阳田土肥美、农耕文明,自古以来百姓就种食韭菜,并奉为上品。早在二千多年前,宜阳先民就首创了利用温室生产韭菜的技术,北宋时期开始生产韭黄。《诗经》中“献羔祭韭”的典故和《礼仪》中卿大夫祭祖必备“韭范”(即腌韭菜)的故事均出自宜阳县。唐女皇武则天曾钦点宜阳韭菜入御膳,赐“韭菜三宝”盛赞宜阳韭菜之膳食功效。宋代著名诗人苏轼曾在宜阳县做官,任“福昌主薄”(宋朝时宜阳称福昌县)一年有余,深知宜阳韭菜滋味,才有“渐觉东风料峭寒,青篙黄韭试春盘”的佳句。

  洛阳牡丹

 洛阳是著名的牡丹之乡,有许多吟咏赞美牡丹的诗句留传于世,唐代诗人刘禹锡就有“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帝京”的诗句,到了宋代诗人李正封的“国色朝酣酒,天香染夜衣”一句更使牡丹获得了“国色天香”的称号。

 洛阳牡丹千姿百态,根据颜色、花形、产地、种植等不同特点,可以分成90多个品种,其中以“姚黄”、“魏紫”最是有名。

 春日赏牡丹的习俗由来以久,最早始于唐代,赏花时间最长可达20多天。从1982年开始,洛阳市把每年的4月15日至25日定为“牡丹花会”。

  孟津黄河鲤鱼

 “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这里所产鲤鱼尾巴浅红、肚皮鲜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泥腥味,营养丰富,滋补健身,为宴席佳肴。孟津黄河鲤鱼是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的特产。孟津以东黄河河道开始放宽,河床宽而浅,含沙量少,透明度高,水中富含鱼类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盐类,此处的鲤鱼因而味道鲜美。唐朝大诗人李白曾赋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这恐怕是孟津红烧黄河鲤鱼最好的广告词。孟津县会盟镇调优水产养殖品种结构,突出特色产业。

  孟津梨

 是洛阳名产,栽培历史千余年,自古即为贡品。因它味甜汁多,细脆无渣,形圆色红,故又称为“洛阳金桔”。清代时,孟津梨已有夏梨、伏梨、平梨、雪梨、五香梨、秋落白、马蹄黄等7个品种。现在已增至30多个品种。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孟津梨 申请登记人:孟津县翠绿孟津梨专业合作社登记证书编号:AGI00293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 外在感官特征:繁多的梨树品种,其果形、口味、色泽、个头、成熟期、耐贮性各异。以天生伏梨为主栽品种,也是孟津梨的代表品种。

  孟津西瓜

 孟津西瓜以皮薄瓤沙含糖量高口感绵润而闻名。送庄村在蔬菜基地种植精品西瓜100多亩,采用有机肥施肥和深井水灌溉,养殖奶羊40多头,在西瓜生长过程中喷洒羊奶,既杀菌又增加营养成分。孟津县送庄镇地处邙山岭上,土质好、水好,早在秦王李世民年代,村民种植的西瓜就因品质好被赐为贡品,每年向朝廷进贡,当做御品食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送庄村种植的无籽西瓜更是远近闻名。

  伏牛山连翘

 河南栾川横跨长江、黄河两个流域,属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带,适宜连翘等药材的生长,连年产量都在1000吨以上,其药用属性也特别地道。国家有关部门在将栾川确定为连翘生产基地后,又于去年9月在栾川召开全国连翘及中药材生产会议,并于日前通过栾川“伏牛山连翘原产地认证”。

;

西藏的农区和牧区?

南阳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1、南阳龙潭沟:位于河南省伏牛山脉腹地的西峡县双龙镇化山村。龙潭沟整个山体是花岗岩体,在地质学上,它属于典型的水蚀地貌,是长期流水冲击下而形成的梯式瀑布群,景区景点集中,瀑布密集,融山秀、石奇、水澈、林茂、潭幽于一体,被誉为“中原一绝,人间仙境”。

2、南阳伏牛山:位于中国河南省西南部,东西绵延八百余里,属秦岭山脉东段支脉。伏牛山脉是秦岭延伸到河南省的一条重要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长200余公里,宽约40到70公里,形如卧牛,故称伏牛山,它构成了黄河、淮河和长江三大水系的重要分水岭。

3、南阳武侯祠: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阳市城西卧龙岗上,初建于魏晋,盛于唐宋,有1800多年历史,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十年躬耕隐居地和历代祭祀诸葛亮的地方,也是汉昭烈皇帝刘备“三顾茅庐”处,历史上著名的“三分天下”和“草庐对策”发源地。

更多关于南阳的旅游景点有哪些,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南阳旅游景点介绍

南阳简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下面一起来看看,南阳的旅游景点有哪些吧。

南阳旅游景点介绍

1武侯祠

位置及路线:南阳市卧龙岗。市内乘公交9路,26路直达

值班电话:63512907

简介:

位于南阳市西南的卧龙岗,相传诸葛亮曾躬耕于此,唐宋时建祠以作纪念。这是一座占地7500平方米的古建筑群,祠堂内碑褐达300多块,其中有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和《还我河山》。 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八月,攻打金兵的岳飞路过南阳,谒武侯祠,岳飞在“跋”中写道:“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内。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祠、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岳飞并识。”

