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二十四节气-谷雨

二十四节气-谷雨

二十四节气-谷雨

雨生百谷,万物生长。

谷雨节日含义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第6个节气,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辰;太阳黄经为30°;于每年公历4月19日-21日交节。

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谷雨与雨水、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谷雨气候现象

在中国古代一些著作中,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

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谷雨气象变化

谷雨的天气最主要的特点多雨。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进入谷雨节气,在我国长江中下游、江南一带降水明显增多,尤其是在华南地区,一旦冷空气与暖湿空气交汇,往往形成较长时间的降雨天气。

秦岭-淮河流域基本是江南春雨和北方春旱的分界线,从秦岭-淮河附近向北,春雨急剧减少。

在北方,谷雨是“终霜”的象征,冷空气大举南侵的情况比较少了,但影响北方的冷空气活动并没停止,很多地方会出现初雷。

谷雨传统习俗

--祭海--

谷雨节也叫做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在中国北方沿海一带,渔民们过谷雨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走谷雨--

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来。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

--谷雨贴--

谷雨贴,禁杀五毒,谷雨以后气温升高,病虫害进入高繁衍期,为了减轻病虫害对作物及人的伤害,农家一边进田灭虫,一边张贴谷雨贴,进行驱凶纳吉的祈祷。

--赏花--

谷雨前后也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称为“谷雨花”。“谷雨三朝看牡丹”,赏牡丹成为人们闲暇重要的娱乐活动。

谷雨传统习俗

--喝谷雨茶--

谷雨茶就是谷雨这天采的鲜茶叶制成的茶叶,而且要上午采的。谷雨茶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香气宜人。

--赏牡丹--

“谷雨三朝看牡丹”,牡丹花被称为谷雨花、富贵花,谷雨时节赏牡丹已绵延千年。

--祭仓颉--

清明祭黄帝,谷雨祭仓颉,是自汉代以来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

--“吃春”--

谷雨前后,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故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

谷雨农事活动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谷雨是反映降水现象的一个节气,谷雨节气后,天气较暖,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非常适合谷类作物的生长。

谷雨将谷和雨联系起来,蕴涵着“雨生百谷”之意,反映了“谷雨”的农业气候意义。谷雨时节的气候特点主要是多雨,此时的雨水不仅多且下得急,所谓雨生百谷,正是播种的好时机。

谷雨时节也是越冬作物冬小麦的抽穗扬花期,春播作物玉米、棉花的幼苗期,这些作物都需要充沛的雨水来促进发育生长。

种茶叶需要什么条件

什么是秋茶?

依据季节变化和茶树新梢生长的间歇而定,按照产量比较多的可分为春茶、夏茶与秋茶。顾名思义,秋茶就是秋季产的茶。更为准确地说,每年秋季所采摘鲜叶制作的茶为秋茶。当然,这是秋茶的基础概念。不过,针对不同茶类的具体采制时间,秋茶时间又有细微区别。

为什么有秋茶特别香的说法?

由于秋天降水量少,气候也比较干燥,泥土和空气中的水分减少,使得茶叶在成长、采摘和制作的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持茶叶的香气。因为在干冷的温度下制成的茶叶,不仅能完整地保持茶叶的内质,茶叶的水分也会相对减少,从而更显香

秋茶的采制时间?

按采制时间: 划分为春、夏、秋三季茶。在我国气候条件下除华南茶区的少数地区外,绝大部分产茶地区,茶树生长和茶叶采制是有季节性的:

例如: 普洱品类在二十四节气立秋至白露之间采摘加工的茶统称为”秋茶”,云南又叫“谷花茶”,外形类似夏茶,白毫纤细富有光泽,叶条色微黄,内质较夏茶更佳。香气平和,叶底柔软常有铜绿色。叶片轻薄瘦小对夹叶较多,叶缘锯齿明显。

而铁观音的秋茶是指,秋分至寒露(9月下旬一10月上旬期间采摘制作的茶为秋茶。天高气爽,日照长,气温稍低,利于鲜叶中的芳香物质的形成和积累。制茶季节气温低,可合理地控制做青过程的变化。因为秋茶叶张油厚,色泽鲜亮,香气高扬。

秋茶一般什么时候上市?

一般会在每年9-10月上市,9月上市的早秋茶,10月份开始才会大规模上市。而喝秋茶最当季的品种应该要数铁观音

为什么采茶几乎都集中在春秋两季?

为何几乎没有夏茶和冬茶?

