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西瓜栽培时如何做畦?

西瓜栽培时做畦的目的首先是为了有利于瓜田进行灌溉和排水管理,保证土壤水分含量保持在适宜范围,促进植株正常生长。其次是为了集中肥水管理,提高肥水的利用率。根据畦面与地平面的位置不同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平畦(畦面与地表面平,畦两边起垄便于浇水),高畦(畦面高于地表面,也叫垄畦,分宽畦和窄畦两种),低畦(畦面低于地表面,也叫沟畦)。

西瓜栽培时如何做畦?

华北多旱气候区,西瓜栽培的前期和中期(4~6月)降雨少、雨量小,生长后期(7~8月)为雨季,降水较多,有些年份和地区可能出现暴雨涝灾现象,一般做成平畦,畦两边起垄,方便灌溉。

西北干燥气候区,在生长季中降雨很少,地表和叶面的蒸发量很大,有无灌溉条件是能否种植西瓜的关键,做畦方式主要考虑减少蒸发,有利灌溉的需要,一般采用畦面较地表略低的低畦栽培西瓜(俗称水旱塘),以满足西瓜生长对水分的需求。

我国长江中下游多湿气候区,西瓜生长季降雨多,雨量大,做畦主要以有利排除积水为原则,也需适当兼顾生长后期的伏旱补充浇水问题,一般采用深沟、高畦形式,分宽、窄两种。做法是:宽畦面宽4米左右,畦面两侧种植西瓜,瓜蔓向畦面中央伸展,畦面中间还可间作小麦;或在畦面中间种植西瓜,瓜蔓向畦面两侧伸展。窄畦面宽2米左右,两个畦为一组,在畦面一侧种植西瓜,瓜蔓向畦面中部伸展,并相互跨过两畦之间的排水沟,延伸到另一畦面。但是,无论哪种畦面类型,畦两侧均挖有30厘米深的排水沟,并与瓜田四周的排水沟(深约50厘米)相通,以便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畦面地下水位,同时后期干旱时,也可利用这些排水沟进行瓜田灌溉。

另外,同一地区,土质不同打畦也应有区别,沙土地升温快,易旱,可采用低畦;黏土地升温慢,易积水,可采用高畦。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59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