2恐龙遗迹园

位置及路线:西峡县丹水镇三里庙村恐龙遗迹园景区

值班电话:69778666

简介:

中国西峡恐龙遗迹园,国家4A级景区,是一大型恐龙主题公园,位于秦岭山脉东段、伏牛山南麓的河南省西峡县丹水镇三里庙村。西峡恐龙遗迹园主要由地质科普广场、恐龙蛋化石博物馆、恐龙蛋遗址和仿真恐龙园四部分组成。参观恐龙遗迹园,探索恐龙生存奥秘 ,穿越时空隧道,感受生命魅力,以西峡恐龙蛋化石为主要展出特色。这里有全国唯一一个以恐龙蛋化石为主要展品的西峡恐龙蛋化石博物馆,有世界唯一一座 以恐龙蛋化石原始埋藏状态为特色的恐龙蛋遗址展馆,这里有中原首座动感4D影院,这里有以展示地球沧海桑田变化和生物复杂演化主题的时空隧道。有以模拟恐龙原始生活环境为景观特色的仿生恐生园。

3老界岭

位置及路线:西峡县太平镇东坪村

值班电话:69918078

简介:

老界岭生态旅游区地处恐龙之乡——河南省西峡县太平镇,位于伏牛山主峰,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距县城75公里,“311、312”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观赏面积18万亩.有景区9个,景点260多个。是登高寻幽、避暑度假、科普考察的理想园地。这里气候适宜,年平均气温 12.5℃。可谓“清风碧如水,夏凉雨如春”,是中原最佳避暑胜地。

4内乡县衙

位置及路线:内乡县城关镇县衙大街东段

值班电话:65333488

简介:

内乡县衙,国家4A级景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城东大街。据《内乡县志》记载,县衙始建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历经明、清多次维修和扩建,逐渐形成一组规模宏大的官衙式建筑群。县衙座北面南,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中轴线上排列着主体建筑大门、大堂、二堂、迎宾厅、三堂,两侧建有庭院和东西账房等,共6组四合院,85间房屋,均为清代建筑。整个县衙建筑,布局对称、合理、紧凑,主次分明,高低错落,井然有序,浑然一体,具有我国南北方古建筑的文化艺术风格,是迄今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县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医圣祠

位置及路线:南阳市医圣祠街7号

值班电话:63215009

简介:

医圣祠,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城东温凉河畔,是我国名满世界的汉代伟大医学家张仲景的祠墓所在地。医圣祠座北朝南,占地约17亩,其始建年代无确考,后经明、清多次扩建。解放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祖国医学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工作,曾多次拨款对医圣祠进行修葺。现大门为仿汉建筑,一对子母阙耸立门前,气势宏伟,金碧辉煌,阙上的.彩绘朱雀傲视蓝天,翩翩欲飞。

6五道幢

位置及路线:西峡县二郎坪乡五道幢

值班电话:69939198

简介:

五道幢生态游览区位于西峡县城东北部的二郎坪乡境内,距县城46公里,紧靠311国道和豫51省道。五道幢景区峡谷奇特,断岩峥蝾,悬崖陡峭,鬼斧神工。谷中河水清澈,缓如垂练,急如抛珠,瀑泻如注,轰鸣而下,山水相映相辉,如诗如画;景区内,春天百花争艳,盛夏满山翠绿,金秋万山红遍,严冬银装素裹:北临刀棱山峭壁,东与马武寨奇峰相连,西、南和黄花墁上的天然韭菜园接壤,四周秀山起伏,景点连线,风光无限。悬崖建栈道,峭壁有攀岩,峡谷有速降,吊桥空中悬,小桥伴流水,五幢胜景,各有于秋,景区内共有各类不同景点40多处;游客能参与、体验在其中;是一个集探险、娱乐、观光、休闲,避暑、度假、科教、强身健体为一体的综合旅游胜地。

7蝙蝠洞

位置及路线:

西峡县五里桥乡蝙蝠洞景区

值班电话:69876888

简介:

云华蝙蝠洞属喀斯特岩溶地貌。因该洞内岩壁上布满云朵样花纹,似锦似缎,堂皇华丽,又因里面有无数蝙蝠栖息,故名“云华蝙蝠洞”。洞中栖息着7个品种约10万只蝙蝠,属世界奇观。其中大白蝙蝠和小耳蝙蝠系新发现的珍稀品种,国内外罕见。有的蝙蝠展翅宽度可达58厘米,掠空飞翔,姿态优美;白天在洞中石壁上倒挂栖息,一遇惊动,转动头部,抖动双耳,发出鸣叫;出洞盘旋觅食时,持续数小时,场景壮观;黎明前,先在洞口盘旋片刻,然后疾速进洞,比出洞更为壮观;加之洞中常年流水不断,时而积潭,形成成瀑,时而循入暗河,只闻哗哗水声,不见水源。

8淮源景区

位置及路线:桐柏县淮源大道135号

值班电话:68268639

简介:

桐柏山水帘洞在河南省桐柏县城西5公里处,是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著名景点之一。水帘洞距地高约20余米,同内有泥塑猕猴一尊,猴身上人泉水流出,洒在石钵中叮当有声。洞口被山顶倾泻而下的瀑布遮盖,犹如珠帘垂挂。沿石壁有阶绨和铁链可攀援而上,进入洞中,虽盛夏酷暑仍_气袭人。桐柏山水帘洞水,清纯甘冽,胜过诸多名泉。洞外有小寺,寺内墙上嵌有历代文人游客书写的诗文和题记。水帘洞被道家定为“天下第四十一福地”。清乾隆四十九年以后,桐柏山佛教昌盛,自成白云山系,成为饮誉海内外的佛教圣地之一。

9花洲书院

位置及路线:邓州市城区人民路东段

值班电话:62365586

简介:

花洲书院,国家3A级景区,始建于宋代庆历年间,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范仲淹任邓州知州期间创建了书院内讲学堂——春风堂、藏书楼、斋舍,并在书院东侧创建百花洲,重修览秀亭,构筑春风阁,花洲书院因百花洲而得名。

10坐禅谷

位置及路线:淅川县仓房镇

值班电话:69385958

简介:

坐禅谷景区位于淅川县仓房镇丹江口水库西岸,她融佛文化、山水文化、古山寨文化为一炉,集休闲、探险、科普考察为一体,景区内十丈一景,百丈一潭,飞瀑流泉、洞幽崖峭、森林覆盖率达85%。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超过10万个,是中等城市的3600倍,是天然的氧吧和休闲度假胜地。被誉为丹江名珠、世外桃源,豫、鄂、陕三省交界处最美丽的山谷。

11山陕会馆

位置及路线:社旗县赊店镇永庆街1号

值班电话:67921873

简介:

社旗山陕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至光绪十八年(1892年)竣工,共历六帝136年。会馆居于赊旗镇闹市中心,座北朝南,南对当年最繁华的磁器街,北靠五魁场街,东邻永庆街,西伴绿布场街。主体建筑呈前窄后宽之势,东西最宽62米,南北长156米(现存),总占地面积12885. 29平方米,建筑面积6235.196平方米。整体建筑分前、中、后三进院落。位于中轴线上的建筑有:琉璃照壁、悬鉴楼、石牌坊、大拜殿、春秋楼。两侧相陪建筑有木旗杆、铁旗杆、东西辕门、东西马厩、钟、鼓楼、东、西长廊、腰楼、药王殿、马王殿、道坊院等。其中春秋楼及其附属建筑于咸丰七年为捻军所焚,现存建筑152间。

12石门湖

位置及路线:西峡县双龙镇十亩地村

值班电话:69877510

简介:

石门湖风景名胜区总面积十多万亩,水域面积万余亩。景区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融为一体,是人们旅游、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石门湖风景名胜区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水库源头,水清如碧,水平如境,两岸险峰峭壁,千姿百态。

13五朵山

位置及路线:南召县四棵树乡

值班电话:66866999

简介:

五朵山位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二龙乡北部,属伏牛山在镇平境内的余脉,总面积58平方公里,距南阳市区80公里,207国道转景区旅游公路可达,是集道教文化、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旅游区。

14香严寺

位置及路线:淅川县仓房镇

值班电话:69385693

简介:

香严寺又名香岩长寿寺,中原四大名刹之一 ,地处淅川县城南40千米的仓房镇境。香严寺原有两座禅院,“一在白岩万山环抱之中,一在山麓丹水旁。相望30里,俗谓之上寺、下寺”。下寺已被丹江库水淹没,现仅存上寺。上寺位于仓房镇西北4千米处,坐落在龙山岭南的群山环抱之中。

15八仙洞

位置及路线:淅川县马蹬镇

值班电话:13949373077

简介:

八仙洞位于丹江小三峡附近的东岸,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洞内大而神秘,洞中有洞,洞洞相连,一洞一景,石笋如林,钟乳倒挂,姿态万千,栩栩如生,使人如临仙境。相传八仙曾在此修行,洞内有聚仙厅、蓬莱阁、瑶琳仙境等景观。

16南阳府衙

位置及路线:南阳市民主街1号

值班电话:63232861

简介:

南阳府衙,坐落于南阳市区民主街西部北侧。始建于1271年,历经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五个历史时期,共历199任知府。现存房屋100余间,南北长240米,东西宽150米,面积 36000平方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宝天曼

位置及路线:内乡县夏馆镇

值班电话:65316300

简介:

中国21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之一、河南省惟一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宝天曼,位于中州大地伏牛山南麓南阳盆地西沿内乡县境内,其中内乡境内占三分之一,南召境内约三分之二。山体海拔500-1845米,总面积100余平方公里。 宝天曼以其独特的过渡带生态系统及丰富多样性的珍稀野生资源被生物专家们称为“生物物种天然基因库”。同时它奇特的自然景观、地质地貌也堪称鬼斧神工,雄奇瑰丽,山雄石险,古木参天,潭清水秀,飞瀑如练。该保护区具有独特的生态观光旅游和地质科普价值,已先后赢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宝天曼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宝天曼森林生态站”、“宝天曼国家地质公园”、“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五块金字招牌。

