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四季豆的种植技术
四季豆春秋两季均可种植,深受种植户的喜爱,那有哪些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对您有用。
一、品种的选择
早春栽培四季豆,要选抗寒、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
二、土壤的选择
四季豆对土壤要求不高,无论壤土、沙土都能良好生长,只要排灌良好的田块就能种植,但是肥沃的土壤可以获得高产。
三、播种及苗期管理
1.四季豆因耐寒性较强,不需要高温,气温高于25℃对花芽的分化就有影响,所以种植四季豆,一般采用大棚育苗小棚移栽。
2.播种
①育苗:在方格的窝子中播上4粒种子,盖上一把细土。有地下害虫的田可在浇水时用1000倍液的辛硫磷。做好一厢后在上面平铺一层地膜,盖上小棚,等苗子破土后就可揭掉地膜。如有太阳也可把小棚揭开。等幼苗长至2片真叶时即可定植到小棚内不用小棚,只用地膜的可晚10天播种移栽。
②直播:四季豆也可直播在大田内,但播种时间应推迟到2月25日以后。将施好肥的田块1.4米开厢,按35厘米-40厘米的窝距,每厢直播两行苗子距厢边20厘米,每窝放上4粒种子,然后盖上泥土。播好后将地膜平铺在上面,四周用泥压好,等苗子出土后,对准苗子将地膜撕一个口,把苗子引出来。如泥土较干,可先挖窝子,浇上清水,等水干后再播上种子。
四、大田整理及施肥
1、大田整理
①除草:草害重的田块可采用人工除草或化学除草。化学除草可选用农达、克芜踪等除草剂,在前作收获后的空地里面喷施,每667m2 50毫升兑水25-30公斤。过7天即可翻耕整厢。
②土壤消毒:病害较多的田块可1平方米用3-5克的地菌灵或每667 m2用100公斤生石灰撒施,再进行翻耕混匀。
③虫害:土壤虫害较多的田块可用辛硫磷拌土进行撒施。
2、施肥
一次性施足底肥,今后可不再增施追肥,既省工省时,效果也好。具体施肥配方如下,可根据实际情况任选一种:
①667 m2施腐熟人畜粪肥3000公斤、磷肥50公斤、钾肥25公斤,尿素10公斤。
②667 m2施腐熟农家肥1000公斤,腐熟油枯100公斤、磷肥50公斤,尿素10公斤。
③667m2施腐熟鸡、鸭粪3000公斤,磷肥50公斤、钾肥20公斤。
3、开厢
把肥料均匀地施入大田后,用拖拉机或用牛耕,把肥料均匀混入土中,再进行整厢,小棚种植一般1.5米包沟开厢,沟深20厘米。
五、移栽及管理
1、移栽
移栽前先在做好的厢面上挖窝,每厢两行窝子中心距厢边25厘米,窝距35厘米-40厘米。移栽时,方格苗表土需与厢面平行。浇足定根水,铺好地膜,引出苗子.然后在地膜上浇少量的水,盖好小棚。小棚的竹片长度与薄膜宽度相等,竹片宽2厘米较为适宜,隔1.5米远插一片即可。
2、搭架
四季豆一般长至20厘米时就可搭架,每一窝都要用一根架子架子应不低于2.5米为宜搭成人字架,中间用横杆固定。
3、采收
应在豆荚豆由扁变圆时采收为宜,过嫩采收影响产量,过迟采收降低品质。
六、病虫害防治
早春四季豆由于前期温度较低,病虫害较少,一般可用百菌清、粉锈灵、托布津等治病和敌杀死、敌敌畏、速灭杀丁等杀虫,混和施用。防治2-3次即可。如果后期病虫害较多就多用2次药。
四季豆的病虫害主要是:
1、褐斑病
症状:叶片上起不规则的黑斑,逐步扩大,形成穿孔。
防治方法:可用炭疽灵和黑星灵交替喷施。
2、锈病、白粉病
症状:叶片发生褐色锈斑,以后逐步扩大,白粉病叶片上面出现霜一样的白灰。
防治方法:可用百菌清、粉锈灵交替防治。
虫害:主要有蚜虫、蝽象、瓢虫。用敌杀死、敌敌畏、速灭杀丁、农地乐等药进行防治即可。
四季豆种植技巧
一、土壤选择和整地
四季豆忌连作。宜选择疏松肥沃、排灌良好、微酸性至中性的土壤。若土壤过酸,应施石灰中和。要求深沟高畦,播种前亩施有机肥4000公斤,复合肥10-15kg,耕翻耙细做畦,畦宽1.4-1.5米,畦沟深25厘米,宽30厘米。早春播种覆盖地膜,以提高地温。
