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灌溉的英文段落翻译2
你这是什么作业里的啊。。。。
2008年生长季节的第一阶段,降水总体上讲比较正常,需要进行一定的灌溉来保证充足的土壤水分,这和往期观测到的五月到七月份期间较低的土壤水势是相关的。30厘米和60厘米土层的土壤水势都比较符合这一趋势(60厘米土层土壤水势的数据未给出)。在这一阶段里,100%的降雨强度(每次12毫米)一般不足以保证30cm土层处的土水势低于-30kPa,但是土水势一般还是要高于-50kPa,不足以触发另外一次12.5mm的灌溉。
在2009年,整个4周和8周的干草产量和灌溉处理都没有关系。只有2009年10月份的产量与灌溉处理相关。2009年的降雨分布达到或者超过了作物生长早期需要的灌水量。但是在后期的8月和9月份,降水低于正常值。这导致了较低的土水势,以及产量随灌溉水的增多而增高。
原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译文
宋国有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到远处去打水浇田,常常有一人停留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听了的人就去传播:“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举国上下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节省一个空闲的人的劳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
扩展资料:
《穿井得一人》出于《吕氏春秋》,意思是打出一口水井后,可以得到一个人的人力,不用再派人去外面的井里打水;外人却理解错了意思,以为是“穿井得到一个活人”,到处传谣言。
这篇文章已被收入2016年人教版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第二十四课《寓言四则》里 (2017年,由于教材调整,《寓言四则》课数上调至22课 。朗读人是梓君)。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穿井得一人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56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