南阳旅游景点大全 南阳旅游景点介绍

1、老界岭旅游度假风景区

老界岭旅游度假风景区,位于南阳市西峡县境内东北,南阳与洛阳交汇处,景区主峰犄角尖海拔约2200米,是伏牛山和中原地区的最高峰。传说老子曾在此修炼隐居,并掌管着八百里伏牛山的祈祷平安而座化成仙(山神)。老界岭是中国东西走向山脉、南北气候过渡带、长江黄河分界的分界线、分水岭,故从古到今被人们称为“老界岭”。

2、赊店古城

赊店古城,位于南阳市社旗县赊店镇,古城始建于东汉,兴盛于明朝两代,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这里是中俄万里茶道的水陆中转站,这里曾经也是中国重要的商业重镇,现在这里是社旗县人民政府所在地。

3、南阳武侯祠

南阳武侯祠又叫诸葛亮庵,是为纪念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诸葛亮而修建的大型祠堂建筑群,也是诸葛亮“躬耕南阳”的故址和刘备“三顾茅庐”、“草庐对策”故事的发生地。早在唐朝,南阳卧龙岗就已成为著名的人文景观,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岗”。

南阳十大最好玩的景点,南阳旅游景点大全简介

南阳哪里好玩?南阳好玩的地方有哪些?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月季之乡、中国十大最具创新力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荣誉称号。本文我为大家盘点南阳十大最好玩的旅游景点,包括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西峡老鹳河漂流、薰衣草风情岛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南阳月季博览园

南阳月季博览园建有名贵月季品种展示园、藤本月季造型园、古桩月季园、月季基因园、盆景月季园、百果园、百鸟园、月季文化展览馆、玫瑰之约浪漫爱情-婚庆基地、月季(玫瑰)文化展示馆等。景区交通便利,位置优越,既有山之厚重,又有水之灵秀,是目前国内较大的月季主题游园,同时也是中原著名的花卉旅游圣地。

2、五道幢

五道幢生态游览区内,峡谷奇特,断岩峥蝾,悬崖陡峭,鬼斧神工。谷中河水清澈,缓如垂练,急如抛珠,瀑泻如注,轰鸣而下,山水相映相辉,如诗如画,是一个集探险、娱乐、观光、休闲,避暑、度假、科教、强身健体为一体的综合旅游胜地。据我了解,景区四季景色美如画:春天百花争艳,盛夏满山翠绿,金秋万山红遍,严冬银装素裹。

3、白河国家湿地公园

白河国家湿地公园景色优美,动植物丰富,是南阳最好玩的旅游景点之一,适合春游、踏青赏花、休闲游玩、情侣约会。每年11-3月是白河湿地公园观鸟理想时间。春季,这里成了花的海洋,樱花、郁金香、月季、玉兰、红梅、垂丝海棠、紫荆花、连翘等各种花卉竞相开放,层层叠叠、高低起伏、相映生辉,花海把白河绿道装扮得更加争奇斗艳。

4、西峡老鹳河漂流(中原第一漂)

西峡老鹳河漂流全长12公里,历经2个小时,是中原地带开发较早、距离较长、较刺激的漂流项目,被人们称为”中原第一漂”。与龙潭沟瀑布群、耍孩关峡谷、老界岭风景区等重要景点形成黄金旅游环线。漂流过程中沿途佳景颇多,有形象逼真的“卧龙”、“龙椅”、惊心动魄的“跳舞滩”等大小十八滩。

5、南阳薰衣草风情岛

南阳薰衣草风情岛距离南阳中心城区15公里,是南阳市一家以薰衣草为主题,集香草种植及DIY、花海休闲观光、生态农业科普、有机果蔬采摘、郊区农游体验为一体的都市农业综合体。庄园占地面积600亩,包括以薰衣草为主的香草花海100亩,以黄金梨、春蜜桃、猕猴桃、葡萄、沙滩、西瓜为主的有机果蔬150亩,沙滩林场100亩;开设花海漫步、圣洁婚庆、水岸休闲、有机采摘、露营食宿、沙滩游乐等户外拓展项目。

6、寺山国家森林公园

寺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756公顷,园内群峰争奇,鸟语花香,林木葱茏,溪流淙淙。登半山亭,俯瞰山城美景尽收眼底。公园分为3大景区:立石沟景区:有西岭迎春、竹径通幽、霜林红叶、百花闹春、松林听涛、栎海烟云等。太阳沟景区:主要有暗香苑、冬雪拥翠、松岭石径等景点。水磨沟景区:主要是珍贵稀有植物观赏、科学试验园地。

7、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

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位于桐柏山脉中段,自然景观奇绝,人文景观荟萃,分为淮源、桃花洞、太白顶、水帘洞四大各具特色的区域,是旅游观光、度假避暑、科研考察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理想胜地。这里有三条好玩的黄金旅游线路:通天河《西游记》文化游、盘古溪生态游、情人谷休闲避暑游。

8、望花湖

望花湖风景区湖光山色,风景绮丽,有休闲娱乐、植物观赏、民俗风情、水上娱乐、野营度假、生态观光等旅游功能区,是集旅游、避暑、娱乐、餐饮为一体的水上公园。四季游人不断,夏季游客云集,昼夜相属,尤为热闹,被誉为南阳的“北戴河”。

