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茄子种植期间病虫害有什么防治措施?

茄子病虫害防治措施?

1.茄子绵疫病?

茄子种植期间病虫害有什么防治措施?

茄子绵疫病为常见的茄子病害之一,主要对茄子的茎叶、花 器、果实造成损害,果实最开始会出现椭圆形褐色斑块或水渍状圆形斑块,并且迅速扩大,一直到果实腐烂,在潮湿条件下,果实内部还会呈现为黑色和腐烂状,导致果实与花萼脱离;茎叶上最开始会出现水浸状暗褐色斑块,一直到植株枯死叫茄子绵疫,需要选择抗病较强的茄子品种。

2.茄子褐纹病?

茄子褐纹病主要对茄子的叶片、茎部、果实造成损害,叶片最开始会出现水渍状褐色斑块,并且逐渐从叶片底部向上部扩展; 茎部受损会出现水渍状梭形斑块,并且逐渐凹陷形成坏死区域; 果实受损程度最为严重,最开始会出现黄褐色斑块,并且迅速扩展,一直到果实腐烂脱落。茄子褐纹病防治方法如下:种植人员需要应用浓度为40%的福尔马林100倍液对茄子种植种子进行15分钟浸种处理,用清水洗净后应用。

3.猝倒病?

猝倒病主要发生在茄子种子出苗前后,如果发生在出苗之前, 种子只能发出烂芽,或者宜接死亡;如果发生在发芽之后,幼苗茎部和叶片会出现水渍状斑块,并且会迅速地变黄缢缩,最终折倒,当然在茎部和叶片没有变黄和完全变黄之前,幼苗也可能折倒。要确保育苗场所的通风程度,在幼苗长出后减少浇水量,同时提高种植土壤的温度;在发病初期,选择浓度为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作为药剂喷洒。?

4.红蜘蛛虫害?

红蜘蛛虫害主要通过刺吸汁液的方式来损害茄子植株的叶片,叶片最开始会出现白的斑块,随后斑块会逐渐变为黄白色, 严重情况下变为红色,导致叶片直接脱落;此外,还会对茄子果实造成损害,会增加果实表皮粗糙程度。红蜘蛛虫害防治方式如下:种植人员在种植前需要做好对种植区域的清理工作,将杂草、 枯叶、落叶、茄子秧清理干净,避免给红蜘蛛生长提供环境。

无公害茄子生产中应该怎样科学使用农药?

茄黄斑螟幼虫发生期早晨10时以前施药,采用20%杀灭菊酯2000倍液,或10%菊马乳油 1500 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1200倍液喷雾。防治重点为嫩茎、嫩梢、花蕾及果实。同时结合人工捕杀。

茶黄螨用73%克螨特乳油1500~2000倍液,或2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或25%灭螨猛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也可用50%硫悬浮剂200~300倍液。注意农药交替使用,重点防治心叶、嫩茎、叶背、花和幼果。注意地表喷药。

化学防治的关键是科学合理地用药,既要有效地防治病虫为害,又要减少污染,使茄子中的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为提高防治效果,做到无公害化生产,在进行化学防治时应注意做到:

(1)要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无公害蔬菜农药使用标准》的要求使用农药。具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和致畸、致癌、致突变的农药及使神经系统中毒的农药,如林丹、甲基对硫磷、氧化乐果、克百威、杀虫脒等;二是控制使用易中毒和全杀性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如菊酯类农药;三是以农业防治和生态防治为基础,优先使用生物和生化农药进行防治,如苏云金杆菌、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多抗霉素、井冈霉素、阿维菌素等;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如啶虫脒、虫酰肼、灭幼脲、多菌灵等;四是掌握农药使用操作规程,提高农药使用技术,严防人、畜中毒,防止对畜、禽、鱼、蚕、蜂等养殖业动物和生态环境、水源等造成污染和危害;五是防止对蔬菜基地环境造成污染。

(2)正确选用药剂。根据病虫害种类、农药性质,采用不同的杀菌剂和杀虫剂来防治,做到对症下药。所使用的农药必须经过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登记,不得使用没有登记和无生产许可证的农药,特别是“四无”伪劣农药。应特别注意选择高效、低毒、安全、无污染的农药。要合理配药,切勿随意提高施用倍数和几种不同性质的农药胡乱混配,造成药品失效。如含铜、锰、锌等成分农药,与含磷酸根的叶面肥混用,则铜、锰、锌等金属离子会被磷酸根固定而使农药失效。严禁重复喷药,以免发生药害。灭虫时应尽量选用生物农药,如防治棉铃虫、小菜蛾等鳞翅目害虫,宜选用25%天达灭幼脲3号、20%虫酰肼及阿维菌素类等胃毒和触杀性药剂,这类药品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对有益昆虫无杀伤力,对害虫不产生交互抗性,其选择性强,既能保护天敌、维护生态平衡,又能有效地控制害虫危害。防治红蜘蛛、蚜虫、介壳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应选用阿维菌素、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防治病害时,应准确的诊断病害,做到因病施药,切忌不明情况,盲目用药,以免浪费农药,达不到防治效果,甚至造成药害。

(3)掌握施药时机。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找出薄弱环节,及时施药,适时喷药,真正做到防重于治。防治鳞翅目害虫,应在虫卵孵化盛期用药;防治蚜虫、红蜘蛛等其他害虫,应在害虫的发生初期用药;防治各种病害,应在发病之前或发生初期用药。要特别注意每种药剂都有一定的残效期,如果喷药间隔时间太长,势必给病虫提供可乘之机,对作物造成危害,因此必须用药及时、适时。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动植物百科》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54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