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灌溉所研究生毕业去向
农业局。中国农业科学院简称农科院,成立于1957年3月1日,直属于国家农业农村部的副部级事业单位,是中央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灌溉所研究生毕业可以去农业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专业从事农田灌溉排水研究的国家级科研机构。
说起灌溉工程遗址,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位于四川成都的都江堰吧?就在几天前,又发生了让全国人民举杯庆祝的事,天宝陂、龙首渠引洛古灌区、白沙溪三十六堰、桑园围成功入选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截止2020年,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到23处,成为拥有遗产工程类型最丰富、分布范围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携古灌溉工程遗址荣誉于一身。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参观一下这四项伟大的灌溉工程。
天宝陂。位于福建省福清市的龙江中段,始建于唐代天宝年间(742-756年)。天宝陂坝体长216米、高约3.5米,其中150米为唐至明代所修旧坝。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大型蓄淡拒咸水利工程,如今依然能使当地1.9万亩耕地保持生机勃勃的景象,真是令人赞叹不已。
龙首渠引洛古灌区。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史载汉武帝时修筑,因在隧洞施工中首创?井渠法?,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渠,其后引洛灌溉代有传承,民国时期在龙首渠基础上修建洛惠渠,发展至今,灌溉农田74.3万亩。
白沙溪三十六堰。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是浙江现存最古老的堰坝引水灌溉工程。东汉时期首筑白沙堰,工程师们巧妙地运用了当地的地势起伏,百余年间陆续建成横跨45公里、水位落差168米的三十六座堰。目前,仍有21座古堰继续发挥着引水灌溉作用,灌溉农田27.8万亩。
桑园围。始建于北宋,地跨佛山市南海、顺德两区,由北江、西江大堤合围而成,是我国古代最大的围造型水利工程,发挥着灌溉、防洪排涝、水运等效益。围堤全长64.8公里,围内土地面积265.4平方公里,农田灌溉面积6.2万亩。
看完这些,大家下次旅游想去上面哪一个景点呢?我想去的是白沙溪三十六堰,简直美成仙境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67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