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猪的一生都接种哪些疫苗,日常预防用那些药物。
猪推荐免疫程序
1、每年春秋两季各免疫一次O型口蹄疫疫苗,肌肉注射;猪瘟疫苗,肌肉注射;
2、4-5月免疫一次,猪乙型脑炎疫苗,肌肉注射。
一.商品猪
1、零时(乳前):猪瘟疫苗1头份,肌肉注射(有疫情猪场);
2、15-30日龄:蓝耳病疫苗2ml/头,肌肉注射(有疫情猪场);
3、20日龄:猪瘟疫苗2头份肌肉注射;
4、20-30日龄:伪狂犬病疫苗,1ml/头,肌肉注射;
5、28-35日龄: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初免,肌肉注射;
6、30-40日龄:链球菌病疫苗,按说明书剂量使用;仔猪副伤寒疫苗,按说明书剂量使用;
7、58-65日龄: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强化免疫,肌肉注射;
8、60日龄:猪肺疫疫苗,按说明书剂量使用;猪丹毒疫苗,按说明书剂量使用;猪瘟疫苗,按说明书剂量使用(加强免疫)
二.后备种猪
1、20周龄:乙脑疫苗,2ml/头,肌肉注纵;5月份之前间隔2周再免疫一次;
2、22周龄:口蹄疫疫苗2ml/头,肌肉注射;
3、28周龄:细小病毒疫苗,2ml/头,肌肉注射;
4、30周龄:猪瘟疫苗,2头份肌肉注射;蓝耳病疫苗,4ml/头,肌肉注射(配种前15-30日龄);
三生产母猪
1、产前4周:大肠杆菌疫苗,lml/头,肌肉注射;
2、产前4周:伪狂犬病疫苗,2ml/头,肌肉注射;
3、每年三次:口蹄疫疫苗,3ml/头,肌肉注射;
4、每年二或三次:猪瘟疫苗,2头份,肌肉注射;
5、每年一次:乙脑/细小病毒疫苗,2ml/头,肌肉注射.
四.公猪
1、每年三次:口蹄疫疫苗,2ml/头,肌肉注射;
2、每年二或三次:猪瘟疫苗,2头份,肌肉注射;
3、每年二次:伪狂大病疫苗,2ml/头肌肉注射;
4、每年一次:乙脑/细小病毒疫苗,2ml/头,肌肉注射。
在免疫工作中除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规范操作外,还应认真填写免疫户口本。
疫(菌)苗使用方法
疫(菌)苗和类毒素是属于生物药品类,用细菌制成的叫菌苗;用病毒制成的叫疫苗;用细菌毒素制成的叫类毒素。疫(菌)苗又分为死疫(菌)苗和活疫(菌)苗,应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免疫血清是用病毒、细菌或细菌毒素多次大剂量给动物注射,使动物体产生对这种病原微生物的抗体后所获得的血清制品,给动物注射后能很快获得免疫力。
疫苗、菌苗、类毒素和抗病血清都是特殊的生物药品,不同于普通的化学药品。其化学成分多为蛋白质,有些制品还是活的微生物。因此,它们一般易被光和热所破坏,保存和运输要严格遵照生物药品厂的要求来做,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疫(菌)苗应保存在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照射。
2、 温度对生物制品的影响特别重要,高温容易损害疫(菌)苗和血清的效能,最适宜的保存温度是2~8℃,有些制品需要在低温下保存,才能更好地保持它的效力。如干燥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在0~8℃条件下能保存6个月,而在10~25℃时,最多不超过10天就会失效。而猪肺疫氢氧化铝最低不得低于零度,冻结后不能使用。
3、 运输活苗(疫苗、菌苗)时,应将疫(菌)苗装入有冰的广口保温瓶中,途中避免日晒和高温,尽快送到目的地,缩短运输时间,大量运输需用冷藏车。
4、 在使用以前,应仔细检查瓶口及胶盖的密封程度,并检查药品名称、批号、有效日期等是否完整清楚。使用时要详细查看说明书,不得马虎大意。
5、 过期的生物药品,以及瓶内有异物、结块等异常变化的都不能使用。
6、 要按规定浓度和稀释倍数稀释活苗,稀释后必须在4小时内用完,用不完的要废弃,次日不得再用。
7、 在高温季节使用疫(菌)苗,要做到苗不离保温瓶,瓶不离冰。
8、 使用生物药品的器械,在使用前后都须洗净消毒。废弃的疫苗要烧掉或深埋,不能乱丢。
9.疫苗注射针头长度要求:注射疫苗所使用的针头长度要符合以下标准,同时要保证一个猪换一枚针头:
猪体重 针头长度
10kg以下 1.2-1.8cm
10-30kg 1.8-2.5cm
30-100kg 2.5-3.0cm
>100kg 3.8-4.4cm
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如下:①疫苗因素。一是疫苗质量不达标。未经国家批准生产的, 或购买渠道不明的,都不能够保证疫苗质量;二是疫苗保存和运 输不当。由于疫苗在供应、防疫渠道中环节较多,如果冷链设施 建设相对薄弱,疫苗在保存和运输过程中温度达不到要求,就会 造成疫苗效价降低或失效;三是疫苗使用不当。
免疫是一项对操作技术要求很高的工作,缺乏责任心,或必需的免疫知识和操作 技能,以及不严格按疫苗使用规范操作,都会使免疫效果大打折 扣;四是疫苗间相互干扰。任何一种疫苗接种后机体都会产生干 扰素,同时接种或几天内连续接种2种以上疫苗就会相互干扰, 影响免疫效果。
②动物自身因素。 一是母源抗体干扰。初乳、卵黄中母源抗 体能中和疫苗毒,首免时间较早会影响活苗的免疫效果。二是发 生免疫抑制病,如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禽传染性贫 血病、禽脑脊髓炎、禽白血病、网状内皮增生症、猪蓝耳病、猪 圆环病毒2型、猪肺炎支原体、猪伪狂犬、猪附红细胞体病等, 会影响所有疫苗的免疫效果。
若大群正在发病或个体处于不健康 状态或自身免疫系统不健全,体弱、多病、生长发育较差的动物 注射疫苗后,应答能力差,易发生不良反应;怀孕动物易发生早 产、流产或影响胎儿发育等。
动物在体格健壮、发育良好时,注 射疫苗后产生免疫力较强。三是营养水平低下。如氨基酸不平衡 或必需氨基酸不足,维生素缺乏或不平衡,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缺 乏或不平衡,必需微量元素如铁、锌、铜等缺乏均会导致免疫功 能降低。
③环境因素。一是环境污染严重。舍内空气污浊,有害气体 大量蓄积,会刺激呼吸道、眼等黏膜系统,严重影响疫苗的局部 黏膜免疫,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过多,导致动物抵抗力下降,并 易引起接种感染。
二是应激反应。动物受到拥挤、寒冷、转群、 运输、脱水、突然换料、噪音、惊吓等应激因素刺激时,血压升 高,血液中肾上腺素增加,血浆中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水平提 高,胸腺、淋巴组织和法氏囊机能退化,此时接种疫苗,免疫器 官对抗原刺激的应答能力下降。
另外,机体为了抵抗不良应激, 往往使防御机能处于一种疲劳状态,使疫苗不能产生有效免疫 力。兰是饲料发霉变质。有十多种霉菌毒素,尤其是黄曲霉毒素,可抑制机体IgG和IgA的合成,使胸腺和法氏囊、脾脏萎 缩,导致免疫抑制。
玉米霉变现象在实际生产中是比较普遍的。 四是化学元素。 如镉、铅、汞、砷等重金属,可增加机体对病毒 和细菌的易感性,影响免疫效果。加漂白粉的自来水中,含有大 量的氯离子,若用来稀释疫苗,会降低疫苗效果。
④血清型变异。如口蹄疫、禽流感、大肠杆菌、猪蓝耳病等 疫病,病原体在不断变异,出现新的变异株和血清型。使用疫苗 的血清型若与当地或本场的流行毒(菌)株不一致,就起不到 应有的免疫效果。 ⑤药物影响。
抗病毒类药物、消毒剂对疫苗毒有一定的杀灭作 用,另外,抗生素和活毒苗不能同时使用,它会改变疫苗稀释液的 pH值和渗透压,使病毒作用于细胞的靶位偏差,影响效果。抗菌素 如氯霉素、磺胺药、地塞米松、氨茶碱等对疫苗免疫均有影响。
大 剂量的链霉素抵制淋巴细胞的转化;新霉素对家禽传喉的免疫有明 显的抑制;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对度、B细胞的转化有明显抵制作 用;饲料中如长期添加氨基糖苷类会削弱家禽免疫抗体的产生;土 霉素气雾剂能影响新城疫疫苗抗体形成,并且度细胞是土霉素的靶 细胞,应避免在伺料中长期添加土霉素。
地塞米松可减少淋巴细胞 产生,使用剂量过大或长期使用会造成免疫抑制。⑥免疫程序。免疫程序是畜禽整个生长过程中免疫成败的关 键。由于免疫程序不合理致使免疫效果不理想的现象比较常见。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61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