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长芽了怎么种,我买了一斤栗子,有一大堆的发芽,怎么种,最好怎样种?
1、可以先把那些发芽的芽拔掉,用沙子或者干燥的土盖起来放在干燥的地方。
2、等到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再种,种植时,要散播底肥,种子平放,上面覆土5公分,压实即可。
3、要注意刚播种时不要干到,保持土壤湿润。注意选取做种的板栗最好使用每斤50-60个头的,种子太小出来的苗木也不会壮。
扩展资料:
板栗是壳斗科(山毛榉科)栗属中的乔木或灌木总称,约有7-9种。我国一般分为2种:野生板栗和杂交改良板栗。我国普遍种植的是杂交培养后的改良品种,因个大、味甜、抗病性强被我国广泛种植。板栗原生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大部分板栗树高20~40米,为落叶乔木,只有少数是灌木。
各种板栗树都结有可食用的坚果,单叶、椭圆或长椭圆状,长10~30厘米,宽4~10厘米,边缘有刺毛状齿。雌雄同株,雄花为直立柔荑花序,雌花单独或数朵生于总苞内。坚果包藏在密生尖刺的总苞内,总苞直径5~11厘米,一个总苞内有1~7个坚果。花期5~6月,果熟期9~10月。
参考资料:
板栗的种植技术是怎样的
板栗的种植与栽培技术正如我们平时买板栗的时候见到的,板栗有很多的品种,形状味道不一,每个品种适宜不同的土壤,但是因为板栗的适应性比较强。所以,一般我们选择板栗品种的时候都是选择市场上价格比较高的品种,这样比较好卖,收益也较高。一般收购的板栗,个头大,而且外表呈现黑色的价格较高,而那些发黄的板栗即使个头再大,价格也上不去。板栗在种植的时候一般都是用小板栗种植,长到两年的时候,进行嫁接,嫁接的时候再选择品种。可以到当地的其他农户家里,看哪一棵树上的板栗结的好,就取一些树枝,插在土里,培养半年,在进行嫁接,这样就能够比较方便的找到自己想要的品种。
板栗树不喜欢太潮湿的土壤,一般板栗都是长在山上,山上的土壤比较透气,而且一般的山地都是沙土地。板栗树喜欢透气的地方,一般同样的树,在山坳处的就不如在山凸处的长得好。当然,土层厚一些的话,板栗树会结的好些。但是即使在土壤比较贫瘠的地方,只要多加管理,同样会长出比较饱满的板栗来。
一、板栗树种植几年结果子
嫁接的板栗树2~3年便开始结果。实生板栗树5~8年结果,经过20年左右板栗树进入结果盛期。
二、板栗树种植技术
1.板栗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板栗是我国栽培最早的经济林木之一,较喜光照,在土壤PH4.5--7.5内,年均温l0度以上,生长期均温16—20度,冬季最低气温零下25度内均可栽培。板栗适应性强,分布广,栽培容易,产量高,山地、沙滩等均可经济栽培。
2.栽培品种选择
毛板红、九家种、浅刺大板栗、处曙红等
3.培育壮苗
种子处理:板栗种子怕干、怕热、怕冻,种子粒选后,用磷化铝熏杀虫,用100倍甲基托布津液杀菌,种子处理后,用清洁湿润的河沙层积贮藏。
播种:3月上旬--4月上旬,按行距一尺,株距五、六寸点播,要求当年实生苗茎粗0.8厘米以上,苗高1米以上,根系发达,每亩育苗一万株。
适时嫁接:板栗枝条内有大量的单宁物质,嫁接不容易成活,所以要选择好时期,注意嫁接方法,以提高成活率。秋季8--10月,适宜芽接。春季在发芽前20天,树液尚未充分流通前可进行劈接、切接。而采用皮下接,应当在新稍展叶,树液充分流动之后,大约砧木萌发新稍20天后进行嫁接。接穗要在萌发前及早采回,用沙贮藏于阴晾的低温保管,有条件也可利用冷冻室贮藏。
4.栽植密度时间