9、八仙洞

八仙洞洞内石笋如林石钟倒挂、石盾丛生。石鳍薄如蝉翼,石花晶莹剔透、五光十色、琳琅满目、亦真亦幻、宛如人间仙境;每年春夏,蔷薇花、紫藤花等开满聚仙山,十里香飘、另人陶醉;登临拜仙亭,俯视小三峡,八仙嬉水,山水相依,美不胜收,让游客流连忘返。我温馨提示:八仙洞形成于寒武纪,距今大概有两亿多年的历史。

10、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

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主要由:中国西峡恐龙遗迹园、西峡老界岭、西峡龙潭沟、内乡宝天曼、七星潭、云露山、镇平五朵山、真武顶风景区等八大核心景区组成。其中,中国西峡恐龙遗迹园主要由地质科普广场、恐龙蛋化石博物馆、恐龙蛋遗址和仿真恐龙园、嘉年华游乐园、龙都水上乐园和龙都宾馆组成;老界岭是夏季避暑胜地,还建有大型雪上游乐场。

11、七峰山

七峰山生态旅游区总面积5100公顷,森林覆盖率76%,划分为六个功能区,分别为:综合服务区、休闲游憩区、观光览胜区、养生度假区、生态体验区、生态保育区。主要景观有:山水景观:玉女湖、天坛湖、龙湖、玉女溪、三叠瀑、张嘴岩、红石岩瀑布等。人文景观:楚长城、狼烟烽火台、丹阳寺、绝壁栈道、七峰山观景台、高山滑雪场等。生物景观:万亩裕丹参、药王谷、蛇苑、连翘坡、樱桃坡。

12、龙湾温泉

龙湾温泉占地约300余亩,建有大型室内温泉即:大型溶洞温泉疗养池、成人、儿童娱乐温泉池,石板疗养、漂浮池、海水池、盐雾池、高、中、低温温差池,是一家集温泉沐浴、休闲养生、餐饮美食、会议住宿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温泉度假场所,是南阳非常好玩的地方。

河南南阳旅游景点

1,伏牛山:

南阳旅游一定要去的景点,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天然阔叶林保存较完整的地区,野生动物极其丰富。

2,老界岭:

南阳旅游一定要去的景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山势陡峭、沟壑纵横、气势磅礴,文物古迹众多。

3,西峡恐龙遗迹园:

南阳旅游一定要去的景点,世界唯一一座以恐龙蛋化石原始埋藏状态为特色的恐龙蛋遗址展馆。

4,野人谷老君洞:

南阳旅游一定要去的景点,集道家文化、溶洞群、野人谷原始森林探险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景区。

5,宝天曼:

南阳旅游一定要去的景点,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主要景观有:中原第一栈道、游龙瀑、仙人天书、接天崖等。

6,七十二潭:

南阳旅游一定要去的景点,中国唯一的石川地质奇观,山青水碧、谷幽林密、石怪潭奇,有中华第一石川之称。

7,山陕会馆:

南阳旅游一定要去的景点,清代山西、陕西商贾集资兴建,现存各种建筑130余间,布局严整、庄严肃穆。

8,龙潭沟:

南阳旅游一定要去的景点,景点集中、瀑布密集、景色秀美,被誉为中原一绝,人间仙境。

河南南阳旅游10个景点

南阳旅游资源丰富,风光迷人,南阳水灵山秀,石奇崖险,瀑布密集,融山秀、石奇、水澈、林茂、潭幽于一体,被誉为中原一绝,人间仙境。我带你领略南阳这10大迷人的风景名胜!

1:银树沟:

是生态旅游景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和稀有的旅游元素当属山水奇观,银杏叶也成为一大自然风景!

2:宝天曼:

以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和众多的野生动植物而饮誉中原,成为同纬度生态结构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和河南省生物多样性的分布中心,被誉为“天然的物种宝库”。

3:龙潭沟:

是一个有山有水有灵气的旅游景区,著名的“四连瀑”四瀑相连,潭水中乘竹筏戏水更具情趣。整个峡谷两侧是花岗岩山体,一色的苍青如黛,更显巨石千姿。

4:内乡县衙:

是我国目前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为国内第一座衙门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的.美誉。

5:丹江大观苑:

由六个伸入丹江湖中的小岛组成。岛上鸟语花香,湖中千顷碧水,四周青山环绕。已成为中原旅游业跃起的一颗璀璨明珠。

6:桐柏山:

是淮河的发源地,是江淮分水岭所在地,区内奇峰竞秀,层峦叠嶂,森林密布,瀑泉众多,淮河被华夏儿女尊为“风水河”。

7:武侯祠:

又名“诸葛亮庵”,是纪念三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诸葛亮的大型祠堂群。

8:老君洞:

是生态养生旅游区,是一个集道家文化、溶洞群、野人谷原始森林探险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被专家誉为“中原神农架”。

9:西峡恐龙园:

这里是科普科教的益智园、时尚刺激的乐园、休闲养生的家园,这就是神秘而真实、现代而多彩的恐龙王国。

10:老界岭:

