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豌豆如何栽培
菜豌豆又名荷兰豆,属豆科,主要食用嫩荚,是一种高档细菜。它含有对人体需要的16种氨基酸、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菜豌豆是直根系作物,根系能固氮,入土深,须根多。茎为近方形,柔弱、中空、半直立,分枝力强,可以缠绕支架向上生长。叶是羽状复叶,互生,绿色,有腊粉。有小叶1至3对,顶生小叶变成卷须,可攀援支架。花有白色、粉红色,蝶形花,自花授粉。荚果深绿或淡绿色,扁平或园形,种子皱缩或光滑。
菜豌豆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3—5℃,适温18—22℃;出苗后幼苗期适温14—22℃,能忍耐零下4—5℃的低温。开花结荚需要良好的光照和温暖气候,适温15—20℃,不耐霜冻和高温。菜豌豆虽为长日照作物,但多数品种在短日照条件下能开花结荚。在我省温凉地区春夏秋冬均能生长,但以秋、冬播种病虫害发生较轻,产量高。菜豌豆在整个生长期都要求湿润的土壤和空气条件,特别在开化结荚期不能受旱,适宜空气湿度60—90%,低于60%,生长受抑制,花芮脱落,产量减少,品质降低。一般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PH值5.5—7。其种植栽培技术为:
一、选地:菜豌豆最适宜有机质丰富、土壤耕作层深厚、疏松、肥沃、团粒结构良好、微酸性或中性土壤。因此种植菜豌豆应选择符合上述条件而且灌溉条件好、地下水位低,排灌良好的田块,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当土壤积水或排水不良时,根系呼吸困难,根机能衰弱而引起腐烂,倒致地上部分枯黄死亡。
二、整地:烟后菜豌豆在烟叶采收结束后,清除杂草,顺烟墒开浅沟播种盖上营养土或将墒面土耙细整平,开浅沟播种盖土。稻后菜豌豆,在水稻收获后,开沟分墒排水,然后细碎墒面土壤,顺墒中央开浅沟播种,再盖上0.5公分厚的营养土。
三、选用优良品种:
1、食荚型:大荚豆选用食荚1号、改良大菜豌豆1号或食荚8号。小荚豆选用台中11号、13号或中荚603、604;甜脆豆选用“奇珍76、爽密338或翠珠等。
2、食粒型:选用中豌4号、5号、6号和珍珠绿,食粒型多为山地种植。
菜豌豆种子要在证照齐全、信誉好和已经使用过而且效果较好的门市购买。购买包衣、包装种,不要购买散装种,购买时索要销售凭证。
四、播种:
1、播种期:澄江坝区可常年播种,周年上市。但花期应避开12月下旬至1月中旬的低温霜冻。春播宜在4月上、中旬,烟后菜豌豆最适播种期为8月20日到9月中旬,稻后菜豌豆为9月20日至10月5日。
2、播种密度及方法:种植密度要根据株高、株型紧凑度、土壤肥力、施肥管理水平而定。植株高大适当稀植,植株矮小适当密植;株型松散宜稀,紧凑宜密;土壤肥力好的宜稀,肥力差的宜密;管理水平高的宜稀,管理水平低的适当密植。播种方法采用直条播,即在墒面中央开4—5公分深、10—15公分宽的浅沟,株距2—3公分,播种后盖营养土0.5公分,亩用种量4—6公斤。
五、施肥:菜豌豆施肥的总体原则是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以根部施肥为主,根外施肥为辅;追肥要根据植株长势轻施勤施。
1、底肥:播种前亩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0.5—1吨,与播种沟土壤拌匀。
2、种肥:播种时亩用普钙10公斤。复合肥5—6公斤作种肥。如烤烟田套种菜豌豆的不宜施用底肥和种肥,以免烟叶回青。
3、提苗肥:可使用碳铵、尿素和各种复合(混)肥。幼苗期:出苗后7—10天进行第一次追肥,亩尿素4—5公斤兑水浇施;15—20天进行第二次追肥,亩用复合(混)肥6—8公斤兑水浇施,以后每隔7—10天进行一次,每亩可用尿素10公斤或复合肥15公斤兑水浇施促苗株肥壮。
