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栽果树树坑里怎样施底肥(定植肥施用方法及技术要点)
果树定植的时候没有施入底肥,也没太大关系,后期补充施入就行了,树木定植成活后,首先需要生出须根,这些须根就可以为树木的生长提供营养和水分的,在没有须根生出之前,即便是有底肥也对果树的生长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因此在后期及时补肥也是完全可以的。
种植果树前如何施底肥
果树定植的时候没有施入底肥,也没太大关系,后期补充施入就行了。
因为树木定植成活后,首先需要生出须根,这些须根就可以为树木的生长提供营养和水分的。
在没有须根生出之前,即便是有底肥也对果树的生长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因此在后期及时补肥也是完全可以的。
①利用浇水施肥
果树定植完毕以后,是需要连续间隔浇上几遍水的。当果树定植后大约一周的时间,这时成活的果树就已经生发了新的根须。
我们再次进行浇水时,可以把少量的复合肥进行融化,然后利用浇水的方式,可让肥液渗入到土壤。
此后,每次浇水都可以溶解一些肥料浇灌,每次浇完水待渗完后,要做好对树盘土壤松土作业,松土不仅可以加强土壤的通透性。
同时,这样也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肥液渗入到土壤的内部,就可以为果树的生长提供了营养。
②对树盘周边深层松土追肥
待果树已经确定成活并进入到了生长旺盛时期,可以利用给果树松土的同时,施入磷钾肥。
一般松土的方式是在树盘外进行,不要靠近树盘,避免伤到树的根系,深度至少达到30公分,让肥料与土壤进行充分的混合,这样既可以保墒,又能为果树提供了营养需求。
③秋施基肥
果树秋末或是冬初施入有机肥,对果树入冬前的生长能够提供营养,让果树健壮增强其抗性,达到安全过冬的目的。有机肥还能为果树来年开春生长提供营养,促进春季的萌芽与抽枝。
秋季施入基肥的方法,可根据果树的大小,采用条沟施法、环状沟施肥法等。
在树冠的投影垂直下方挖沟,深度要在60公分左右,太浅或太深了都会影响果树根部的吸收,挖沟时还要注意。如果是条沟施肥,要由外往内逐渐变浅,以免伤及到树根。
施入的有机肥要保证进行过充分腐熟,避免生肥烧根,施肥量的多少根据树种的需求,施入基肥后要充分的回填土掩埋即可。
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内微生物的含量,有助于改良土壤的作用,对于果树幼苗的生长也是很有利的。
答:果树主要是靠根系从土壤溶液中吸收各种营养物质,因此土壤施肥必须掌握果树根系生长、分布及其吸收特性,才能将肥料施到根系最适宜的吸收部位,充分发挥肥料的最大增产效能。
(1)施肥部位
一般果树水平根的分布要比树冠扩展范围广而远,往往超过树冠直径的1~2倍;垂直根多在100厘米范围内。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根,水平方向多分布较树冠稍远些,垂直方向多密集于20~40厘米之间。所以将肥料均匀地施在根系密集层为最理想。由于根系具有趋肥性,生长方向常以施肥部位而转移,因此,将肥料施在比根系集中分布的位置略深稍远些,可诱导根系向纵深发展,扩大吸收面积,以增强树体的抗逆性。施肥深度和广度随树种、品种、树龄、环境条件、栽培技术和肥料种类等而变化。幼龄树根系浅,分布范围小,以浅施为宜;树龄长,根系扩展范围广,扎得深,应扩大施肥范围和深度。根据对25年生的苹果树进行施肥部位的试验,除无肥区外,在树干附近(0~0.914米和0~1.829米)施肥的树体表现最差,叶色浅,落叶早。而在树冠外缘或稍外缘的效果最好。
(2)施肥方法