旅游度假风景区是绵延起伏的原始森林景区,景色壮观秀美,四季景色异彩滨纷,素有“避暑胜地,度假天堂”的美誉。

区划种类较多,其划分方法也不尽一致,目前主要有:①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编制的《中国综合农业区划》,它是根据农业生产条件、特征和发展方向、重大问题和关键措施及行政单位的完整性等原则,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农业区,即东北农林区、内蒙及长城沿线牧农林区、黄淮海农业区、黄土高原农林牧区、长江中下游农林养殖区、华南农林热作区、西南农林区、甘新农牧林区、青藏高原牧农林区。 ②根据我国客观存在的三条地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线、青藏高原边缘线和秦岭淮河线),将我国分为四大农业类型区:即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南方水田农业区;秦岭淮河以北,400毫米等降水线以东,北方旱地农业区;长城、青藏高原北,400毫米等降水线以西的西北牧业、灌溉农业区,这里还可分为东部的半农半牧区和西部甘新的绿洲农业和荒漠放牧为主的农业地区;青藏高寒牧业、农业区域,这里地高天寒,有广阔的草原,居民3/4是藏族,盛行季节放牧;农业集中在雅鲁藏布江谷地,以种植特有的青稞著名,并有小麦、马铃薯、玉米和豌豆等。

《中国综合农业区划》将全国划分为10个一级农业区和38个二级农业区,其中第十区为海洋水产区,一般将海洋水产区外的其他九个综合农业区称为九大综合农业区。详细内容为:

一、东北区:本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除朝阳地区外)三省及内蒙古东北部大兴安岭地区共181个县(市),面积95.3万平方公里。土地、水和森林资源比较丰富,热量资源不够充足。由于纬度高,冬季严寒,无霜期由北至南80-180天,除辽南外,大部分地区只能一年一熟。北部地区6-8月的作物生长期内常出现低温冷害造成减产。本区是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对最多的地区,每个农业人口平均产粮801公斤,常年向国家提供大量商品粮和大豆。榨蚕茧产量占全国的60%左右。

本区平原广阔,土地肥沃,适宜发展种植业。三江平原、大小兴安岭两侧和松嫩平原北部,有大量的宜农荒地,是我国开荒扩耕的重点区。 解放后建立了大批国营农场,其耕地面积占全国国营农场的1/2,使“北大荒”变成了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全区森林覆盖率达32%,森林面积和木材蓄积最占全国的1/3, 是我国最大的天然用材林区,木材产量占全国的1/2以上。

本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改变粗放经营,在提高单产的基础上适当扩大耕地面积;采取综合措施,提高抵御低温冷害和洪涝、盐碱、风沙等的能力;林区要以营林和更新造林为中心,加强护林防火,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玉米、高粱在粮食总产量中占的比重很大,加上甜菜、 大豆加工的副产品等,本区有极其丰富的饲料资源,但肉类却不能自给,应该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建设城郊型副食品基地。

本区包括4个二级区:1.兴安岭林区;2.松嫩三江平原农业区;3.长白山地林农区;4.辽宁平原丘陵农林区。

二、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本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包头以东地区(除大兴安岭地区外)、辽宁朝阳地区、河北承德和张家界地区、 北京市延庆县、山西晋北和晋西北地区、陕西榆林地区沿长城各县、 宁夏盐池和同心县等共130个县(旗、市)。

本区处于东部平原向蒙古高原、由半湿润向半干旱和干旱地区过渡的地带,雨量少而变率大,年降雨量从东量向西北递减,春旱严重,无霜期100-150天,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水热条件不够充足,而草原辽阔,农牧兼营。北部为牧区,中部为半农半牧区,南部为农区。

本区年降雨量200-500毫米,大部分处于半干旱地带,冬春少雨, 风大且多,地面受风蚀造成沙漠化。我国北方16.4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化土地,绝大部分分布在本区内,是全国生态平衡严重失调地区之一。

农业主要种植各种旱杂粮(春小麦、米米、高粱、谷子、莜麦、 马铃薯等)、耐寒油料(胡麻等)及甜菜。农区大都耕作粗放, 单产在各农业区中最低。呼伦贝尔和锡盟东部是我国优良的草甸草原,草原畜牧业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进一步发展农牧业生产,必须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草场资源,制止土地沙漠化的扩展,正确处理农牧矛盾,改变粗放经营和多灾低产状况。因地制宜地调整农牧业结构和布局,牧区实行以牧为主的方针,严格控制开荒;严格执行草原法,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原;实行以草定畜和划区轮牧;选择水土条件较好地段,建立人工饲草饲料基地和各种良种牲畜(肉牛、肉乳兼用牛、细毛半细毛羊、肉用羊、良种马等)生产基地,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半农半牧区实行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方针。稳定农区耕地,着力提高单产。