二、播种育苗和定植:
春季菜豆宜育苗栽培,中棚育苗于2月中旬选晴天播种。若采用地膜覆盖直播,宜于3月中下旬进行。秋季栽培于7月底-8月初直播。菜豆根系再生能力弱,一般应在第一对真叶展开前后移栽,行距35厘米、穴距30厘米,每穴种植3株;直播的每穴3-4粒,盖土2厘米厚,亩用种量约2-3公斤。
三、田间管理
1、追肥:直播的出苗后及时破地膜放苗。若基肥不足,应于现蕾时亩施尿素5kg左右;在结荚期亩施复合肥10kg;花蕾期用0.2%磷酸二氢钾液进行叶面喷施。
2、病虫害防治:主要害虫有蚜虫、豇豆荚螟,可选用20%杀灭菊酯30ml加水75kg进行喷雾,或5%抑太保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早春矮生菜豆病虫害发生较轻,但也偶有发生。病害主要有细菌性疫病、炭疽病锈病、灰霉病等。可通过用无病种子,或用种子重量0.4%的50%多菌灵可溼性粉剂拌种进行预防;可用64%防毒矾500倍液喷雾防治细菌性疫病;用70%代森锰锌可溼性粉1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溼性粉剂2000倍液防治锈病; 用50%扑海因可温性粉剂1000倍液加90%乙磷铝可溼性粉剂800倍液防治灰霉病。
3、采收:矮生菜豆极易老化,不管是鲜食还是速冻加工用采收均要做到既及时又符合规格。 一般在开花后10-18天即可采收嫩荚,荚长10cm左右采收。此时采收荚嫩、滑、口感好,又能防止坠秧。若采收晚,纤维素增多,品质下降,商品性差。
四、落花落荚原因及防治措施
在目前的栽培密度下,一般不可能全部结荚收获。在环境条件适宜时,属于正常生长发育平衡引起的落花不会引起减产,但当环境条件不适引起落花落荚时,在生产上应认真对待,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否则将造成减产。
1、温度:高温和低温直接影响花芽分化。30-35℃高温花芽分化停止,高夜温25℃以上会使菜豆蕾期的分化不完全,不能开放。低温条件下花芽不能正常分化,当低于9℃以下时生长停止。高温和低温还能使菜豆植株生长不良,间接地影响着落花落荚。在生产上要将菜豆的开花结荚期安排在温度适宜的月份,并尽量创造适宜菜豆生长的温度条件,减轻高温和低温的危害,能有效地防止落花落荚。
2、光照:花芽分化后,光照强度弱,落花落荚增多。在过度密植情况下,植株下部最易郁闭,下部落荚数明显增多,结荚数减少,弱光比低温减产更为严重。在栽培上要合理密植,并且每穴株数不能不多,矮生菜豆每穴3-4株,架菜豆2-3株。
3、水分:在积水情况下,积水12-14小时开始落蕾、落花,24小时花、荚完全脱落。在低温情况下,花粉发芽力受影响较小,在高温情况下,无论是高温还是干旱都严重影响花粉发芽力。在高温高溼情况下,柱头粘液浓度降低,失去诱导花粉萌发的作用。高温干旱使花粉发芽困难、畸形,失去生活力,不能受精,导致落花落荚。开花期遇雨季,溼度过大时,花粉不能破裂散出或被雨水淋溼不能受精,导致落花。在生产上当开花时遇到干旱要及时浇水,天气炎热下雨后浇井水降温,注意排出田间积水。
4、养分:在开花结荚期,茎叶和花荚以及各花序间进行养分竞争,容易引起落花落荚。当植株本身生长健壮、营养条件好的落花落荚少,生长后期,植株衰弱,落花落荚多。当土壤可供营养不足,使生育不良,导致落花落荚。在生产上要施用完全肥料,提高植株营养水平,满足茎叶和花荚迅速生长的需要。必要时开花结荚期要追肥。
5、病虫害:菜豆感染霉病,使植株矮缩引起落花。其他病害多使叶片受害,当叶片受害严重,在开花结荚期,也会间接引起落花落荚;虫害使菜豆植株受害,导致落花落荚。在生产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
早春的时候,如何用大棚栽培的方式培育菜豆呢?
无筋豆也称菜豆,又名四季豆、芸豆、玉豆,因商品嫩豆荚柔嫩、无筋、无革质膜而得名。无筋豆种植,从播种到收获,农民一定要做到这3点,才能丰产丰收!
