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成林桃树嫁接法视频

桃树嫁接方法:

成林桃树嫁接法视频

1、枝接:在3月份芽已开始萌动时进行。常用切接,砧木用 一二年生实生苗为好。

2、芽接:在7-8月进行,多用“丁”形接。砧木以一年生充实 的实生苗为好。

桃树繁殖方法:

以嫁接为主,也可用播种、扦插和压条法繁殖。

1、扦插

春季用硬枝扦插,梅雨季节用软枝扦插。扦插枝条必须生长健壮,充实。硬枝扦插时间以春季为主,插条按20 cm左右斜剪,为防止病害侵染和促进生根,插条下端最好用杀菌剂50%多菌灵600-1 200倍液,用吲哚丁酸750-4500 mg/L快速蘸进行扦插,株行距4cm×30cm,,扦插深度为插条长度的2/3为宜。

2、嫁接

繁殖砧木多用山桃或桃的实生苗(本砧),枝接、芽 接的成活率均较高。

枝接:在3月份芽已开始萌动时进行。常用切接,砧木用 一二年生实生苗为好。

芽接:在7-8月进行,多用“丁”形接。砧木以一年生充实 的实生苗为好。[4]

3、播种

桃的花期为3-4月,果熟期6-8月。采收 成熟的果实,堆积捣烂,除去果肉,晾干收集纯净苗木种子即可秋播。 播种前,浸种5-7天。秋播者翌年发芽早,出苗率髙,生长迅速且 强健。翌春播种,苗木种子需湿沙贮藏120天以上.采用条播,条幅10厘米,深1-2厘米,播后覆土6厘米。每667平方米播种童25- 30千克。幼苗3厘米高时间苗、定苗,株距20-25厘米。

桃树栽培技术:

1、育苗

作为砧木用的幼苗,在苗高25-30厘米时摘心,使苗木增粗, 到夏末秋初,可达到嫁接时对砧木需要的粗度。移植宜在早春或秋季落叶后进行。小苗可裸根或沾泥 浆移植,大苗移植需带土球。大苗培育需进行整形修剪以构成骨架。桃树般多整成自然杯状形树冠和自然开心形树冠。

2、修冠

自然杯状形树冠的培育:一年生嫁接苗移植后,留主干1 米髙,剪去顶梢,剪口芽留壮芽。在1米以下的部位不断抽出新 枝,可供选择留作主枝。一般在距地面30-40厘米处的新枝留作为第一主枝;在第一主枝上面20-30厘米处,选留新枝作为第二主枝;在1米的地方,即剪口芽抽出的新枝为第三主枝。三大主枝要均匀分布在主干周围,最好不要轮生。夏季修剪时,将主枝上的 直立枝、主干上的萌蘖枝和砧木上萌发的砧芽除去,以免影响主枝的生长和早日形成。第二年冬剪时,对各主枝进行短截,剪口芽留壮芽,以培养主枝延长枝。另外在各主枝上选留适合的侧枝。需要注意的是,同级侧枝留在同方向,以免侧枝互相交叉,影响树形和通风透光。

自然开心形树冠的培育:一年生嫁接苗移植后,先以40- 60厘米定干。在定干高度以上的整形带内,一般选3个主枝(少数也有选4个或5个主枝的),主枝的位置分布要均匀,与中心干保持约45°,呈放射状生长。其余的枝条全部除去。第二年冬剪时,将主枝在30-50厘米处短截,为促发侧枝作准备。其他枝条、 主干上的萌蘖枝、砧木上的芽也要除去。这样就形成自然开心形冠形了。

3、栽植

栽植株行距为4m×5m或3m×4m,每公顷植500-840株。栽植时期从落叶后至萌芽前均可。桃园不可连作,否则幼树长势明显衰弱、叶片失绿、新根变褐且多分叉、枝干流胶。这种忌连作现象在砂质土或肥力低的上壤表现严重。主要原因是前作残根在土中分解产生苯甲醛和氰酸等有毒物质,抑制、毒害根系,同时还与连作时土壤中的线虫增殖、积累有关。

4、施肥

桃对氮,磷、钾的需要量比例约为1∶0. 5∶1。幼年树需注意控制氮肥的施用,否则易引起徒长。盛果期后增施氮肥,以增强树势。桃果实中钾的含量为氮的3. 2倍,增施钾肥,果大产量高。结果树年施肥3次:基肥在10-11月结合土壤深耕时施用,以有机肥为主,占全年施肥量的50%;壮果肥在4月下旬至5月果实硬核期施,早熟种以施钾肥为主,中晚熟种施氮量占全年的15%-20%、磷占20%-30%、钾占40%;采果肥在采果前后施用,施用量占全年的15%-20%。此外,桃园需经常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及时排水,防止积水烂根。

5、整形

多整成自然开心形。定干高度约60厘米,留3-4主桂,主枝开张角度50°-60°,每主枝酌留1-2副主枝,在主枝和副主枝上尽量少留小枝。修剪时期有冬季修剪与夏季修剪。初结果树(植后3-4年)虽已结果,但生长旺盛、徒长枝多,枝梢密生,需采用抹芽、摘心、扭梢等夏剪措施,以抑强扶弱,保持树体平衡;盛果期桃树,由于多年结果,树势已趋缓和,徒长枝和二次枝显著减少,中、短果枝比例增加,须以短截为主,并删除过密枝和先端强枝,改善梢间光照条件;要及时更新衰弱枝。