本区包括3个二级区:1.内蒙古北部牧区;2.内蒙古中南部牧农区;3.长城沿线农牧林区。

三、黄淮海区:本区位于长城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和豫西山地以东,包括京、津、冀、鲁、豫、皖、苏的375个县(市),耕地3.36 亿亩(居各农区之首)。垦殖指数达50%,是全国最大的小麦、棉花、花生、芝麻、烤烟生产基地。全区土地3/4为平原,上层深厚,无霜期175-220天,年降雨量500-800毫米,年≥10℃活动积温4000-5000℃。春旱、夏涝常常在年内交替出现,而土壤盐碱化又广泛出现于低平洼地,旱涝碱是影响本区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因素。

经过30多年来的农业建设,有效灌溉面积已占耕地的55%,耕地中的盐碱土已有一半得到改良。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村政策的调整,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83年棉花总产相当于1978年的5.5倍,占全国总产的60%。温带水果苹果、梨、柿产量居全国之首。林牧业薄弱,森林覆盖率约7-8%,每人平均牲畜折羊单位仅0.78。

为了充分发挥本区的巨大增产潜力,必须进一步综合治理旱涝碱:提高防洪标准,加强排灌工程配套,调整机井布局,控制地下漏斗发展,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坚持用地养地相结合,培肥改土,大力提高单产。巩固提高粮食生产,合理布局经济作物。大力发展畜牧、林业和副业,改善农业生产结构。

本区包括4个二级区:1.燕山太行山山麓平原农业区;2.冀、鲁、豫低洼平原农业区;3.黄淮平原农业区;4.山东丘陵农林区。

四、黄土高原区:本区位于太行山以西、青海日月山以东、伏牛山和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包括冀、晋、豫、陕、甘、青、宁的227个县(市)。这是一个以旱杂粮生产为主、水土流失严重、产量不高不稳,亟待综合治理的地区。

本区年降雨量大部分约400-600毫米,但变率大,春旱严重,夏雨集中。本区近70%的土地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层,黄土颗粒很细, 土质松软,在地面缺乏植被和暴雨的侵蚀下,地面分割得支离破碎,形成塬、梁、峁和沟壑交错的地形。无霜期120-250天,长城以南、南盘山以东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可以复种,山西、陕西的汾渭谷地中小麦、棉花的集中产区。黄土高原上大部分坡耕地种抗旱耐瘠的谷子、糜子。 长期滥垦陡坡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燃料、饲料、肥料三料俱缺,形成“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黄河每年经陕县下泄泥沙约16亿吨,其中90%来自本区。

同家和地方应共同采取综合措施,按流域防治水土流失,发展本区的农业生产。因地制宜地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大搞种草造林,尽快提高牧业和林业的比重,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大力建设基本农田,变广种薄收为少种高产多收。

本区包括4个二级区:1.晋东、豫西丘陵山地农林牧区;2.汾渭谷地农业区;3.晋、陕、甘黄土丘陵沟谷牧林农区;4.陇中青东丘陵农牧区。

五、长江中下游区:本区位于淮河-伏牛山以南,福州-英德-梧州一线以北,鄂西山地-雪峰山一线以东,包括豫、苏、皖、鄂、湘、沪、浙、赣、闽、粤、桂的544个县(市),是一个人多地少、水热资源丰富,农林渔比较发达、农业牛产水平较高的地区。

全区属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年降雨量800-2000毫米,无霜期210 -300天,农作物可以一年二熟或三熟,平均复种指数达223%。平原约占1/4,丘陵山地占3/4,水网密布,湖泊众多,淡水水域面积约占全国的一半。稻谷产量占全国的57%,油菜籽(按播种面积)占全国的50%,茶叶产量占73%,桑蚕茧产量占48%,油茶籽产量占75%,淡水水产品占60%。柑桔、油桐、衫木、毛竹等在全国也占有重要地位。

本区水田利用比较集约、旱地经营则很粗放,宜林宜牧的丘陵山地广阔,或者处于半荒芜状态,或者被乱垦滥伐,水土流失加剧。 众多的淡水湖泊被围垦,面积逐渐缩小。洪涝渍害和伏秋干旱, 都对农业生产有一定威胁。

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必须加强水利建设,根治洪涝渍旱灾害; 用地养地相结合,改进耕作制度;科学开发利用丘陵山地,大力发展林牧副业;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淡水本域,积极发展水产业。

本区包括6个二级区:1.长江下游平原丘陵农畜水产区;2.豫、鄂、皖低山平原农林区;3.长江中游平原农业水产区;4.江南丘陵山地农林区;5.浙、闽丘陵山地林农区;6.南岭丘陵山地林农区。

六、西南区:本区位于秦岭以南,百色-新平-盈江一线以北、 宜昌-溆浦一线以西,川西高原以东,包括陕、甘、川、云、贵、鄂、湘、桂的432个县(市),是一个地处亚热带、以山地丘陵占优势的重要农林基地。

本区水热条件较好而光照条件较差,川黔地区的光照时数为全国最低。丘陵山地和高原面积占全区的95%,地形复杂,少数民族众多,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复杂多样。种植业集中在成都平原和数千个小块的河谷平原、山间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粮食、油料、甘蔗、烟叶、茶叶、柑桔、蚕丝产区,也是用材林、经济林和畜产品基地,油桐籽、生漆、乌桕籽等林特产品和药材在全国也占有重要地位。

