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杠杆的应用(中国的和古代的)。
1.护城河上安装使用的吊桥 2. 杠杆在中国的典型发展是秤的发明和它的广泛应用.在一根杠杆上安装吊绳作为支点,一端挂上重物,另一端挂上砝码或秤锤,就可以称量物体的重量.古代人称它“权衡”或“衡器”.“权”就是砝码或秤锤,“衡”是指秤杆.迄今为止,考古发掘的最早的秤是在长沙附近左家公山上战国时期楚墓中的天平.它是公元前四到三世纪的制品,是个等臂秤.不等臂秤可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使用了.古代中国人还发明了有两个支点的秤,俗称铢秤.使用这种秤,变动支点而不需要换秤杆就可以称量比较重的物体.这是中国人在衡器上的重大发明之一,也表明中国人在实践中完全掌握了阿基米德杠杆原理 3.桔槔也是杠杆的一种.它是古代的取水工具.作为取水工具,一般用它改变力的方向.为其他目的使用时,也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只要把桔槔的长臂端当作人施加力的一端就行.春秋战国时期,桔槔已成为农田灌溉的普通工具.
第一个发现杠杆定理到底是阿基米德还是墨子?
阿基米德是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百科式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力学家,静态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与浮力定律,“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是阿基米德杠杆原理的夸张说法.
故选B.
发现杠杆原理的人是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287 BC ~ 212 BC)是古希腊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工程师,其在杠杆原理、密度、浮力和静水压力等方面的贡献被认为是当时科学和数学的里程碑之一。他曾在其名著《杠杆论》中系统阐述了杠杆原理和相关概念,这个理论对于解决一系列物理学上的问题,特别是建筑和机械方面的问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墨子(约公元前470年 ~ 公元前390年)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和工程师,他的贡献主要在于发明了众多机械装置,例如连弩、灵臂鬼、墨子炮等,这些发明对于中国古代军事和工程的发展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关于墨子是否发现了杠杆原理并不大清楚,在古代中国的《墨经》、《洛书》中也未曾见到相关的记载。
因此,发现杠杆原理的人是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73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