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性痘痘肌适合用什么防晒霜?
1.油性皮肤:应该选购渗透力较强的水剂型、无油配方的防晒霜,使用起来清爽不油腻,不堵塞毛孔。千万不要使用防晒油,物理性防晒类的产品慎用。
2.痘痘型皮肤:与油性皮肤选购防晒霜相同,选择渗透力较强的水剂型、无油配方的防晒霜。但是当痘痘比较严重,发炎或者皮肤破损,就要暂停使用防晒霜,出门的时候只能采用遮挡的物理方法防晒。
3.干性皮肤:干性肌肤一定要选用质地滋润,并添加了补水功效以及增强肌肤免疫力的防晒霜,有很多防晒霜已经增加了防晒以外的补水、抗氧化功效。
4.敏感性皮肤:为安全起见,敏感性皮肤推荐选择专业针对敏感性肤质的防晒霜,或者产品说明中明确写出“通过过敏性测试”、“通过皮肤科医师对幼儿临床测试”、“通过眼科医师测试”、“不含香料、防腐剂”等说明文字,最好选择物理性防晒品。
小贴士:最好的办法是在购买之前,先在自己的手腕内侧试用一下。10分钟内如果出现皮肤红、肿、痛、痒,说明自己对这种产品有过敏反应,可以试用比此防晒指数低一个倍数的产品。如果还有反应,则要放弃这个品牌的防晒霜。
如何防治西红柿的病虫害
东魁杨梅的地面覆盖,已在前面介绍了地膜覆盖。可是还有人问题:“园地生草怎可以搞覆盖呢?”也有人说:“我国传统的历史习惯是搞松土除草的清耕法,现在果园搞生草,岂不是被人家讥笑为‘懒汉操作’吗?”
园地松土除草的清耕法,其害处很多,并在前面有较多的叙述。而园地生草,好处很多。我们管理园地的目标,就是要对果树生长发育有利。所以,不管其传统与否,就要根据果树的生产效益,进行改革。
园地生草的好处有:
第一,因为地面有杂草生长,避免雨水将疏松的表土冲掉。东魁杨梅大多栽植山坡上,坡地泥土易被雨水冲刷。据水土保持的专家介绍:将山坡按5°分为一级,在5°以下为缓坡,5°~15°为斜坡,15°~35°为陡坡。若是年雨量1500毫米观察,每亩的土壤年流失量为:3°是650千克,9°是1390千克,14°是2090千克。这样,每年被雨水冲走的泥土是十分惊人的,并且雨水大多冲走肥土,也就损失了土中的肥料。所以,园地进行生草,可以起到保土保肥的作用。
第二,园地生草,避免园土暴晒,也避免寒风直袭。干枯后的杂草,覆盖于地表,更能使土壤保持土温。
第三,园地的杂草有保湿作用。若有生草的园地要比泥土裸露的地方显得湿润。尤其是干旱的季节,使树体能够吸收到水分,维持生长发育。
第四,很多的杂草,是害虫天敌的滋生场所。这些天敌,能压制害虫发生,保护树体,减少农药使用。
第五,杂草的生长,虽然吸收了土壤的小部分养分,但其大部分养分靠杂草自身的制造。因此,计算杂草效益的公式是:
杂草生长=小部分土壤肥分+大部分杂草制造=百分之百为土壤提供肥料看了这一公式,让我们认识:园地生草实际上能提供大量的有机质和其他肥料,是一种得利较大的操作方法。果农何不去实行呢?
