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哪些工程申报成功
四川省通济堰灌区、江苏省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浙江省松阳松古灌区和江西省崇义上堡梯田4处工程全部申报成功。?
要了解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是什么,首先不得不介绍一下其背后的运营组织——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以下简称“ICID”)。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普遍关心增加粮食产量的问题。同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以下简称“粮农组织”)成立,并于翌年展开了首次世界粮食调查,调查证实了人们长期以来的认识:饥饿和营养不良广泛肆虐。
要解决粮食的问题,自然要发展农业,提高生产。粮农组织于1950年组织开展了“世界农业普查”,同时与各国政府召开会议,研究是否能建立粮食储备,以应对战争、自然灾害或沙漠蝗等有害生物引发的严重粮食短缺或饥荒。
简单地来说,ICID关心的就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话题,而之所以强调“灌溉”与“排水”,是因为两者与人类农业生产活动息息相关——通过对水与环境的合理管理,以及灌溉、排水和防洪技术的应用,可以减轻水旱灾害的损失,促进粮食稳定生产,实现无贫困和饥饿的水安全世界。
ICID作为一个国际非政府间学术组织,为灌溉、排水、防洪、治河等领域的科学技术专家提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千垛景区1 又称:千岛菜花。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千垛景区以“垛田”特色地貌享誉全球。“垛”是里下河地区独有的一种农业景观。据史料记载,形成于750年前。1在泥土缺乏的泽国,勤劳智慧的兴化人民在湖荡沼泽地带开挖网状深沟或小河的泥土,一方一方使其堆积如垛,成为了可以耕作的垛田,形成了具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价值的兴化垛田奇观。由于垛田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壤肥沃,尤其适宜种植瓜果蔬菜,上世纪50年代,便有了“垛田油菜,全国挂帅”之美誉,因蔬菜品种全、产量高,垛田又有“蔬菜之乡”的美称。在《舌尖上的中国》中,垛田出产的“兴化龙香芋”一举成名,芋头烧肉、蟹黄豆腐等水乡特色美食令人食指大动。每年清明时节,千垛景区四面环水的“垛田”上长满了金**的油菜花。一幅“油菜花开金满地”的壮阔美景,吸引了众多前来观光的游客。“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正是兴化垛田菜花的真实写照。如今,千垛景区荷塘绿意更胜,更有另一番浪漫光景。春去秋来,在这千垛田间,见万寿菊花,黄叶纷飞,妍丽雍容,在重阳雨后,正值菊黄蟹肥时,看万花黄透,品水乡河蟹,真可谓美不胜收。入冬时节,看千垛景区芦花飞雪,苇絮悠然飘飞,弥天盖地,景色更是迷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72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