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惊风有什么症状表现?惊风怎么进行护理恢复好?
儿童惊风是儿童常见的急性和严重疾病,也称为惊厥。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疾病往往更危险,变化迅速,可能危及儿童的生命。具体表现为意识丧失、眼球固定、口吐泡沫、牙齿闭合、面部或四肢肌肉阵挛或强直性抽搐,严重可出现颈部强直、角弓反张,持续几秒到几分钟,然后转向昏迷或嗜睡。
伴有发热的人大多是由感染引起的,不伴有发热的人大多是由非传染病引起的。还有水电解质紊乱、低血糖、药物中毒、食物中毒、遗传代谢性疾病、脑创伤、脑肿瘤等。惊风很少只抽一次,通常在一次或一段时间后反复抽一次。每个季节都可以发生,对儿童惊风的预防主要是为了增强体质,避免感染,尽快治疗其他疾病。
发作时,应将头部向一侧倾斜,解开孩子的衣服,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按压人体或合谷穴以缓解症状。抽搐时,在孩子的牙齿中间放一个压舌板或筷子,以免咬舌头。保持周围环境通风良好。不要给抽风的孩子喂食,以免窒息气管。如果可能的话,及时测量孩子的体温对疾病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婴儿不能自己避免危险。父母应始终注意他们的情况,防止新生儿因跌倒和损伤而感染,防止新生儿头部损伤,防止头部被拍打或撞击。
儿童口腔内会产生分泌物,不能呕吐和吞咽。因此,应保持儿童侧卧的姿势,使儿童口腔内的分泌物自行流出。如果儿童分泌物过多,家庭必须用吸管吸出分泌物,以确保儿童呼吸道畅通。否则,如果气管堵塞,导致呼吸不良,很可能导致儿童脑组织因缺氧而受损。在送往医院的路上,我们应该注意保持孩子的体位。不要把它包得太紧,不要蒙住头,以免颈部受压,影响气道通气和窒息。提高儿童的身体适应能力,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急惊风的其他治疗
判断1.刚出生的新生儿突然不开口,不会吃,稍有声音刺激便引起全身抽动,应首先考虑接生时感染了破伤风杆菌。 2.如有新生儿出生时上过产钳才娩出,头上有大血疱,突然抽风,不发热,应考虑颅内出血。 3.稍大一点的婴儿吃奶感染都照常不误,四肢或面部突然抽动,不发热,应首先想到缺钙。 4.如遇抽风又有发热,精神不振,呕吐,头前(前囟门)凸起,颈项僵硬,应想到是感染了脑膜炎或脑炎。 5.3~5岁孩子突然不醒人事,抽风咬舌,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很可能是癫痫。 总之,凡能引起大脑皮层神经元异常放电的疾病均可引起惊厥。 急救 无论什么原因引起,未到医院前,都应尽快地控制惊厥,因为惊厥会引起脑组织损伤。 1.使病儿在平板床上侧卧,以免气道阻塞,防止任何刺激。如有窒息,立即口对口鼻呼吸(见图3)。 2.可用手巾包住筷子或勺柄垫在上下牙齿间以防咬伤舌。可用针刺或手导引人中(见图57)、内关(见图41)等穴。 3.发热时用冰块或冷水毛巾敷头和前额。 4.抽风时切忌喂食物,以免呛入呼吸道。 5.缺氧时立即吸氧。控制惊厥首选安定。静脉慢注0.1~0.3mg/公斤/次,1~3分钟见效。最好分秒必争送医院查明原因,控制惊厥、抗感染和退热三者同时进行。
1.中成药剂
(1)小儿牛黄散;
(2)小儿回春丹;二者均用于风热惊风;
(3)紫雪散(丹)用于急惊风抽搐较甚者;
(4)安宫牛黄丸用于急惊风高热抽搐者。以上中成药的剂量、服法应根据小儿年龄、按医嘱服用。
2.外治疗法
(1)鲜地龙捣烂为泥,加适量蜂蜜摊于纱布上,盖贴囟门以解痉定惊。用于婴儿急惊风诸证;
(2)牙关紧闭用生乌梅一个擦牙。
3.针灸疗法
(1)体针 惊厥取穴人中、合谷、内关、太冲、涌泉、百会、印堂。高热取穴曲池、大椎、十宣放血;痰鸣取穴丰隆、足三里;牙关紧闭取穴下关、颊车;
(2)耳针 取穴神门、皮质下,强刺激。
4.推拿疗法
(1)高热 推三关、透六腑、清天河水;
(2)昏迷 捻耳垂,掐委中;
(3)抽痉 掐天庭、掐人中、拿曲池、拿肩井。
(4)急惊风欲作时 拿大敦穴、拿解溪穴;
(5)惊厥 身向前曲,掐委中穴;身向后仰,掐膝眼穴;
(6)牙关不利,神昏窍闭 掐合谷穴。
5.西医处理
(1)退热 物理降温可用头枕冰袋,温湿毛巾擦身,酒精擦浴。药物降温可用安乃近滴鼻或肌肉注射。
(2)止惊 数分钟内抽痉不止,用以下药物任何一种,10~15分钟后仍不止者可轮换另一种。药物依次为水合氯醛、苯巴比妥、地西泮(安定)。注意勿在短时间内用多种或连续多次用同一种药物;
(3)降低颅内压 甘露醇等静脉注射;
(4)纠正呼吸衰竭 洛贝林、尼可刹米等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5)其他 依据相关病因的治疗。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67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