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花卉种子,如何年营收两千多万
卖花卉种子,如何年营收两千多万
北京花儿朵朵花仙子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种子公司,卖家庭园艺种子,其中包括花卉、蔬菜、水果。现有员工90多人,每年种子产量一千多万包,营业额两千多万。
以下为北京花儿朵朵花仙子农业有限公司老总曹玉美口述整理稿:
我们提供的种子以国产为主,而且大多是自主培育:从国外进口优质种子(原种),在北京或河西走廊做实验,经过两三年的繁育和驯化,培育出适应国内尤其是北方气候的种子。
曾有客户问我们关于转基因的问题,我们基本不涉及转基因,因为成本太高,公司不具备那个实力。
因此,我们能以低廉的价格、毫不逊色的质量打开市场,销售到全国各地。
(创业家&i黑马注:家庭园艺种子市场看似虽小,但竞争对手少。在北京丰台,只要你调研过,会发现农户对种花趋之若鹜,种子公司却寥寥可数。花农都需要种子,而且主要是从国外进口不仅渠道不易,而且价格高昂。另外,家庭园艺爱好者十之八九不了解如何栽种国外进口的种子。
家庭园艺种子消费人群主要是家庭园艺爱好者:他们热爱家庭园艺,看重的不是钱的多少,而是生活体验的好坏。只要提供优质的体验,客户一旦发展起来,粘性非常高。)
南方只要雨季一过并且做好排水工作,其自然条件比北方好得多。所以南方也是我们重要的销售市场。
在拓展市场、发展客户的过程中,我们的产品越来越丰富:从单纯的花卉种子到各类蔬菜种子(黄瓜、茄子)。现在,小袋包装的花卉种子达六百多种,家庭包装类的蔬菜种子也有八十多种。
营销渠道
从07年开始我们一直有两个基本渠道:
一是批发。这是主要渠道,可以节省人工、服务等成本。全国批发商有四百多个,集中在广州、江浙一带,上海销量最大。
二是爱好者直接采购。他们一般只买几十块钱的东西,服务成本高,容易导致服务不到位、忙不过来。
我们去年下半年开始进驻超市,三个月销售额为15万元。今年一月份由于加大促销力度、拓展店面,销售额达到12万元。但超市入场费22万一年,另加5万元质量保证金。所以旺季才能挣钱,淡季基本持平。
曾经考虑过开淘宝店,但淘宝上大部分都是我们的经销商,销售我们的产品,所以放弃了。
去年进驻天猫店,但没过几个月,天猫就把植物产品店关了,因为植物产品以假乱真、鱼目混珠无法控制,影响声誉。
随着物价上涨,人工成本提升,传统渠道利润太少,难以满足公司发展需求,所以我们尝试开拓新的渠道。
我们选择了O2O:因为国内种子圈很小,仅有三千多家公司,业内人士大都知道我们品牌,所以不需要太多推广成本就能把O2O渠道搭建起来。另外,我学的是计算机软件,对移动互联网营销比较了解。
公司建立了服务号和订阅号,并且我以个人的名义建立了公众号。我想尝试把花盆之类的产品变成一个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微支付,线上就可以采购。我们现在虽然没有大数据库,但拥有至少一千万用户,随时可以通过活动搜集数据,精准地知道用户的需求。
社区和用户之间的互动
二维码加发红包。春节期间,我们建了16个群,一个群有100人,当然有一半是抢红包的',这些群主要通过我的同事、好友传出去。我们共发了200多个红包,一个888元。到现在,有的群还有八九十人,有的群只剩下五六十人。
策划情人节活动。关注我们的服务号和订阅号就有机会获得奖品情人节两张门票(100元);一张门票加五袋种子;十袋种子。
我们在微信、微博营销方面还是比较欠缺,团队没有专门做过网络或社区规划,员工很少有这方面的职业经历,我们需要喜欢并懂这个行业的人。
其实我们O2O可以做得很大。线上社区已经有了,线下园区正被打造成为一个卖场,特色是花卉旅游。我们还建了休闲客栈,做农业的平台,可借这一平台销售农业产品。
