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地区那些地方需要水车
作者:业奇农业网
•
更新时间:2025-02-21 16:30:48
“绿杨古岸度春秋,旋转乾坤永不休。润物琼浆流不尽,黄河滚滚是源头。”安宁区最早利用黄河水灌溉农田的提水工具是水车(别名天车、老虎车)。有记:“因地高河低,难以疏引……惟沿河两岸农民设圆轮水车,水冲轮转,捖水浇灌,不费人力,而田滋润,收成倍丰。”1949年,安宁沿河共有水车23辆,灌溉农田4200多亩。安宁《吊场乡志》记载当地修建水车的情况:吴家湾水车修建最早,清同治年间,由李富耀(六四爷)等人出头,在吴家湾岔河边修建水车1辆,人们称旧车,后又修建1辆称新车,这两辆水车灌溉吴家湾,葛家巷道一带的田地,使旱地变成了水浇地,并在水车巷旁建龙王庙,庙檐挂“德润我田”匾额。民国十六年(1927),又修建宝兴庄的复兴车和德源车。同年,由吊场人崔生莲等8人出头,在马家庄西端黄河岸边,修建东胜车,连同新官车、崔家车、尕新车、尕尕车共5辆水车,灌溉农田3400多亩。”吊场、刘家堡、崔家庄合作修建的5辆水车,不仅灌溉着安宁的桃林果园、农田菜地,而且成为黄河沿岸的一大景观。有关水车的事儿,安宁至今还流传着间时水车把式的人和事
主要分布在一些水资源丰富 ,而且有一定落差的地区
如我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
水车又称孔明车,是我国最古老的农业灌溉工具,是先人们在征服世界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高超劳动技艺,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相传为汉灵帝时毕岚造出雏形,经三国时孔明改造完善后在蜀国推广使用,隋唐时广泛用于农业灌溉,至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57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