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需要哪些方面的专业书籍?
历史类:
一、 国内
01.《中国古典园林史》 作者:周维权 清华大学出版社
02.《江南园林志》 作者:童 寯 中国建工出版社
03.《中国建筑史》 作者:梁思成 百花文艺出版社
04.《中国雕塑史》 作者:梁思成 百花文艺出版社
二、 国外
01.《西方造园变迁史》 作者:针之谷钟吉
02.《造园史纲》 作者:童 寯 中国建工出版社
03.《西方园林》 作者:郦芷若,朱建宁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04.《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王向荣,林菁 中国建工出版社
05.《环境设计史纲》 作者:吴家骅 重庆大学出版社
06.《外国造园艺术》 作者:陈志华 河南科技出版社
理论类
01.《建筑十书》 作者:维特鲁威 知识产权出版社
02.《城市意向》 作者:凯文?林奇(译者:方益萍等)华夏出版社
03.《城市形态》 作者:凯文?林奇(译者:林庆怡等) 华夏出版社
04.《建筑的伦理功能》 作者:卡斯腾?哈里斯 华夏出版社
05.《总体设计》 作者:凯文林奇(译者:黄富厢等)中国建工出版社
06.《设计结合自然》 作者:麦克哈格
07.《景观设计学》 作者:西蒙兹 中国建工出版社
08.《人性场所》 编者:克莱尔?库珀?马库斯(译者:俞孔坚等)
09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结构中心系列丛书 知识产权出版社
《建筑的永恒之道》 作者:C?亚历山大等(译者:赵冰)
《建筑模式语言》 作者:C?亚历山大等(译者:王听度等)
《俄勒冈实验》 作者:C?亚历山大等(译者:赵冰等)
《住宅制造》 作者:C?亚历山大等(译者:高灵英)
《城市设计新理论》 作者:C?亚历山大等(译者:陈治业等)
10.《外部空间设计》 作者:芦原义信 中国建工出版社
11.《风景园林设计要素》 作者:
12.《建筑形式美的原则》 作者:托伯特哈姆林 中国建工出版社
13.《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 作者:弗朗西斯?D.K.钦(译者:邹德侬)中国建工出版社
14.《园冶图说》 作者:计成(注释:赵农)山东画报出版社
15.《说园》 作者:陈丛周 同济大学出版社
16.《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作者:彭一刚 中国建工出版社
17.《江南理景艺术》 编者:潘古西 东南大学出版社
18.《建筑空间组合论》 作者:彭一刚 中国建工出版社
19.《环境行为学概论》 作者:李道增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广义建筑学》 作者:吴良镛 清华大学出版社
21.《现代建筑理论》 编者:刘先觉 中国建工出版社
22.《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作者:刘滨谊 东南大学出版社
23.《景观形态学》 作者:吴家骅 东南大学出版社
24.《理想景观探源》 作者:俞孔坚 田园城市出版社
25.《景观:生态.文化.感知》 作者:俞孔坚 中国建工出版社
26.《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作者:李 敏 中国建工出版社
27.《风景园林设计》 编者:王晓俊 江苏科技出版社
28.《美国景观设计的先驱》 作者:孟雅凡 中国建工出版社
实践类
01.《德国景观设计1-2》
02.《日本最新景观设计1-3》
03.《台湾景观设计98/99/2000/2001/2002/2003》
04.《世界景观大全》
05.《环境空间—国际景观建筑》 作者:罗伯特霍尔登 中国建工出版社
06.《世界景观设计丛书》 作者:弗朗西斯科 中国建工出版社
07.《90年代日本环境设计50例》 作者:章俊华 河南科技出版社
08.《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 作者:俞孔坚 中国建工出版社
09.《日本景观设计师系列》 作者:章俊华 中国建工出版社
(已出版《佐佐木叶二作品集》《升野俊明作品集》《户田芳树作品集》)
10.《美国现代景观建筑大师作品系列》 作者:夏建统 中国建工出版社
(已出版《点起结构主义的明灯——丹凯利》)
11.《当代国外著名景观设计师作品集》 作者:詹姆斯 中国建工出版社
(已出版《马里奥.谢赫楠作品集》)
12.《景观细部图集》 作者:迈克尔 大连理工出版社
13.《景园建筑工程规划与设计》 作者:吴为廉 同济大学出版社
14.《景观设计师便携手册》 作者:刘玉杰 中国建工出版社
15.《植物造景》 作者:苏雪痕 中国林业出版社
16.《植物景观造园应用实例》 作者:薛聪贤 浙江科技出版
补充
01.贝森文库—建筑界丛书
《平常建筑》 作者:张永和 中国建工出版社
《此时此地》 作者:刘家琨 中国建工出版社
《工程报告》 作者:崔恺 中国建工出版社
《营造乌托邦》 作者:汤桦 中国建工出版社
02.《寻求伊甸园——中西古典园林艺术比较》作者:周武忠 东南大学出版社
03.《西方现代园林设计》 编者:王晓俊 东南大学出版社
04.《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 编者:黄亚平 东南大学出版社
05.《图解城市设计》 作者:金广君 黑龙江科技出版社
06.《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 作者:俞孔坚 中国建工出版社
07.《现代建筑语言》 作者:布鲁诺塞韦