我国的产茶量大,茶区分布广泛,采摘一般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地区所产的茶都有不同的采摘规则。一般来说,按滋味划分品级,春茶最佳,秋冬茶次之味香气特点因气候环境各有不同。

开春,经过整个寒冬的酝酿,茶树带着它沉淀已久的养分随着万物一起睁开惺忪睡眼。这个季节萌发的茶叶拥有一年中最蓬勃的生机,尤其是清明前后的头春茶,品上一口,感觉整个春天就在嘴里。

春茶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鲜爽度、饱满度和协调度都极高。各大茶类的名优茶几乎被整个春天承包了,不论是绿茶、红茶还是普洱都在追求头春。

夏天的季风带来了丰富的雨水,它们是最好的催生剂茶叶为此疯长。但雨水洗刷掉了茶叶大半的滋味,对比春茶来说,夏茶入口苦涩,所蕴合的滋味不够醇厚,汤水落了下乘。

于是,夏茶便用来制作奶茶、袋泡茶、普通花茶茶坯劳保茶及消暑茶这些大宗茶

初秋到中秋被称为“小阳春。秋日有着和煦的阳光和适量的雨水,茶叶在此时此刻会拼命吸收养分,在这种环境下生长的茶叶肥厚、漂亮,香气厚重,

一般来说,它的品级会好于夏茶。虽然汤水的细腻度、鲜爽度不及春茶,但香气悠远突出,入口扎实厚重。

也有一些茶叶喜欢遗世而独立,如不染凡尘的隐士一般生活在高海拔地区。

每年立冬前后,赶在雪前它们会伸出嫩芽窥探一番。此时采摘下来的被称为“冬片”,但又因为其特殊的地形和环境,“冬片”独有一种高山的冷韵,产量稀少。如台湾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冻顶乌龙,所出产的冬片滋味醇厚。

秋茶的质量如何?是否会不如春茶?

春秋茶各有其优点: 春茶质感好,冲击力强。秋茶甜感香气好,韵感足。秋茶虽然生长的比春茶快,但是它的含水量和木质结构没有那么疏松,内含物质相对较多光合作用充足。

如果我们在制茶的时候,摊晾时失水适当,鲜叶入锅后,消水做的也比较好,茶叶的水分被散失出去,那么秋茶入口的时候质感就比较重,不会出现茶水分离。所以秋茶也可以成为高品质茶叶,如果秋茶工艺好,不逊色于春茶。甚至说,或追赶上一些工艺普通的春茶

光照条件:适合生长在漫射光的环境中。

气候条件:以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为宜,空气湿度大有利于茶树生长。

温度条件:月平均气温超过18℃,年有效积温超过4000℃。

水分条件:年均降水量达到1000-2000毫米,土壤含水量达到70-80%。

土壤条件:土层厚度超过1米,有机质含量超过2%。

地形条件:以高原、山地、丘陵为宜。

一、光照条件

1、茶树喜弱光、漫射光,在漫射光的条件下生长会更为适宜。

2、从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分析,光波较短的蓝紫光部分最多,而漫射光主要是波长较短的蓝紫光。

二、气候条件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适合茶树的生长,雨水充沛、空气湿度大有利于茶树的生长,过冷、过热、过于干燥的地区不适合种植茶树。

三、温度条件

1、昼夜平均气温稳定超过10℃时茶芽开始萌动,并逐渐伸展。

2、生长季节,月平均气温应超过18℃,适宜温度为20-27℃,年有效积温应超过4000℃。

3、当平均气温高于35℃,且持续数日、伴有旱情时,茶树的枝梢呈枯萎状态。

四、水分条件

1、适宜的年均降水量为1000-2000毫米,生长季节的月降雨量应超过100毫米。

2、适宜的相对湿度为80-90%,土壤含水量为70-80%。

五、土壤条件

1、红壤、黄壤、沙壤土、棕色森林土,均适宜茶树生长。

2、土层的厚度要达1米以上,地下水位在地表1米以下,土层中不含石灰石。

3、有机质含量超过2%,土壤通气性、透水性、蓄水性良好,PH值处于4.5-6.5的范围内。

六、地形条件

1、茶树适合种植在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丘陵地区,不适合种植在平原、盆地地区。

2、气温和湿度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出现明显变化,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雨量充沛、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漫射光强,利于茶树生长发育。

3、需注意,海拔超过1000米时容易发生冻害。种植地点以偏南坡为宜,坡度为30度以下。

七、生态环境

种植地要远离生活集聚地与工业污染区,让茶树在自然环境中生长发育,这样可收获品质更高的茶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61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