园区
在通州有一个园区,园区面积587亩,使用期16年半,11年拿到地,12年8月份开园,13年正常运营了一年,现在已使用两年半了。园区目前没有盈利,今年争取持平。
我们正大力发展花卉旅游。由于地处平原,所以开花较早,去年是4月26日开园,今年预计4月20号开园,因为4月23号有花卉展,想在花卉展之前开园。
园区对游客收门票,但门票收入不是主要收入。除门票之外,我们还提供后续吃喝、蔬菜采摘之类的项目,促使游客二次消费。另外,我们还有园艺超市,游客需要买花盆或者花土,园区里就可以买。
我们正在搭一个平台,把园区做成休闲园区、新农业产品卖场。现在已经有五十多家公司入驻。
现阶段主要目标是打响品牌。去年央视芝麻开门在园区做了两天节目,关于小孩怎么养花。我们正在策划一个活动:清明节前后提供免费种瓜种豆服务,可以划定指定的区域为私人菜园,一切都交由用户管理。
上市步伐
种子行业有上市公司,但花卉种子没有。北京花儿朵朵花仙子农业有限公司在花卉种子领域排第三,但在家庭园艺领域排第一,去年年底,因为有发明专利,公司被评为国高新。
公司是合伙人制,我拥有一千万的股份,大约占92%。
今年我们的目标是新三板。因为农业企业都特别落后,所以就要吸引投资,首先就得吸引关注。好比商品,不上架是没人关注的。
其实这个行业发展的是缝隙经济,靠细分打开市场。家庭园艺在国内也就不到二十年的历史,但我们公司已经发展十五年了,在这个行业是领跑者。
;曾估值超10亿的“花卉行业独角兽—宜花科技”疑似倒闭停止运营
智能家居包括几个方面,见下,通过对以下不同场景收集数据,可以用之与人们的使用要求与目的对比,以确认满足人们需求的程度与提升改善方向:
1.满足人们的生活安全要求的智能服务,如智能门锁,远程摄像监控,等;
2.满足人们日常家用电器的智能与遥控服务,如定时启动的煮饭锅,声控开灯,开电视,等;
3.满足人们娱乐与精神享受的服务,如带智能的家庭影院,电子游戏类,等;
4.满足人们健康清洁要求的服务,如带数字显示的健身器材,过滤PM2.5的空气过滤器,扫地机器人,等;
5.满足人们时间管理的服务,如定时,计时,提醒,等;
6.满足人们对家居花卉种植方面的服务,如自动浇水,光线温湿度管理,等;
7.满足人们对自身及儿童学习方面需求的服务,如家教机,语言复读机,益智玩具,等
近日鲜花行业说了解到,致力于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改变落后鲜花产业的服务平台—— 宜花 ,疑陷入经营问题而停止运营。
目前,宜花的app、官网均无法打开,我们多次尝试拨打宜花的客服热线和联系曾经认识的某位宜花员工,但一直没人接听和未回复。
再次多方打听联系到了一位曾经和宜花合作的花农朋友,据花农朋友说,从去年开始,宜花就已经开始拖欠大家的款项,目前有很多人的钱都没拿到,我还有万把块钱也没拿到,现在什么人都联系不到,*&%T¥*M*&D!(这位朋友也愤怒地发表了许多吐槽)
在网上查到的各种负面信息,如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而将其列入经营信息异常 、 多起司法诉讼申请冻结宜花公司财产 等问题。
申请人北京宅急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年12月3日向本院申请仲裁前财产保全,请求查封、扣押或冻结被申请人北京宜花花卉有限公司价值704307.50元的财产。
申请人广州市荔湾区辉皇花卉批发部与被申请人北京宜花花卉有限公司申请诉前财产保全一案,申请人于2019年11月26日向本院申请财产保全,请求对被申请人北京宜花花卉有限公司价值共317031.13元。
