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什么是生态茶园?

生态茶园并非仅指“生态环境”,是运用生态学原理,以茶树为核心,因地制宜地利用光、热、水、土、气等生态条件,合理配置茶园生态系统,提高太阳能和生物能的利用率,促进茶园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较大地提高生产能力。同时使园区生态有利于调控茶树病虫害,为实现茶园生态无公害治理打下基础。

什么是生态茶园?

随着绿色食品日益成为人们消费的主体 , 欧盟等

国提高进口茶叶农残检测标准给我国茶叶出口创汇带

来的严峻事实 , 可拟定出人工复合立体种植的几种模

式 ,以改善茶园小范围内生态环境 ,提高单位茶园面积

产出。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

1. 茶———草本(饲料)作物套种:在新定植的无性系

幼龄茶园或树冠覆盖度较小的幼龄茶园,台刈改造和缺

株断行的稀植茶园中,套种具有固氮作用或经济效益较

高的草本作物。如花生、黄豆、绿肥(紫花苕和三叶草) ,

草本中药材等。形成茶———草两层结构,增加地表覆盖,

保持水分,提高茶苗成活率。幼龄茶园套种花生、黄豆,

每亩可增加 200元左右 , 饲料间接经济效益可达每亩

200~300元,套种三叶草还可实行半免耕等。

2. 茶 ———经济林果间作: 在茶园中按适宜的密度

和当地水肥条件 , 没有共同病虫为害 ,分枝层次较高 ,效益好 ,投产快的

果树或经济林木。如间作橡胶、香樟、桃、柿、柏树等 ,

配置乔 ———灌结构。间作的经济林果不仅具有防护的

生态效益 ,而且能增加茶园效益。以间作脆柿为例 ,以

每 kg0. 7元收购价计 , 间作的综合经济效益比单一茶

园提高 30%~50%。一亩茶地间作的柿树 ,5年生柿树

每亩可增收 250元左右。

3. 茶 ———防护林的复合种植体系: 选择适宜思茅

地区种植的树种如杉松、椿树、香樟、山苍子树等。在

茶园周围及茶园内种植防护林带 3~5行 ,以调节茶园

小气候 , 增强茶树抵御干旱的能力。思茅地区茶园大

多以山区坡地较多 , 可按 20%~30%的荫蔽在茶行中

栽植上述适宜树种 , 达到降低茶园光照强度和温度 ,

提高春茶育芽能力。在高山茶区 ,可在山顶、山腰营造

林带 ,以减缓地表径流 ,防止水土流失。(李 锐)

浙江省茶叶树赔偿标准如下

1.茶林种植的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费。

2.在这方面我国有严格的补偿标准,所以征收茶林的土地补偿费,前三年种植户能够拿到茶林种植平均年产值的6至10倍的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是按承包农户数量来计算的,前三年可以获得茶林产值3倍补偿费。

3.不过安置补助费,不会超过产值的15倍。茶林征收的补偿费用,不会超过年产值的30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57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