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毒农药也不可过多使用,如何正确使用低毒农药?
目前,很多农民都有低毒农药是高效农药的误区农药不是按杯量的,而是凭感觉,甚至三、四种农药混在一起,以为防治效果一定很好。众所周知,这种药法增加了生产成本,不能达到预防和控制的效果。还有一些农民,对农药的安全性不了解,认为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可以多喷洒,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盲目性,什么时候用药,选择什么药物,农药安全间隔不明确。
低毒农药的种类虽然众多,但其抗性却各不相同。例如,杀虫剂中的除草醚、氯菊酯、苯醚甲环唑等都是不抗性的杀虫剂,对生物菌剂有很大的抗性;杀菌剂中的多菌灵、甲氧基苯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是不抗性的杀菌剂,对微生物剂有抗菌作用;扑草净、辛硫磷等是除草剂,可以对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等有较大的抗性。
由此可见,有害生物对农药是有抗性的。如果是同种类的农药,如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杀鼠剂等,那么,对其抗性的大小一般是由有害生物所具有的病原菌数量决定的。有害生物对农药的抗性与病原菌的种类、数量、分布等因素密切相关。
我们要改良土壤、保持土壤结构。改良土壤是在原来土壤质地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肥力,以提高农产品的产出量,降低化学药品对环境的污染。增强土壤肥力,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增加土壤中矿质养分及有益微生物的数量,降低土壤的通透性,减少土壤中有害物质的堆积和沉淀,从而有效地减少土壤酸化的危害。改良土壤的措施主要有耕作制度、深翻改土、高效节水灌溉、农艺措施等。本期内容到此结束,感谢大家对文章的阅读,可以关注小编哦。
如何限度控制农药残留,有哪些步骤?
1、导致手颤抖的农药主要是有机磷农药和有机氮农药,现在这类农药已经非常少,像乐果啦,毒死蜱啦,克百威啦(这个农药毒性比较大,而且仍然难以找到好的替代品,应当注意)等等,杀虫剂居多,可以选择用除虫菊酯之类的低毒杀虫剂来替代。
2、使用农药应按照说明严格控制用量,目前中国农药过度使用很大原因是农民使用过程中未追求更好的那一丁点药效而翻倍甚至翻几倍使用,导致病害抗药性迅速增强,用量随之也更多,所以在更换一种农药后,尽量按照说明用量用,因为你多打那么多药,其实防效也强不了多少,并不值得。
3、喷药的时候注意风向,注意喷洒的高度,穿衣方面,能做防护的尽量做好防护。
4、打药之后,做好清洗工作,清洗喷药器具是造成很多农民接触农药的方式,一方面,清洗时,残留在器具上的农药容易直接接触人体,另一方面,洗完器具的水经常得不到适当的处理,都会造成农药被摄入人体。
?要依据农药的性质、病虫草害的发生、发展规律,辨证施药,力求以最低用量达到最大防治效果。在合理使用药物时,一般要注意以下问题:对症用药,掌握关键时期的用药和最有效的施药方法;注意用药的浓0度和用量,掌握正确的用药剂量;改善农药的性质,如加入表面活性剂,提高药液的粘附性;
?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农业法律法规,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毒性高、残留农药不能用于果树、蔬菜、中药材、烟草等作物;禁止使用农药毒杀鱼、虾、青蛙、有益鸟兽等,施药要在安全间隔期内进行。受农药污染严重的地区,一定时期内不栽种易吸收农药的作物,可种植抗病作物、抗虫性新品种,减少农药用量。大力发展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合理轮作、倒茬作物。积极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禁止使用淘汰品种。
收获和使用栽培作物不得在安全间隔期内使用。由于不同药剂的分解消解速度不同,作物的生长趋势和季节也不同,因此具有不同的安全间隔期,在收获时和最后喷药的时间对农作物、蔬菜表面残留的农药可进行去污处理。例如通过暴晒、清洗等方法,也可以减少或消除农药残留的污染。要依据农药的性质、病虫草害的发生、发展规律,辨证地使用农药,力求以最低用量达到最大的防治效果。一般性应注意:根据病虫草害发生的特点,选择最有效的农药产品,对症用药;抓住病虫草害发生的最关键时期和薄弱环节,适时使用农药;严格掌握用药量,按照农药标签规定的用量。 ?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75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