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滍阳镇的关于滍阳

该镇设立于1965年,位于市区西部新城区5公里处,总面积3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万亩,辖18个行政村,29个自然村,105个村民组,总人口24714人。 该镇原是宝丰县的四大名镇之一,历史文化悠久,西周时期已是应国都城,有千余年的文化历史和美丽地传说,在海内外具有较高的影响。平顶山又名鹰城,即是从该镇旧址------古应国贵族墓地出土的象征应国图腾标志的“玉鹰”而得名。 该镇碧水蓝天,位置优越。平顶山新城区就坐落在该镇东南白龟山湖畔,核心区首期10平方公里的基本建设工程已完工,湖滨大道、快速通道横穿而过,市政大厦开始办公使用,新城区的雏形凸现。 该镇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开通的8000多门程控电话,促进了城乡通讯的快速传递。乡村公路四通八达,平韩铁路、平鲁公路、平宝公路、郑石高速公路穿境而过,26路公交车通达本镇。 该镇自然资源丰富。石灰石、河沙、伊利石,均已开发利用,特别是伊利石矿居全国第一,有很高的开发价。以伊利石为原料开发生产的塑胶填充剂已在塑胶行业得到应用,各项指标优于其它添加剂,成为塑胶行业无机填充剂的理想换代产品。 该镇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2005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950元。发展了以西?鱼场为中心的水产养殖园区;发展了以肉猪养殖、肉鸡为主的何庄猪场、姬庄鸡场;发展了以蔬菜种植为主的姬庄示范园区;以焦庄、韩寨为主的民俗饮食文化村;以库庄为主的沼气建设示范村。 在历届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勤劳、勇敢、智慧的?阳镇人民,按照发展经济、富民强镇、建设小康的指导思想,以巩固农业为基础,发展企业为主导,广开门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初步形成了以水泥予制生产、种植、养殖、交通运输、旅游、商业和饮食服务业同步发展的经济格局。 平顶山又名鹰城,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提起鹰城的来由,就不能不提起一个名字——滍(zhì)阳。

滍阳镇的关于滍阳

滍(zhì)阳镇

周武王灭殷商后,封其四子于应国,周代应国为姬姓侯国。据考证,应人是以鹰为图腾的氏族部落。《太平寰宇记》卷八汝州鲁山县云:“应国在襄城父城县西南。”这里所说的襄城父城县,即指宝丰县李庄乡境内的古城。有关资料显示,商周时期应国管辖的大致范围是如今的襄城县、郏县、宝丰县、鲁山县、叶县和平顶山市区。之后,应国在弱肉强食的西周末年一系列战争中被楚国所灭。在东汉后改为应乡,西魏、隋、唐初为滍阳县,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太宗李世民精兵简政,滍阳县为镇。在那时的1300余年里,滍阳镇历经风风雨雨,演绎了灿烂的商业文化史。

种种史料和遗迹证明,新华区滍阳镇政府所在地南两公里、新城区西南三四公里处,白龟山水库西北的万亩鱼虾养殖区即古应国国都所在地。历史上的古应国国都和滍阳镇原政府所在地是一个地方,1964年因白龟山水库建成使用,滍阳镇政府才搬迁到至今的新华区薛庄村。 1979年以来,由于当地砖瓦厂取土烧砖,在北滍村西南的滍阳岭上陆续出土了一批又一批的应国和友好邻邦邓国的青铜礼器,应国墓地开始被世人关注。这是一处包括西周、春秋、战国、西汉、东汉时期连续使用的大型古墓群,尤其以应国贵族墓和楚国贵族墓为主,因此称为应国墓地。1989年,应国墓地被河南省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过省市两级文物部门长达十几年的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357座,计出土铜、铁、铅、锡、金、玉、石、陶、瓷、骨、牙、贝、蚌、木等各类文物万余件,其中尤以铜器和玉器为大宗。鉴于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应国墓地1996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0年被评为河南省20世纪十项重要考古发现之一。

鹰城即因从滍阳镇旧址——古应国贵族墓地出土的象征应国的图腾标志“玉鹰”而得名,以此纪念该市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光辉灿烂的古应国文明。

滍阳镇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也是该省历史上重要的水陆码头和货物集散地。滍阳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何俊卿告诉记者,千年古镇滍阳是北达洛阳、西安、兰州,南抵南阳、襄樊、汉口的陆路交通咽喉,又是淮河上游的重要码头。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加之交通方便,历来是南粮北盐的重要集散地。商人们用畜驮、车载、肩挑、背扛等原始的运输手段,把民众急需的食盐、粮食、棉花、花生、茶叶、瓷器等生活用品运往滍阳进行交易,使滍阳镇“商贾云集,行店林立”。

据史料记载,早在金代,陕、冀、晋等地的一些商人就看中了滍阳这块风水宝地,纷纷前来经商。明朝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滍阳街开始走向鼎盛时期,大街两侧商铺林立,买卖兴隆。清代道光年间,清军曾国藩部和太平天国军队激战于湖南,长江水路运输线被切断。长期依赖水路运输供应食盐的鄂西、豫南民众,食盐奇缺。此时,鄂西、豫南的商人先在当地购买粮食再运到滍阳兑换食盐,晋、洛两地的商人则把大批食盐运往滍阳出售。滍阳的商人也把握住这次商机,开设粮行、盐店,一时间滍阳的集市上粮车排成长龙,南北客商云集,一派繁荣景象。滍阳街逢双日成集会,北街和东南门两个集会市场均长约500米。

上世纪初,滍阳街的东西大街“乾生”粮行、“积余厚”油坊,北街“泰顺”粮行,太华街“振兴长”油坊,东南门“益盛祥”粮行,称为滍阳五大商号。据《宝丰县志》记载,至1951年,滍阳街还有商户130家,摊贩222家,手工作坊264家。

常熟市古里镇新苏水产养殖渔药店位于常熟市古里镇苏家尖村。根据百度地图查询可知。该公司成立于2002年,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一家以从事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为主的企业,该企业注册资本6万人民币。其主要从事对虾养殖饲料、消毒剂、添加剂、净水剂以及养殖机械的批发与零售。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63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