也有普通消费者觉得“宜花—找鲜花”app提供的鲜花种类多样,配送及时,花新鲜,在“宜花”推出“充值即享优惠”活动,“充五千或者是一万的消费者,购花时享受优惠”,作为平台常客,为了购花方便和享受优惠,向“宜花—找鲜花”app里充值了5000元,目前还剩3790余元无法退款。
采购供应链的坑
一些熟悉鲜花行业的朋友应该知道,大的鲜花公司、鲜花电商在采购供应链中有非常多的坑。
就以“宜花”来说,采购员对花材品种、等级、病虫害识别的专业程度,市场行情的把控能力,上游采购仓和采购员的管理能力,稍有不慎,就会出问题。
供应商管理问题导致 宜花回扣事件 所造成的采购失控,这也许也是从曾经到停止运营前一直存在的问题。
“包月鲜花”风口时的焦虑和黯然离场
曾经宜花也是做过面向C端的包月鲜花业务的,利用平台B端业务的优势,宜花也曾幻想站在风口起飞。
只是当时宜花在这块业务上有些单一,迟迟满足不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起步也较晚,也就被flowerplus、花点时间等平台甩在了屁股后面。从体量、营运模式完善度等方面都不具竞争力,因此在日常鲜花赛道上,宜花最后选择了离场。
B2B模式的物流之坑
B2B采购业务是宜花的主要业务。就物流层面而言,一站式冷链物流是区别于传统鲜花行业的关键因素,也应当是其优势。
宜花希望通过一站式冷运物流体系提高鲜花的运送效率,大大降低鲜花的折损程度,成为其核心竞争力;但另一方面,一站式冷链物流在提升了运送效率与降低鲜花损耗的同时也成了主要的成本源,因而在价格上并没有给宜花带来优势,反而成为实现盈利的绊脚石。
物流配送还是自有物流体系,在多个主要城市建立仓储中心,加之还有推广费、平台维护费等,这就让原本采购价格低廉的花材增加了不小的额外成本。
资料显示,2016年宜花在淡季交易额为4000万元左右,鲜花交易量约5000万支,团队人数也从600余人砍至400余人以节省人工成本,而在这一年仅实现分仓盈亏平衡。
现今看来,宜花当时透露的财务情况也许更为严重,纵然盈利,也是利润微薄。
另外,与传统鲜花行业一样,陷入了供需不平衡的状况。由于宜花是从花农处直采鲜花然后卖给花店,因此平台方的鲜花供应情况与花农这一生产方和花店这一需求方有着直接关联。
一方面,鲜花种植依然以散户花农为主,产地目前种植技术仍和国外差距甚大。另一方面,即使在鲜花电商大力教育市场的情况下,花店端的销售依然是以礼品鲜花、节庆鲜花为主。
这就导致了,这个行业长久以来存在的问题,生产端高度分散、技术落后,需求端高度集中,由此花农与花店两端造成了供需不平衡的鲜花销售现状,宜花作为采购平台,自然也陷入此种泥淖中。
把鲜花从产地直接送到花店,去中间化,宜花的模式就是这么简单。但为了完成这样一个模式,背后需要付出的却是非常多的。
在早几年还并没有大规模出现的日常鲜花、团购花像现在这样走入更多消费者的家中。国内的鲜花供应端也不像现在这样,有顺丰、跨越、中通等物流公司做到最快隔天就送到,采后处理、种植理念也有更进一步。
宜花的创始人荣超曾经反复强调宜花的核心是技术能力,通过高新技术对原本的鲜花供应链做一个“升级换代”。
而从建立供应链管理协同系统,配合RFID技术,将分拣效率大大提高。自行开发供使用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物流管理系统、商品管理系统、大数据预测系统、各地区采购系统、采购任务系统、采购招标系统。
改变传统落后的供应链模式导致鲜花价格贵、可选择品类少、购买不方便,鲜花质量既没有标准也没有保障。
宜花虽然失败了,但它的理念值得继续学习,目前整个鲜花行业仍然需要改进很多地方,发展和进步要靠每一个行业人的共同努力和态度。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61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