4、花荚肥:7—10天浇施一次,每亩次用尿素10公斤,硫酸钾8公斤或磷酸二铵、复合肥20—25公斤兑水浇施。
5、叶面肥:花期选择晴天10—15天一次,每亩次用磷酸二氢钾0.15—0.2公斤和硼砂0.1公斤兑水60—70公斤喷雾,喷施2—3次。植物生长调节剂:苗期用植物动力2003、云大120,花荚期选用花芮宝、植物黄金、绿箭等按标示方法喷施2—3次。
六、灌水:菜豌豆整个生育期间只有苗期稍耐旱,开花结荚期需要水份较多,干旱易倒致落花落荚;但也不耐涝,长时间积水过多或大水淹没墒面又会因土壤缺氧而枯萎死亡。苗期只要能满足种子出苗,早晨或傍晚叶片不萎蔫不需浇水,如需浇水以挑浇为主,适宜控水有利于土壤氧气供应,促进根系下扎,形成壮苗。开花结荚期是菜豌豆需水较多的时期,干旱不下雨要及时灌溉,将水放入菜豌豆田的沟中,以半沟为宜,然后用瓢浇菜豌豆根部,浇透为宜,并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切忌大水猛灌,淹没墒面和沟中长时间积水。
七、田间管理:
1、补苗:播种5—6天后,根据出苗情况,及时查漏补缺,移密补稀。将过多的小苗取出带土进行移栽,确保苗齐苗匀。缺苗多的要及时补种。
2、中耕除草:幼苗3—4叶时中耕培土一次,同时清除杂草,有利于提高土壤通透性,增加土壤温度,促进根系发育下扎。
3、搭架引苗:为便于田间管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豆荚商品率。当植株高30—40公分时立即搭架,将豌豆苗牵引上架攀爬。架高视品种而定,食荚大菜豌1号架高应在1—1.1米,可以以烟杆为支架。8号架高1.5—1.6米;小荚豆及甜脆豆架高应在2米以上。
八、病虫害防治:
坚持“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植保方针,化学防治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产无公害产品。
1、白粉病:主要危害叶、茎、荚。开始在叶片上出现病斑,叶面初见白粉状淡**斑点,然后逐步扩大呈不规则小斑,斑点之间互相连合,表面被白粉覆盖,被害叶片逐渐枯黄,然后逐步扩展到茎、荚,致使茎部枯黄,嫩荚干枯直至死亡。以7—8月的多雨季节发病,日暖夜凉多露的潮湿环境易造成病害流行。
防治方法:用百菌清600倍液、12.5%腈菌唑1000倍液、仙星8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600倍液等交替使用。
2、褐斑病:为害部位是叶、茎、荚。染病初期于叶面上产生淡褐色病斑,病斑边缘明显斑块;茎上染病,在茎杆上产生纺锤形或近椭圆形褐色病斑;豆荚上染病,病斑稍凹陷,向深度逐渐扩张危害种子。种子或病残体为初次侵染源,田间湿度大有利于此病的发生流行。
防治方法:种子处理,可用温汤浸种。用12.5%腈菌唑100克兑水60公斤在发病初期喷雾,或用炭克可湿性粉剂80—100克兑水60公斤喷雾。
3、根腐病:为害根部,根系变黑腐烂,然后整株枯死。首先根部感病,最初毛根、须根淡褐色,然后变黑,根茎部染病严重时,缢缩或凹陷变成褐色,呈“细腰”状。连作、高温、高湿情况下极易发生流行。
防治方法:(1)种子处理:可用75%百菌清每亩15克拌种或2.5%适乐时10毫升拌种2.5—3公斤后播种。(2)幼苗防治:用65%好森灵100克兑水60公斤喷雾或灌根;用敌克松或甲霜灵、甲霜灵猛锌600—800倍液浇根。
4、潜叶蝇:主要取食叶、茎、荚的叶绿素而形成白点,然后逐步形成白色食道,影响植株光合作用,严重时植株萎缩枯死。
防治方法:用1.8%阿维菌素乳油10毫升兑水60公斤或98%的巴丹原粉100克兑水60公斤,或40%潜克兑水15公斤喷雾,15—20天一次。
5、蚜虫:为害嫩茎、花梗、嫩荚,吸食汁液,使叶片卷缩,花梗扭曲影响结实。农药用10%吡虫啉8毫升或10%一遍净粉剂30克兑水60公斤喷雾。
6、地老虎,使用三通、30%辛硫磷颗粒撒施即可。
