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未来农药的看法?
生物农药是一个完全相对于传统化学合成农药的概念,也就是从某些生物中提取原料,制造出的能够广谱杀菌、杀虫的新型农药。生态农药活性成分是自然存在的物质,自然界有其顺畅的降解途径,不会污染环境,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微生物源农药微生物源农药是利用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和线虫等)或其代谢物作为防治农业有害物质的生物制剂。微生物源农药可分为原生动物型、线虫型、真菌型、细菌型、病毒型以及农用抗生素。苏云金菌属于芽杆菌类,是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开发时间最长、产量最大、应用最成功的生物杀虫剂。昆虫病原真菌属于真菌类农药,对防治松毛虫和水稻黑尾叶有特效,根据真菌农药沙蚕素的化学结构衍生合成的杀虫剂巴丹或杀螟丹等品种,已大量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农用抗生素是一类应用广泛、品种众多的微生物农药,它是由微生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在低微浓度时即可抑制或杀灭作物的病、虫、草害或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种制剂。
植物源农药在众多的绿色农药中,植物源农药以其在自然环境中自身易降解、无公害的优势已成为绿色农药的首选之一,主要包括植物源杀虫剂、植物源杀菌剂、植物源除草剂及植物光活化霉素等。到目前为止,自然界已发现的具有农药活性的植物杀虫剂有除虫菊素、烟碱和鱼藤酮等。除虫菊素和烟碱已经成功地作为先导化合物,开发出了一系列新型高效杀虫剂,历史性地改变了传统农药的面貌。
1972年,从印楝树的种子中提取的印楝素作为害虫的拒食剂和生长抑制剂,对多种害虫有效。现在有许多印楝素制剂实现了商品化。
动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直接利用人工繁殖培养的活动物体,如寄生蜂、草蛉、食虫食菌瓢虫及某些专食害草的昆虫,以杀死农作物上的病虫害;一种是利用动物体的代谢物或其体内所含有的具有特殊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如昆虫所产生的各种内、外激素,这些昆虫激素可以调节昆虫的各种生理过程,以此来杀死害虫,或使其丧失生殖能力等。
在日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今天,生物防治等一些有益环境的防治措施固然是发展方向,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偏废化学农药的使用。目前,使用化学农药仍是耗能最低、防治最迅速、效果最佳的作物保护措施,是现阶段高效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当有害生物暴发成灾时,化学防治几乎是惟一可采取的措施。
复配混用农药的优点有哪些?你有什么看法?
农民在种地的时候经常使用农药,但农民对于农药的使用还不是很了解,那复配混用农药的优点有哪些?你有什么看法?
第一点杀虫剂的混合使用增加了药效并节省了劳动力成本。它可以节省开支,增加收入,提高效率。施用次数可以减少,但应注意,混合农业不会相互产生化学反应。农药的混合使用可以减少药物的数量,提高药物的协同作用和效率,避免和减少耐药的可能性。减少环境污染和对天敌的危害。
第二点提高控制效果。一种药物有多种作用。农药混用可以扩大防治范围,相互学习,提高防治效果或延长残留效应期。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病原体的耐药性。农药混用可以预防和克服害虫的耐药性,延长农药品种的使用寿命。将一些进口农药与国产农药混合使用,可以减少农药的用量,从而降低成本。
第三点混合制剂也容易受到固定防治对象的限制,不能同时防治多种害虫。混合两种以上的农药可以弥补这些农药的缺点。杀虫剂的混合使用增加了药效并节省了劳动力成本,一次用药可同时治疗作物生长期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虫草害。可以提高未知疾病的控制命中率。可以大大延长老农药的使用寿命。
第四点新农药品种出现后可与旧品种混合使用以延长其使用寿命。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杀虫剂可以同时控制害虫、疾病或杂草。有时可以克服和控制抗药性害虫,节省人力和物力资源。农药的混用必须根据其理化性质、毒理学、控制对象、混用后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以及对作物的影响等综合考虑。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69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