08.《城市空间美学》 编者:周岚 东南大学出版社
09.《中国建筑美学》 作者:侯幼彬 黑龙江科技出版社
10.《当代建筑美学意义》 作者:赵巍岩 东南大学出版社
11.《园林美学》 作者:周武忠
12.《新技术庭园》
13.《非常建筑》 作者:张永和 中国建工出版社
今年是当代科学家钱学森先生诞辰100周年。钱学森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还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钱学森先生对中国园林和中国古建筑情有独钟并持之以恒地关注与研究。钱学森先生对于中国园林艺术的关注热爱与研究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谈到他对中国古代建筑(包括园林)的兴趣,他说,“这说来话长,我自3岁到北京,直到高中毕业离开,从1914年到1929年,在旧北京呆过15年。中山公园、颐和园、故宫以至明陵都是旧游之地。日常也进出宣武门。北京的胡同更是家居之所,所以对北京的旧建筑很习惯,从而产生感情。”
早在上世纪50年代,钱学森先生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谈园林学》的文章,后来又发表了《再谈园林学》等文章。上世纪70年代钱学森先生游过苏州园林,与同济大学园林学专家陈从周教授有书信交往,更加深了他对中国建筑文化的认识。
钱学森先生在园林学方面的主要观点非常明确。作为科学家的钱学森先生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独特角度看待中国园林艺术。他认为,中国园林艺术很大程度上是属于“前科学”范畴,他主张要建立“园林学”的学科系统。为推动园林学的学科发展,钱学森先生支持中国园林学会这个学术组织的建立,而且十分关心园林学会的学术交流活动。
关于园林艺术的定位,钱学森先生认为园林艺术是中国创立的、独特的艺术部门。在园林的分类和层次上钱学森有自己的见解。以往的园林学在园林的分类上,或是按照所在地域把中国园林分成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巴蜀园林,或是按照园林的使用性质把园林分成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陵寝园林等。钱学森先生却从科学定量分析的角度,把中国园林概括为六个层次,即:
盆景园林――微型园林;
窗景园林――在室内看出去有“高山流水”之意的景观,整体也只有几米大小;
庭院园林――如苏州、扬州的庭院,小的几十米,大的一二百米;
宫苑园林――如北京的北海、圆明园等规模比较大;
风景名胜区――像太湖、黄山那样的风景区,观赏尺度是几十公里;
风景游览区――像美国的国家公园。
这是钱学森先生有别于其他园林学家的独到之处、独到见解。他说,从第一层次的园林到第六层次的园林,从大自然的缩影到大自然的名山大川,空间尺度跨过了六个数量级,同时也有共性。从科学理论上讲,都是园林学,都统一于园林艺术的理论中。
钱学森先生对不同层次景观的观赏方式的特征还进行了分析。他认为:
第一层次的盆景园林艺术的景观尺度是几十厘米,观赏特征是神游;
第二层次的窗景园林艺术的景观尺度是几米,观赏特征是站起来、移步换景;
第三层的次庭院园林艺术的景观尺度是几米到几百米,观赏特征是漫步、闲庭信步
……
第六层次风景游览区的景观尺度则是几百公里,观赏特征是不但设公路,更有直升机等。
钱学森先生建议,“城市的总体设计”要“把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方法借鉴过来,让高楼也有台级,中间布置些高层露天树木花卉,不要让高楼中人,向外一望只见一片灰黄……把古代帝王享受的建筑、园林,让现代中国的居民百姓也享受到。这也是苏扬一家一户园林建筑的扩大,是皇家园林的提高”。
钱学森先生有关把整个城市建成一座超大型园林――山水城市的未来城市发展模式的构想,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反响。
2010年出版的《世界园林史》(中文版)作者汤姆?特纳(TomTurner)有关于风景园林的卓见与对策,他说:现在,风景园林是一个被国际认同的代表这些技能的行业名称。它的采用致使园林设计和风景园林相分离,这给两者都带来重大的损害……在我的工作所在地格林威治大学,我们通过设置风景园林和花园设计两个平行的学位,试图在教育层面上弥补这种裂痕。前者侧重于开放空间和公共项目,后者侧重于围合空间和私人项目。技术和理论是公共的。
特纳先生的这段话,让笔者想起1983年钱学森先生有关“园林艺术是我国创立的独特艺术部门”的论述中所强调的内容,他说:要明确园林和园林艺术是更高一层的概念,景观、园艺、园技都不等同于中国的园林,中国的“园林”是它们三个方面的综合,而且是经过扬弃,达到更高一级的艺术产物。
笔者把钱学森先生对于园林学的理论贡献归纳为:
(1)界定了中国园林艺术的概念;
(2)提出了中国园林是与建筑学有同等地位的一门美术学科;
(3)提出了定性、定量研究园林学、分析园林空间的方法;
(4)论证了中国园林是中国创立的独特的艺术部门;
(5)界定了建筑学与园林学两个学科的类似与区别;
(6)提出了把整个城市建成一座超大型园林――山水城市的未来城市发展模式。
钱学森先生关于园林学理论的贡献,是中国园林学理论史上的丰碑。那么,钱学森先生有关园林学的论述,则是把园林学纳入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杠杆,是对当代中国园林学理论建设作出的里程碑贡献。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59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