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发明了什么水稻?,什么时候成功的
袁隆平院士发明(培育)了杂交水稻。袁隆平院士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以及推广,发明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培育了“两系法”杂交水稻。杂交水稻是指将2个在遗传上有差异但其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所得到的具有杂种优势的第1代杂交种即为杂交稻。
一、袁隆平发明了什么水稻
1、袁隆平院士发明了杂交水稻(与杂交水稻对应的是常规水稻)。袁隆平院士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以及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推广,发明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培育了?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2、杂交水稻是指选用2个在遗传上有差异、但二者的优良性状又可以进行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出来的具有杂种优势的第1代杂交种便为杂交水稻。
3、一般的杂交稻是指由2个遗传背景相同的不育系、恢复系进行杂交后所得到的第1代杂交种,大面积推广的杂交水稻主要是利用水稻雄性不育系作为遗传工具。
4、我国是世界上第1个成功研发、推广杂交稻的国家。杂交稻个体具有高度的杂合性,杂种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因此每年都要制种。
二、杂交稻是什么时候成功的
1、袁隆平院士于1972年成功发明杂交水稻。
2、1966年,三系杂交水稻的发现以《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我国科学院的《科学通报》上,此为袁隆平院士的第1篇重要论文。
3、为了增加试验效果,每年冬天袁隆平院士会与其助手前往海南三亚进行水稻育种,甚至在路上会将种子绑在身上利用体温育种催芽,但研究过程并不顺利,经3000次试验都未能成功。
4、1971年11月23日,袁隆平院士的助手在海南试验田发现1株野生稻雄性不育株,之后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成立杂交稻研究协作组,并由袁隆平院士领导研究。
5、1972年,杂交水稻被列为我国重点科研项目,全国性的协作攻关由此开始,30个左右的科研单位参与、上千个品种与此株野生水稻进行了上万次测交和回交转育试验。在此基础上,袁隆平院士成功选育出了不育系?二九南1号?,这也是我国第1个应用于生产的不育系水稻。
谁吃过袁隆平的水稻,他的水稻主要在哪里种植?
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缘,有一片300亩的海水稻田。3年前,袁隆平团队在大西北沙漠、黑龙江等试验基地开展海水稻试种试验,海水稻试验基地就选在喀什地区岳普湖县巴依阿瓦提乡。这里紧邻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地方,也是pH酸碱度7.8的重度盐碱土地。
令村民们难以置信的是,当年,在科研工作者和员工精心管护下,海水稻试验田迎来丰收。今年是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团队连续第三年开展种植试验,测产结果显示水稻再一次获得丰收。为袁老的科研团队点赞!
民以食为天。粮食关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近日,袁隆平团队在岳普湖县重度盐碱地试种的海水稻再获丰收,亩产达548.53公斤。消息一出,立马吸引了网友们的关注。花费大量研发成本在盐碱地种植海水稻,有何意义?一起来看看吧。
9月25日,由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团队研发的耐盐碱水稻(海水稻)在岳普湖县公开测产。经测产专家组评定,最终理论亩产结果为548.53公斤/亩。
岳普湖县紧邻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干旱少雨,90%的耕地受到盐碱化侵害,属于重度盐碱地,被视为?农业的荒漠?。三年前,袁隆平院士团队将其作为全国首批盐碱地稻作改良试验基地之一,种植了80亩海水稻。经过两年试种,产量早已超出预估的300公斤/亩。
今年,袁隆平院士团队又试种了300亩海水稻,再获丰收。遥看当初300亩白茫茫的盐碱地,如今已成一片水田,前期插好的秧苗长势喜人,预计将在10月迎来收割。
因为滩涂地和盐碱地中矿物多,所产稻米的微量元素含量比普通稻米丰富,尤其是蛋白质、氨基酸等含量很高,所以海水稻不仅口感不差,还很香。
听到这一喜讯,网友们喜不自胜,纷纷赞叹袁老是国之栋梁: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袁老他们要放着合适的土地不种花费大量的研发成本在盐碱地上种植水稻?这背后的意义,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远。
一则,有利于提高粮食总产、保证口粮安全。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破坏,中国目前耕地面积仅为18亿亩,占全世界现有耕地面积7%左右,却需要养活占全世界20%多的人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我国有15亿亩盐碱地,约有3亿亩具备改造为农田的潜力,通过推广种植海水稻可让亿亩荒滩变粮仓。袁老认为,如果中国能发展1亿亩盐碱地种植水稻,亩产达300公斤,可增加总产300亿公斤。这样一来,即便是遇到洪涝、地震,甚至是突发性疾病,我们也不用担心没有粮食吃。
二则,有利于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盐碱地大多分布于贫困地区,在这里发展水稻种植技术,有助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现粮食增产增收,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
三则,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盐碱程度,保护生态环境。
盐碱地的土壤往往非常贫瘠,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水稻生长期间的水环境可对滩涂和盐碱地的可溶性盐碱起到淋溶降盐作用。
水稻自身也具备降低盐分的生物作用。海水稻在盐碱地一年长一茬,收割海水稻后土地盐碱情况会得到改善,可继续种植其他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
此外,水稻秸秆还田还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土壤、改良盐碱地的一项有效措施。
哈喽,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精彩资讯分享给你。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袁隆平培育水稻的地方在哪里,现在主要培育什么品种?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说一下。
新型杂交水稻
一、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是袁隆平培育出的高产杂交水稻品种,是由普通稻与在海南发现的野生稻杂交,获取了杂种优势,培育出的水稻品种。
杂交水稻的由来是因为袁隆平认识到:遗传学家孟德尔、摩尔根及其追随者们提出的基因分离、自由组合和连锁互换等规律对作物育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于是,袁隆平跳出了无性杂交学说圈,开始进行水稻的有性杂交试验。
海南野生稻的基因不同于普通稻,经过杂交和基因重组,使后代获得杂种优势,是利用了人工培育水稻与野生稻之间基因差异,使袁隆平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袁隆平研究水稻是对科学探索的热爱,喜欢钻研就像其他好多科学家一样兴趣使然,随着研究的深入使他认识到高产量水稻对中国和世界的重要性,于是更加的努力研究这样科研研究。
海南野生稻的基因不同于普通稻,经过杂交和基因重组,使后代获得杂种优势,是利用了人工培育水稻与野生稻之间基因差异,使袁隆平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袁隆平研究水稻是对科学探索的热爱,喜欢钻研就像其他好多科学家一样兴趣使然,随着研究的深入使他认识到高产量水稻对中国和世界的重要性,于是更加的努力研究这样科研研究。
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对人类有什么贡献?
1.创新,是中国杂交水稻第一人;2.时刻关心人民,他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
3.淡泊名利,如果他申请专利的话,或许他现在是中国最富有的人,可是他却把专利无私的贡献给国家;?
4.对艺术的追求,他擅长小提琴,平时喜欢广博群书; 5.简朴,即使已经成为百万富翁,他的生活依旧简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73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