7、白土蚕、土狗:用50%辛硫磷60毫升或3%绿地丛清50毫升兑水60公斤于下午6—7点时浇根。
九、采收:
1、采收标准:掌握在豆荚充分长大,品质最好时采收。食荚品种,一般开花后15天左右,荚内种子尚不明显,荚壁微凸起,纤维少时采收。食粒品种,在荚果成熟度达到8成成熟,子粒充分鼓时采收。甜脆品种,在荚内种子大小接近干种,荚果接近园柱状,果皮色泽为嫩绿时采收。
2、采收方法:边采边放入桶中,不能紧捏在手上,避免挤压损伤豌豆和磨掉豆荚表面的蜡粉,并用光滑的工具盛装,运输途中不能颠簸,轻拿轻放。
豌豆种植技术与管理,种植多久可以采收
作为人类食品和动物饲料,豌豆现在已经是世界第四大豆类作物。那么豌豆如何种植?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豌豆的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豌豆的种植技术
一、适时播种
由于豌豆可以四季种植,菜农可根据茬口、季节等灵活掌握播期,也可根据豆荚上市的时间需求确定适宜的播种日期。根据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在长江下游地区,播种期与收获时间关系如下:
秋季遮阳网棚栽培8月上旬--8月底10月1日前
秋季露地栽培8月下旬--9月中旬10月中旬
冬季薄膜温室大棚栽培10月--翌年2月元旦
冬季露地栽培11月--翌年1月5月1日前后
春季露地栽培2月--4月5月中旬
夏季露地栽培5月上旬--5月底6月下旬
夏季遮阳网棚栽培5月中旬--6月中旬7月上旬
二、合理密植
中豌4号、6号属于矮生性品种,株高40--50cm,宜适当密植。春、夏、秋播行距为35cm,穴距10cm,每穴3粒,667平方米用种量10kg左右。冬播行距40cm,穴距15cm,每穴3粒,667平方米用种量7kg左右。
三、科学肥水管理
选择土壤肥力较好,排灌便利,光照充足的田块种植。667平方米施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30--40kg作基肥,并施一定数量的有机肥。花荚期667平方米施尿素10kg或人畜肥1000kg,以促进结荚壮粒。生长后期,根据长势也可以采用0.5%的尿素液和0.2%的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进行根外施肥。干旱时要及时浇水,尤其是在开花结荚期植株对水分特别敏感,要及时补充水分。另外,夏季栽培的豌豆更要注意水分的及时供给,这样,既可满足植株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同时也能有效地降低地表温度,促进其正常生长。
四、及时应用保护设施
1.防冻措施中豌4号、6号在苗期抗冻能力较强,但开花后抗冻能力急剧下降,并且豆荚在长粒充实阶段需要有一定的温度,因此,冬季大棚栽培豌豆要及时扣盖好塑料薄膜,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在短期强寒流来临之前,应临时突击性加盖防寒材料,使幼嫩的青豆荚免遭冻害。
2.遮阳降温措施夏季栽培由于气温高,生长快,生育期短,豆荚小而少,因此,适时加盖遮阳网,有效地减少太阳光的直射,可降低气温和地温,增加土壤湿度,促进植株个体的生长,增加产量。
五、看苗巧用化控技术
中豌系列豌豆出苗后长到7--8节(有7片羽状复叶)的时候就开花,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阶段,这时如营养生长过旺,则容易落花落荚,特别是薄膜温室大棚栽培的豌豆更容易徒长,只长蔓不结荚。因此,在7--8片复叶时,温室大棚栽培豌豆要适当控制肥水,降低棚温,以利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保证光合产物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合理分配,促进开花结荚。有徒长趋势的豌豆,用15%的多效唑1:1000倍及时喷雾控制。
