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栽培晚香玉
晚香玉属石蒜科晚香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具鳞茎。它素雅大方,芳香扑鼻,故又有月下香、夜来香之别名。晚香玉原产于墨西哥,在我国北方栽培较普遍。晚香玉为总状花序,一穗12~18朵花,自上而下陆续开放,持续约半个月。花期一般7~8月,早花品种6月开花,晚花品种10月开放。晚香玉是一种很好的夏季香花,花可提取芳香油供制香料,它还是一种良好的切花材料。
晚香玉性喜温暖湿润,喜阳光充足及砂质十壤,喜肥耐盐碱,无休眠期,较耐寒。栽培管理较简单,幼苗出土后,需经常松土除草,花前施追肥1-2次,花茎抽出后再给以足够的肥水,注意浇水、排水,待花蕾发白即可收花。收花后再施追肥。
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可将球根挖起,将上部茎叶及须根剪去,贮藏于温暖干燥处,然后堆土埋覆过冬,翌春开土起球,另行种植。晚香玉用球茎繁殖,母株下部周围有小球10余个,3月中旬挖起时,将小球分栽于苗床或花坛,株行距30厘米×30厘米,栽前用堆肥或碎饼做底肥,盆栽可栽1~8个较大的球。
如将晚香玉切花插入不同颜色的溶液中,经1小时,白色的花就会变成各种彩色的花。
晚香玉为典型浅性球根花卉。栽前将块茎置30~35℃条件下处理15~20天后,再用水浸泡1天,于4月上旬栽于高畦,种植深度以块茎顶部露出土面为宜,一般约10天即出苗生长。出苗后进入生长旺期,此时适当浇水,不可过多,待花茎即将抽出时,给以充足水分和追施液肥1~2次,以磷、钾肥为主,氮肥过多会影响开花,花后再追施液肥1次,使块茎生长充实。夏季要保持土壤湿润,在初霜时将块茎挖出,充分晾干后,按大小分级,在约30℃条件下存放15天左右,再放10~15℃条件下越冬。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53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