①理论依据:果树根系的生长具有向肥性,水平根和垂直根均有这种特性。由于施肥方法不同,根系分布也有较大差异。肥料深施和广施,可诱导根系向土壤不同层次纵深生长;反之,浅施肥料,则根系分布也浅。关于施肥深度的影响,也与根系分布情况、肥料种类、施肥时期有关。一般在生长后期或休眠期,即使断伤部分根系,影响也不大;但在生长季节伤害根系,会破坏根系吸收水分和蒸腾作用的平衡关系,对果树的生长发育不利。因而基肥深施为好,追肥则以浅施为安全。在降水多的地区或地下水位较高的果园,土壤有浸水的地块,基肥深施,因土壤通气不良,易产生有害的还原性物质如硫化氢等而引发根系致毒腐烂。所以低洼多雨地区的果园,应特别注意排水、中耕、改善土壤通气状况,以防毒害。
肥料性质不同,施肥方法也有所不同。有机肥料分解缓慢,肥效长,宜堆沤腐熟后作基肥均匀深施;速效性的化肥,易溶速效,肥效短,在土壤中渗透性强,一般易作追肥浅施。
如对成年苹果树采用全园施肥和环状施肥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全园施肥区各类根量多,分布均匀,范围也广。环状(轮状)施肥区根量少,分布不均,一般仅在施肥沟附近分布最多。且全园施肥区比轮状施肥区单株产量高,平均果重也大。
根据对28年生的慈梨(株行距3.6米×3.6米)观察表明,环状施肥不如沟施或全园撒施再锄入园内,后者的树体生长发育较好。因为成年树根系已布满全园,局部施肥不能满足果树生长对养分的需求。从根系分布密度来看,全园施肥和环状施肥交叉进行较好。
在现代果园施肥中,特别强调根据果树种类、环境条件、栽培措施,以及土壤测试结果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肥料种类、施肥时期、施肥量、施肥方法,才能达到科学施肥、经济用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目的。
②施肥方法:
A.环状施肥:又叫轮状施肥,是在树冠外围稍远处挖一环状沟,沟宽约30~40厘米,深约20~40厘米,把肥料施入沟内,与土壤混合后覆盖。此法具有操作简便,经济用肥等优点,适于幼龄树使用(图6-1),但挖沟时易切断水平根,且施肥范围较小,易使根系上浮而分布于表土层。
图6-1 环状施肥
B.放射状沟施肥:放射状沟施肥就是在树冠下,距主干100厘米以外处,顺水平根生长方向放射状挖5~8条施肥沟,宽约30~50厘米,深约20~40厘米,将肥料施入。为减少大根被切断,应内浅外深,可隔年或隔次更换位置,并逐年扩大施肥面积,以扩大根系吸收范围(图6-2)。
图6-2 放射沟施肥
1.树干 2.树冠投影 3.放射状沟C.条沟施肥:即在果树行间,树冠滴水线内外,挖宽约20~30厘米,深约30厘米的条状沟,将肥料施入,也可结合深翻进行,每年更换位置。此法适宜于宽行密株栽植的果园采用,较便于机械化操作(图6-3)。
图6-3 条状沟施肥
1.树干 2.树冠 3.条状沟D.穴状施肥:即在树冠外围滴水线外,每隔50厘米左右环状挖穴3~5个,直径约30厘米左右,深约20~30厘米。此法多用于追肥,如施液态肥,以减少与土壤接触面,免于土壤固定(图6-4)。
图6-4 穴施法
1.树干 2.树冠投影 3.施肥穴E.全园施肥:即在果园树冠已交接,根系已布满全园时,先将肥料撒于地面,再翻入土壤中,深约30厘米左右。但因施肥较浅,常诱发根系上浮,降低根系抗逆性。若与其他施肥法交替进行,可互补不足,充分发挥肥效。
F.灌溉式施肥:即将溶解度大的肥料溶于水中,与喷灌、滴灌相结合施入土壤中。实践证明,任何形式的灌溉施肥,由于施肥均匀,根系吸收面积大,既不伤根,又保护耕作层土壤结构,节省劳力,供肥及时,肥料利用率高,增产效果明显。灌溉式施肥,对树冠相接的成年树和密植果园更为适合。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50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