全区平均复种指数仅159%,云贵高原只130%,粮食平均亩产较低,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不相称,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灌溉,改变冬水田、望天田和雷响田比重大的靠天吃饭局面;改造低产田地,提高复种指数;大力发展林牧业生产,改变山区贫困面貌。

本区包括5个二级区:1.秦岭大巴山林农区;2.四川盆地农林区;3.川、鄂、湘、黔边境山地林农牧区;4.黔、桂高原山地林农牧区;5.川、滇高原山地农林牧区。

七、华南区:本区位于福州-大埔-英德-百色-新平-盈江一线以南,包括闽、粤、桂、滇的191个县,是我国唯一适宜发展热带作物的地区。

本区高温多雨,水热资源为全国之冠,四季常青,生物资源丰富, 夏秋台风和冬季寒潮对水稻、香蕉、橡胶等常造成危害。山多田少,人多地少,近90%的面积是丘陵山地,宜农的平原盆地有限,森林覆盖率在30%以上。是甘蔗、香蕉、菠萝、荔枝、龙眼、柑橙等的主产区,橡胶的唯一产区,也是重要的水产品和蚕丝生产基地。

本区粮食不能自给,农业生产水平差别很大。复种指数三角洲地区高达250%以上,滇南仅134%,海南岛和雷州半岛只168%,具有较大的生产潜力。今后,发展农业生产必须正确处理粮胶、粮蔗等关系,从全局着眼,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建设以橡胶为中心的热作生产基地和蔗糖生产基地,大力改善水肥条件,提高复种指数和单产,建立区内粮食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林业、果树和多种经营。

本区包括5个二级区:1.闽南、粤中农林水产区;2.粤西、 桂南农林区;3.滇南农林区;4.琼雷及南海诸岛农林区;5. 台湾农林区。

八、甘新区:本区位于包头-盐池-天祝一线以西,祁连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新、甘、宁、蒙的131个县(旗、市),是一个国境线长、气候干旱、地广人稀、少数民族聚居、以依靠灌溉的沃州农业和荒漠放牧业为主的地区。

本区光能资源丰富,热量条件大部分较好,晴天多,辐射强,作物生长期气温日较差大(大部分为12-16℃),但光、热、水、土资源配合上有较大缺陷。年降水普遍小于250毫米,其中一半以上小于100毫米,不能满足农作物最低限度水分需要。所幸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祁连山等高山地区降水量比较丰富(有的年降水400-600 毫米),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区,广泛分布着永久积雪和现代冰川,成为高山区的固体水库,夏季则部分消融补给河流,成为山麓地带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

农业普遍呈分散小块分布,大小全靠“以水定地”,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只有少数海拔较高的山前有少量旱地,但产量比灌溉地低很多。河套平原、河西走廊、伊犁地区是本区的粮食(以小麦为主)基地,南疆地区是重要的长绒棉基地。荒漠区牧业的特点是:平原(盆地)牧场和山地牧场结合的季节游牧,绵羊、山羊、牛、 马等家畜利用山体(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昆仑山等)明显存在的垂直地带作为不同季节的牧场,夏季放牧于高山亚高山草甸,冬季放牧于背风向阳的山麓谷地荒漠草原,春秋放牧于其间的疏林地、山前平原和荒漠。本区畜牧业尚停留在“靠天养畜”状态,季节牧场不平衡,草原建设很差,山麓地带农牧矛盾突出;农业耕作、经营粗放,盐碱和风沙危害较大。

本区进一步发展农牧业生产,必须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水源,改良盐碱地;调整季节牧场,加强草原建设,实行农牧结合;造林种草、防风固沙。

本区包括3个二级区:1.蒙、宁、甘农牧区;2.北疆农牧林区;3.南疆农牧区。

九、青藏区:本区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大部、甘肃的甘南自治州和天祝、肃南县、四川省西部、云南西北角共155个县(市), 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和林区。

本区是若干高大山岭和许多台地、湖盆和谷地相间组成的巨大山区,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约占2/3,3000 米以下地段只限于东部和南部的一些谷地,不及全区总面积的1/10。高寒(地势高、 气温低)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点,大部分地区热量不足,只宜放牧;东南部海拔4000 米以下的部分地区可种植耐寒喜凉作物;南部边缘河谷地带可种玉米、 水稻等喜温作物。太阳辐射量是全国最多的地区,气温日较差大,为形成作物大穗、大粒、大块茎,提供了自然前提。

本区有天然草场约1.3亿公顷,东部和南部以草甸为主,为优质牧场。牲畜以耐高寒的牦牛、藏绵羊和藏山羊为主。农作物以青稞、小麦、豌豆、马铃薯、油菜等耐寒性较强的农作物为主。东南部及东部有广阔的天然森林,树种以云杉、冷杉为主。本区的农业发展应以牧为主,农牧林并举,发展区内自给性的粮食生产。主要措施是:加速建设巩同的草料生产基地,摆脱靠天养畜状态;提高牲畜质量,调整畜群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建立区内商品粮某地;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

本区包括4个二级区:1.藏南农牧区;2.川藏林农牧区;3.青甘牧农区;4.青藏高寒牧区。

资料来源:《中国综合农业区划》编写组,《中国综合农业区划》

附:九大综合农业区图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47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