在园林苗圃育苗中,苗木的修剪主要有6种方法,即抹芽、摘心、短截、疏枝、刻伤园林苗圃育苗中,苗木的修剪主要有枝、拉枝、刻伤。 许多苗木移植定干后,嫁接苗干上萌发很多萌芽。为了节省养分和整形上的要求,需抹掉多余的萌芽,使剩下的枝芽能正常生长。如碧桃、龙爪槐的嫁接砧木上的萌芽。

落叶灌木定干后,抹芽要注意选留主枝芽的数量和相距角度。一般数量为3或5枝,相距相同的角度。留3主枝者,其中一枝朝正北,另两枝,一枝朝东南,一枝朝西南;留5枝者相距度左右即可。剩余芽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全部抹去,另一种是去掉生长点,多留叶片,这样有助于主干的增粗,定干高度一般为50-80cm。高接贴木上的萌芽一多留叶片,这样有助于主干增粗。定干高度一般为般全部抹除,以防与接穗争夺养分或影响接穗成活。 将一年生枝条剪去一部分叫短截。短截有轻短截、中短截、重短截、极重短截4种。

(1)轻短截:只剪去枝条的顶梢,一般不超过枝条总长的五分之一。主要用于花、果类树木强壮枝修剪。目的是剪去顶梢后,刺激下部芽萌发,分散枝条养分,促发短枝。这些短枝一般生长势中庸,停止生长早,积累养分充足,容易形成花芽结果。

(2)中短截:剪在枝条的中上部饱满芽处。一般是在枝条总长的二分之一以下。由于剪口芽饱满充实,枝条养分充足,且多生长旺盛的营养枝。用于弱树复壮和主枝延长枝的培养。

(3)重短截:剪去枝条的二分之一以上,至五分之四的位置。几乎剪去枝条的百分之八十左右。刺激作用更强。一般都萌发强旺的营养枝。主要用于弱树、弱枝的更新复壮修剪。

(4) 极重短截:就是只留枝条 基部2-3个芽剪截。由于剪口芽在基部,质量较差,一般萌发中短营养枝,个别也能萌发旺枝。主要用于更新复壮。

在一种植物上可能所有的短截方法都能用上,如核果类和仁果类花灌木,碧桃、榆叶梅、紫叶李、紫叶桃、樱桃、苹果和梨等。主枝的枝头用中短截,侧枝用轻短截,开心形内膛用重短截或极重短截。象垂枝类苗木,如龙爪槐、垂枝碧桃、垂枝榆、垂枝杏等枝条下垂,一般只用一种方法较多,就是重短截,剪掉枝条的百分之九十。促发向上向前生长的枝条萌发和生长,形成圆头形树冠。如用轻短截,枝条会越来越弱,树冠无法形成。

4.疏枝:从枝条或枝组的基部将其全部剪去称为疏枝或疏剪。疏去的可能是一年生枝,也可能是多年生枝组。疏枝的作用是使留下来的枝生长势增强,因其营养面积相对扩大,有利于其生长发育。但使整个树体生长势减弱,生长量减小。疏枝后枝条少了,改善了树冠通风、透光条件,枝条之间分布均匀、摆布合理,对于花、果类树种,有利于形成花芽,开花结果。如苹果、梨、桃等的修剪。枝条过分密集拥挤,通透不良,一般都是办法来解决。留枝的原则是宁稀勿密。又如在培养国槐大苗时,为培养通直的树干,常将一、二年生小苗平茬剪截,只留基部一芽或一枝做主干,这种方法实际上也属于疏枝剪截,只不过是疏去的较多。针叶树种轮生枝过多过密过于拥挤,有的也常疏去一轮生枝或主干上的小枝,使树冠层次分明,观赏价值提高。

5.拉枝:拉枝就是采用拉引的办法,使枝条或大枝组改变原来的方向和位置,并继续生长,如针叶树种云杉、油松等。由于某种原因某一方向上的枝条被损坏或缺少,为了弥补缺枝可采用将两侧枝拉向缺枝部位的方法,弥补原来树冠缺陷。否则将成为一株废苗。拉枝用的最多的还是花、果木类大苗培育。由于主枝角度过小,用修剪的方法往往达不到开角的目的,只能用强制办左右为宜。拉枝开角往法将枝条向四外拉开,一般主枝角度以70度左右为宜。拉枝开角往比其它修剪的方法效果好。拉枝改变了树冠所占空间,有的甚至可增加50%的空间量。营养面积扩大,通风透光条件更好。拉枝还可使壮强树变成中庸树,使树势很快缓和下来,有利于开花结果。

6.刻伤:在枝条或枝干的某处用刀或剪子去掉部分树皮或木质部,从而影响枝条或枝干生长的方法叫刻伤。刻伤切断了韧皮部或木质部的一部分输导组织,阻碍养分向下运输,也阻碍了树液向上流动。植物枝条或枝干受到刻伤后,为了愈合,同时也由于伤口的阻碍,在刻伤处养分得到了积累,而养分主要是由根部向上运输,根部吸收水分、矿物质养分和少量有机质,能贮藏营养合成有机质,特别是能合成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生长素等。而且营养总是来源于或积累于刻伤的下方,对于伤口上、下的芽或枝干产生影响。在芽或枝的上方刻伤,养分积累在刻伤口的下面,对伤口以下的芽或枝有刺激生长的作用。在芽或枝的下方刻伤,养分仍然积累在伤口下方,对伤口上面的枝或芽有抑制生长的作用。刻伤在苗木培育上应用,主要是在缺枝部位,为了促发生枝,可在芽的上方刻伤,这样营养积累在芽上,促发新枝生长,弥补了缺枝。也可利用刻伤抑制枝枝条或枝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50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