园地生草分春草、夏草、秋草等:
春草:是春季生长,到夏末收完。覆盖时间4~5个月。
夏草:有到秋末,也有到初冬。覆盖时间最长,有6~7个月。
秋草:覆盖时间较短,只2个月左右。有些秋草是混杂在夏草中生长,与夏草共同发挥覆盖的作用。
园地生草的草种是很多的,如藿香蓟、紫花苜蓿、夏至草、三叶草等,是最优良的草种。此外;还有:禾本科的早熟禾、剪股草、野牛筋、羊胡子草、结缕草、鸭茅、燕麦草、马唐、狗尾草、看麦娘、稗草等;豆科的扁豆黄芪、田菁、匍匐箭舌豌豆、多变小冠花、百脉根、沙打旺等;莎草科的碎米莎草;藜科的灰条菜;鸭跖草科的竹叶青。
园地生草要注意以下几点:
A.要防止深根性、多年生的恶性杂草滋生,如:香附子(又名田韭姜、回头青)、白茅(又名茅柴)、狗牙根(又名草板筋、绊根草、铁丝板头根)、空心莲子草(又名革命草、水花生、空心苋、水蕹菜)、牛繁缕(又名鹅儿肠)、白蟹刺根(又名野蔷薇)等。
B.园地生的草,要加强培育管理,如瘠薄地上的草,有必要进行施肥或根外喷肥,还要注意病虫防治等。
C.园地生的草,不要在枯萎后进行耕锄与挖根。因为草根腐烂后,既为东魁杨梅根系伸展时提供孔隙,又是提供养料。若是耕锄以后,使园地表土疏松,易被雨水冲刷,其他的坏作用也较多。
D.园地生的草,不能用除草剂。因为使用除草剂以后,既破坏了杂草的营养成分;又在土壤中增加残留,影响安全果品生产。
E.要根据杂草的生长状况,每年要进行多次的收刈绿肥,既可作园地覆盖之用;又为土壤提供大多的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但是,收刈杂草的最后一次,要在杂草开花结实之前,以免茎叶中的肥分遭到损失。
F.在生草有困难的园间,可以种草。如藿香蓟的种子会飞散。经一年种植后,种子会四处飞播,日后就不必再栽种了。
西红柿上主要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叶霉病、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白粉虱、蚜虫等。
一、播种期防治
1、因地制宜选用商品性好、产量高的抗(耐)病品种,如毛粉802、佳粉17、佳粉10号等。
2、种子处理:利用高温对种子进行处理,杀死表面附着的病原菌。针对当地的主要病害选用下述消毒方法。
(1)温汤浸种:把种子放入55℃热水,维持水温均匀浸泡15分钟,主要防治叶霉病、溃疡病、早疫病。
(2)磷酸三钠浸种:先用清水浸种3-4小时,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分钟,捞出洗净,主要防治病毒病。
3、苗床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1:1混合,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与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按9:1混合,按每平方米用药8—10克与15—30公斤细土混合。播种时1/3铺在床面,其余2/3盖在种子上。
4、安装防虫网:棚室的放风口用防虫网封闭,孔径为25-40目,幅宽1-1.2米,覆盖在放风口处。
二、生长期防治
(一)灰霉病 棚室种植的番茄发病重。
1、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采用滴灌、膜下暗灌技术,防止大水漫灌。发病初期及时摘除残留花瓣及柱头,清除病叶、病果,拔除病株,防止病害蔓延。
2、生态防治:以增温、排湿为目标,加强通风管理。具体做法是:晴天上午先闭棚升温,当温度达28-30摄氏度时持续1小时后开始放顶风;中午继续放风,温度保持在20-25摄氏度;下午温度到18-20摄氏度时关闭通风口;夜温保持在14-16摄氏度,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阴天也要在中午短时通风换气。
3、药剂防治:烟剂熏蒸、粉尘法防治病虫,同常规喷雾相比具有不增加棚内湿度、减轻劳动强度、节省农药等优点,根据具体情况可选用不同的施药方法。
(1)科学喷花:喷花时,在配好的药液中加入0.1%速克灵可湿粉及少量链霉素水剂,可预防病菌从开败的花处侵染果实。
(2)烟剂熏蒸:在傍晚进行,按每使用10%速克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200—300克熏烟,点燃后密闭棚室l夜。
(3)粉尘剂防治:保护地内可采用6.5%万霉灵粉尘剂或5%百菌清粉尘剂1公斤/亩。
(4)喷雾防治:可选用50%农利灵、50%速克灵、65%甲霉灵可湿粉1000—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施佳乐悬浮剂1000—1200倍液等。
(二)早疫病