攀西地区以秋植为主,有水源灌溉条件的地区可以春植。 平缓坡地可全面整地,坡地要修筑成水平梯地,坡度大的采取鱼鳞坑整地。栽植密度,一般成片造林为每亩栽22--33株,株行距为5x6米至4x5米。栽植前要施基肥,选用2--3年生、根系完整的大苗,栽时根颈露于地面,不要栽得过深。栽后灌水,再覆土封窝。
三、板栗管理办法
栗林管理主要是抓好水土保持、水肥管理和修枝整形。在板栗树盘挖一米深的沟,深施有机肥,板栗生长期内,应于2~3月份,6~7月份和8~9月份中耕除草,促进生长结果,“春创树、夏创花、秋季创地栗个大”。结合中耕创地施用速效氮肥2~3次。板栗空苞,是缺硼所致,可采取在秋冬环状施肥时施入硼砂0.5公斤,或是在花期喷施0.2%尿素、0.2%的硼酸进行根外追肥。
1、板栗整形
整形修剪时期一般在冬季,树形主要有自然开心形、变则主干形、主干疏散分层形。一般多采用主干疏散分层形,能使树冠疏散,透气透光良好,有利于树体生长和结实。整形时,定干高度0.8米左右,主干枝继续延长,作中央领导枝,选三个角度为60度的壮枝作为第一层主枝,保持30厘米的层内距。随中央领导枝的生长,在距第一层主枝向上1米外选二个和第一层错开的分枝作第二层主枝,在距第二层主枝向上0.6米左右外选1--2个分枝作第三层主枝封顶。同时,在主枝上选留侧枝,第一层每一根主枝上各留3个,第二层各留2--3个,第三层各留1--2个。侧枝要上下交错,避免重叠。
2、板栗修剪
由于栗树枝梢顶部几个芽的发育比较充实饱满,节间短,又有顶端生长优势,所以容易发生三叉枝、四叉枝或轮生枝。整形时,应对这类枝及早抹芽疏枝,防止竞争枝的发生。对生长过旺的枝梢,夏季要及时摘心,或冬季于饱满芽以下短截,削弱其生长势,促使分枝以加速树冠的形成。对一般枝梢可不短截,利用顶芽枝向外延伸扩大树冠。定植后的前三年主要是完成整形。修剪宜轻,选留主枝、副主枝的同时,对其它非骨干枝,在不影响骨干枝生长的原则下,需保留,适当多留辅养枝。对扰乱树形,影响骨干枝生长者,予以疏剪去除。幼树修剪采取休眠期修剪与生长期摘心修剪相结合。夏季当新梢长到30厘米时,留20~25厘米摘心,以后每当新梢长至30厘米时,反复摘心,促发分枝,并使树冠紧凑。冬季休眠期对主干延长枝和各主枝延长枝适当短剪,促使分枝,选留培养副主枝。对密生的轮生枝、三叉枝、四叉枝,选留中等强壮的分枝,其余疏去。连续结果2年以上的幼树,树势渐趋缓和、粗壮,结果枝比例开始下降,此时修剪应由生长季摘心为主,转向以冬季修剪为主。冬季修剪宜及时回缩更新冗长的结果枝组,疏除衰弱枝、交叉枝、病虫枝及部分强旺的顶生枝,改善内膛光照和通风条件。
3、结果树的修剪
结果母枝的留量,如果按亩栽植60株,产量400公斤,每株产量6.7公斤,以每100个坚果为1公斤,每株栗树需结栗果6.7×100=670个,则每株需留结果母枝112个。实际生产上,结果母枝留量需按当地着果率情况作调整。使栗既有足够的结果单位,又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树冠外围生长健壮的一年生枝,大多为优良结果母枝,应保留,如过密,则疏剪其中较弱的枝。生长过旺的结果母枝应在其下方另留1~2枝,培养结果母枝,既可增加产量,又分散养分缓和生长势。若母枝因连年结果而趋于衰弱时,应予回缩修剪,并在下部培养新的结果母枝代替。凡在结果母枝附近的细弱枝,应及早疏除,使养分集中供应母枝,使其转弱为强。疏除病虫枝、交叉重叠枝。对一般弱枝或雄花枝,可短截或回缩,促使剪口芽或剪口下方的枝条转化成新结果母枝。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73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