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春烟的栽培要点

土壤选择

春烟的栽培要点

烟草可以在多种土壤上生长,但作为商品烟叶种植对土壤条件反应相当敏感,不同土壤上生产的烟叶,品质差异非常明显。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问题:烟农所收烟叶从外观上看质量尚可,但一经测试品质很差。这主要是对种烟地土壤质地、养分状况未加重视。只注意肥力和水的排灌问题,而未注意养分含量状况、土壤质地问题。恰恰是这些因素对烟叶品质影响最大。因此,在技术措施安排上和生产技术指导中,土壤含氯量应严格控制在0.2%以下,土壤质地以选择偏黏重,腐殖质含量适中的田块种植。重视茬口作物。

品种选择

应注意品种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选择K326、K346、RGll、云烟85、岩烟97等新良种。这几个品种对环境条件反应敏感,低温、干旱、渍水、缺肥都易发生早花。栽培技术措施上应极其注意这些特性。

精细整地,适期播种,适时移栽

苗床、大田整畦要精细,苗床与大田比例以1∶25~35为好,床标准畦长×宽为10×1,朝向南北,有利排水、通透,减轻病虫害发生。播种期12月上、中旬较适宜。播量每标准畦用包衣种子150克(约1.2~1.5万粒)。透水播种,播后复土宜薄不宜厚,以1毫米为宜。苗龄控制在60~65天。苗高10~12厘米,8~9片真叶。大田冬前应犁地翻土,以利土壤熟化,减少病虫越冬基数。早施、施足基肥。双穴整畦,畦内、表土细破碎。注意整畦朝向,以利透光、抗风、排水。

注重田间管理,培育优高苗架

(1)苗期管理。侧重水分管理,兼治虫害。出苗至十字期看土浇水,保持畦面干湿交替,黑白相间,同时进行间苗,间苗原则是去大去小留中间,去弱去病留强壮。5片真叶时进行营养袋假植育苗,保湿保温。苗期病虫害主要有小地老虎、野蛞蝓。小地老虎用90%敌百虫800倍液喷雾,野蛞蝓可在苗床边施撒适量生石灰粉。

(2)大田管理。合理密植,667平方米定植1100株,肥土拌匀,烟苗深栽不露茎,晴天栽紧,雨天栽松,栽后浇足定根水,及时查苗补苗。团棵期在基肥不足情况下,667平方米追施无氯复合肥13~15千克或饼肥30~40千克。旺长期是大田管理的重点,管理好坏将直接影响烟叶质量和产量。旺长期土壤要保持足够水分,土面保持湿润,水分过多应及时清沟排水,防止渍水,做到促中有控,促而不过,既要防止土壤水分不足,又要防止徒长,早花一般不施追肥。注意防止早花和底烘。成熟期主要是进行打顶抑芽,一般单株留叶数18~20片,采用33%除芽通乳油化学抑芽,稀释80~100倍液浸湿腋芽。

渣江镇汇报了本单位6月份以来开展的烟叶生产工作来势: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亲自调研规划考察,为烟叶生产决策作出积极铺垫;6月20日成立了烟叶生产办公室,立即着手宣传发动,组织党员、村组干部外出考察,并抓紧开展土地流转工作,目前落实种烟村11个、烟田4800亩。拟定新建苗场(即育苗工场)2处,可供苗5000亩;新建烤场(即烘烤工场)11处(每村1处,共计280座烤房)。同时,财政局、烟草局等单位对渣江烟叶生产表示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单就烤房建设,每座烤房烟草部门投资3.6万元,280座将共计投入1008万元。

陈凯副县长对渣江烟叶生产寄予厚望指出要瞄准目标。2013年要种好5000亩,完成1.5万担烟叶,为今后发展成为全县万亩烟叶乡镇创造条件,为我县2013年“保六争七”(最少完成6万担,力争完成7万担)目标、顺利进入基地单元县和全国重点种烟县作出贡献。

要合作经营。成立烟农合作社,积极开展专业化服务,切实提高烟叶生产效益。二要科学规划。烟田要集中连片,避免烟叶与其他作物混作,便于技术集中指导、减少病虫害传播途径。烟农要精心选择,要选择勤劳肯干、年纪较轻、刻苦钻研的农民从事烟叶生产,切实避免只管种、不管收的现象出现。经营模式要合理,要倡导“1对夫妇经营一座烤房,年纯收入2~4万元”的种烟模式,适当发展40~50亩的中等种烟户,严格控制大户种植,使烟叶生产在资金、技术、劳力组织落实不出问题。

要狠抓当前。8月底9月初,要完成烟农合作社的组建工作;烟草局要帮助该镇大田翻耕机械购置大拖7台、小型起垄机4台、剪叶机2台。9月15日前,县烟草局要派技术力量协助乡镇将育苗工场“三通一平”工程完成。

该镇土壤、水利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种烟潜力巨大。11个村的党员、干部从事烟叶生产热情高涨。该镇可望成为衡阳县最大的种烟乡镇,成为衡阳市烟叶生产的一颗明珠。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66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