1、播种
①适期播种
无筋豆适宜在海拔1 000 m 以下的地区作冬季栽培。 因夏季(耐热有筋四季豆四季可种植除外)温度高,无筋豆不结荚,即使结荚,商品性也差,没有经济价值;海拔 1 000 m以上的地区,适宜夏季栽培,而不适宜冬季栽培,原因是冬季气温低影响花粉发芽,表现为花而不实或豆荚短小、畸形,锈病严重等。
②种子处理
播种前选晴 天将种子暴晒 1~2天,具有消毒杀菌和促进种子发芽的作用,播种时再 用 种 子 质 量 0.2%的 50%多 菌 灵 可 湿 性 粉 剂 拌种,进行种子消毒。
③开穴播种,覆盖地膜
采用直播方式,每畦种植双行,株距 30~40 cm,穴深 6 cm。 播前先将种植穴浇足底水,每穴播种 3~4 粒,播完后1.8%爱福丁(阿维菌素) 乳油 3 000 倍液等药剂喷施播种塘和畦面,防治地下害虫。 播种塘盖 2 cm 厚细土,播种结束后覆盖地膜,待种子出土后,及时破膜放苗,并注意苗四周膜边用土压实,有利保温保湿,防止白天膜下高温蒸汽伤害幼苗。
2、田间管理
①间苗补苗
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缺,2 片真叶期,间除病、弱株,留 2 株健壮苗,确保基本苗。
②搭架引蔓
当豆蔓有 20~30 cm 长时, 及时用 2.5 m 长竹竿搭“人”字架,在上部 2/3 的交叉处,放上竹竿作横梁,再用塑料绳扎紧,架子要扎得牢实,以防被风吹倒。
③肥水管理
无筋豆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 追肥以三元复合肥与尿素配合施用,不偏施 N肥。 出苗至开花前酌情追施提苗肥,用 1%三元复合肥+0.5%尿素混合液浇施 1~2 次。开花期不追肥,第一花穗坐荚后,结合灌水,667 m2用三元复合肥 10 kg+尿素 5 kg 混合,在株间偏向排灌沟开穴埋施 1 次。采收期根据长势酌情追肥,结合灌水,每次 667 m2施用三元复合肥 10~15 kg、 尿素 8~10 kg, 混合埋施。
开花结荚期,结合喷施农药辅助使用叶面追肥,如在整个生长期喷施 0.3%磷酸二氢钾液 2~3 次。在抽蔓期 和 开 花 前 7~10 天 各 配 合 喷 施 1 次 硼 砂500 倍液;或者在苗期、始花期和结荚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 0.3%快绿豆丰素各 1 次。 灌水注意小水勤灌浇,速灌速排,不可大水漫灌,掌握开花前以控水为主,开花结荚盛期需水量大,要适当增加灌水量,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3、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原则是“以防为主,综合防治”。 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每隔 7~10 天喷药 1 次,发病初期隔 4~5 天喷药 1 次,连喷 3 次,交替用药。 冬季无筋豆常发生的病害有茎基腐病、炭疽病、细菌性晕疫 病和锈 病 。 常发生的害虫有地老虎、豆荚螟、蚜虫、斑潜蝇、飞虱。 可将炒香的玉米粉与敌百虫晶体溶解液混合,傍晚将其放在田 间 周 围 诱 杀 ;豆 荚 螟 使 用 4.5%氯 氰 菊 酯 水 剂1 000 倍液;蚜虫使用 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 500 倍液或 3.2%啶虫脒 1 500 倍液等防治;斑潜蝇可以用 1.8%阿维菌素乳油 2 000~4 000 倍液 或 70%吡虫啉 可湿性粉 剂1500 倍液等防治;飞虱可用 25%阿克泰(噻虫嗪)可湿性粉剂 6 000 倍液或 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 倍液等防治。
菜豆壮苗标准为:苗龄20~25天,幼苗有1~2片真叶,叶片大而舒展、深绿色,子叶完整、肥厚,节间短、茎f粗壮,根系发达,苗高3~4厘米。培育壮苗的关键技术有以下几种。
一要选好品种。可选用不同属性,抗病、丰产,无筋,品质好的品种。有架豆选用丰收1号、碧丰和黑珍珠菜豆等。矮生豆宜选用早熟、适应性强,抗病、丰产,品质好的86-1、美地豆等原种。
二要适期播种。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在2月上中旬播种或育苗。大棚育苗须配制培养土,如果用电热线温床育苗,可按每平方米80瓦的功率布埋电热线。最好采用穴盘育苗,可先将穴盘内装2/3的营养土,然后排在大棚内或温床内准备播种;播种前穴盘要浇足底水,然后每穴播3~4粒种子,再覆盖1.5~2.0厘米营养土。菜豆种子在播种前除可用温汤浸种外,还可先行催芽,即将已进行温汤浸种的种子立即用湿纱布或湿毛巾包好,放在25~28℃下(或同样温度的发芽箱内)催芽。每天用新鲜清洁的温水冲洗种子1次,经过2天左右菜豆种子可发芽,已发芽的种子要及时播种。
三是加强苗期管理。播种后到出苗前要严盖农膜,晴天上午迟揭,下午早盖草帘,尽量提高苗床内温度,促进早出苗。具体要求苗床温度白天25~30℃,夜间不低于10℃。晴天一般于上午9时揭下午4时盖,阴天不要揭草帘,正常情况下需10天左右出苗。幼苗出土后,草帘等应适当晚盖和早揭,白天适当通风,苗床温度白天维持在20~25℃,夜间8℃以上。定植前4~5天,适当降温炼苗,白天不低于15℃,夜间不低于10℃。幼苗已长出2片真叶,苗高4~5厘米时应定植。若不能及时定植,可降低苗床温度,延缓幼苗生长,推迟2~3天定植。苗期要注意病害的防治,猝倒病用苗菌敌防治,立枯病用恶霉灵防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65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