1、清除病叶病果,棚室内及时通风散湿。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施药,7天左右1次,可选用:
(1)5%百菌清粉尘1公斤/亩喷粉。
(2)45%百菌清烟雾剂,每亩250克,分放几处,傍晚点燃闭棚过夜。
(3)喷雾防治:用70%代森锰锌500倍,安全间隔期15天。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或80%必得利600—800倍等喷雾。
(三)晚疫病
1、首先要控制好温湿度,尽量降低棚内温湿度,白天控制在26-30℃,夜间控制20-24℃,可在棚膜上加盖遮阳网降低棚温。及时通风散湿使相对湿度保持60-70%。发病后摘除病叶、病果。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施药。可选用:
(1)5%百菌清粉尘1公斤/亩喷粉,7天喷一次。
(2)45%百菌清烟雾剂,每亩250克,分放几处,傍晚点燃闭棚过夜。
(3)72%克露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或4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300倍,或64%杀毒矾400—600倍等喷雾防治。
(四)叶霉病
1、发病初期及时摘除下部病叶。
2、在防治早疫病、晚疫病时可考虑兼治,但喷药时应以叶片背面为主。药剂防治可用粉尘剂或烟熏剂防治。喷雾防治可选用47%春雷霉素+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安全间隔期21天;或用2%武夷菌水剂500倍喷雾,安全间隔期2天,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粉600—800倍液等。
(五)病毒病 番茄病毒病田间症状主要有花叶型、蕨叶型、条斑型等。近年来番茄条斑病毒病危害越来越重。防治措施:
1、晚打杈、早防蚜。晚打杈可减少和推迟农事操作对烟草花叶病毒的传播;早防蚜可预防黄瓜花叶病毒的发生和传播。
2、药剂防治:用83增抗剂100倍液,苗期、缓苗后各喷一次。
发病初期及时用1.5%植病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60%病毒王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或高锰酸钾1000倍喷雾防治。
(六)脐腐病 属于生理病害,是由于水分供应不足或缺乏微量元素引发的病害。
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均衡施肥,增施磷钾肥,浇水均匀。
幼果期叶面喷洒1%过磷酸钙,或1%氯化钙,或绿芬威3号1000倍,每隔15天一次,连喷2次。
(七)温室白粉虱 白粉虱的为害不仅仅局限在温室,97年以后,在露地番茄等蔬菜上白粉虱的发生危害程度呈逐年加重趋势。可采取如下防治措施:
1、黄板诱杀:**对白粉虱成虫具有强烈的诱集作用,在棚室内设置长条形黄板,上面涂一层粘油,诱集、粘杀成虫,一般每亩设置30一50块。
2、释放丽蚜小蜂:在白粉虱发生较轻时,可以在棚室内按每株15—20头的量释放丽蚜小蜂,半月1次,连放3次,进行生物防治。
3、药剂防治:白粉虱发生较重时,施药防治:
(1)傍晚闭棚后,用10%灭蚜烟剂500克/亩或22%敌敌畏烟剂300克/亩密闭熏杀。
(2)露地或棚室种植,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10%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或2 .5%菜喜乳油1000—1500倍液等喷雾。
(八)美洲斑潜蝇
1、黄板诱杀:在棚室内设置长条形黄板,诱集、粘杀斑潜蝇成虫。
2、药剂防治:可用1.8%虫螨克3000倍或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九)蚜虫:
1、利用蚜虫的驱避性,田间黄板诱杀或挂银灰膜避蚜。
2、化学防治:用0.36%世绿(苦参碱)1000倍—1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10%除尽悬浮剂2000倍液。
(十)棉铃虫 主要以二代棉铃虫危害春播露地番茄,6月中下旬为卵盛期。
可采用黑光灯或杨柳枝把诱杀成虫。
药剂防治:卵孵化盛期用Bt制剂200—300倍液喷雾。卵孵化盛期至2龄幼虫期,选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或21%灭杀毙6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59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