六、适时采收
因生长季节及栽培方式的不同,开花后到青豆荚采摘的天数差距很大,夏季栽培由于气温高,豆荚生长速度快,开花至采收只有20d,而在冬季栽培中,开花至采收要30多天,因此,我们要根据豆荚的用途,豆荚壮粒程度灵活掌握采收日期。以食青豆粒为主的在豆荚已充分鼓起,豆粒已达70%饱满,豆荚刚要开始转色时采收。
豌豆阳台种植方法一、豌豆的育苗技术
1.应选择粒大而无病虫害的种子播种,可用食盐水选种。将40克食盐溶解在1OO毫升水中,然后将豌豆种子放人,浮在水面的丢弃,余下的种子按前文所述用热水法消毒后才可播种。
2.发芽适温1 8~22℃,不低于5℃仍可发芽。通常直播,浇透水后每穴播入2~3粒种子,覆土约3厘米,然后可在土面上洒一薄层草木灰。也可用一次性塑料杯育苗再移栽。
3.苗期生长适温14~22℃,能忍耐一4~5℃低温;稍耐旱,早、晚叶片不萎蔫则不需要浇水,发芽约1 O天可施稀薄腐熟有机肥1次。
4.发芽2周后,长出1~2对真叶时移栽定植,每盆3~5株,土中应施足够的腐熟有机肥作基肥。
二、豌豆的日常管理
1.株高30~40厘米时在盆土中插入数条竹竿,牵引豌豆苗攀爬,注意使茎叶分布均匀。
2.喜凉爽,不耐高温和霜冻,开花结果期15~20℃时最利于开花和豆荚发育;不耐旱。 曲不耐涝,要求土壤保持湿润而不积水。
3.施肥以基肥为主,应多施磷钾肥料,氮肥基本可不施。从枝叶生长旺盛期开始,每lO天左右施1次腐熟有机肥。
4.苗期生长较慢,春播时可与玉米、茄果类、瓜类等套种。
三、豌豆的采收
一般每2~3天可收1次。食豆粒的品种则在豆荚内的种于充分长大而鼓胀时再采收,此时豆荚仍为绿色。若留种或采收干豆,可等豆荚枯黄时再摘下。
1、土壤条件:想要豌豆高产就不能选择在酸性较大的土壤中种植,如果种植地酸碱度不合适,可以用草木灰或石灰来调节。2、播种:豌豆的种子一般不能直接种植,因为它的表皮比较硬,需要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才可以播种。3、中耕除草:中耕除草工作一定要做好,有较大杂草时要及时拔除,尽量不要使用农药。
一、豌豆种植技术与管理
1、土壤条件 豌豆的生产能力比其它作物要强一些,它对于土壤的需求量不高,很多种类型的土壤都可以种植,但如果想要豌豆高产就一定不能将其种植在酸性较大的土壤中,如果种植地的酸碱度不合适,可以用草木灰或石灰进行调节。豌豆不能连作在同一块种植地上,要进行4-5年的轮作才能给豌豆提供好的土壤条件,在种植之前要对土壤进行翻耕工作,翻耕时可以施入底肥肥料,肥料以农家肥为主即可,这样能为豌豆生长提供充足水分。 2、播种 豌豆的种子不能直接种植,因为它的表皮较硬,需要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才可以播种。催芽时可以将种子放到40%的盐水中选种,把一些干瘪和上浮的不合格种子清除掉,之后再进行催芽。当豌豆的幼苗露出之后,可以把它放到0-2°C的环境中让它自然生长,大约在半个月之后就可以进行播种。播种的时候一定要控制时间,科学的种植时间会关系到以后的产量,一般豌豆是在春季4-5月份播种,如果在冬季播种是10-11月份,冬季播种时一定要注意一下时间,不要播种太早避免植株受冻死亡。 3、中耕除草 豌豆的根系比较浅,对水肥的吸收能力不是很强,因此田间的杂草就会威胁到豌豆生长。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中耕除草的工作一定要做好,有较大杂草时一定要及时拔除掉,尽量不要使用农药,松土的时候要注意,一定不要伤害到植株根系。 4、肥水管理 豌豆不耐旱,如果想要提高豌豆的产量,就一定要抓住它的这个特点,在豌豆幼苗刚出芽时进行追肥,追肥时可以以一些粪尿水为主。施肥时一定要注意,尽量不要使用浓度大的肥料,避免烧伤豌豆根系,如果没有足够的粪肥,也可以使用一些复合肥。在追肥后一定要为其浇1次水,促进肥料的吸收。二、豌豆种植多久可以采收
1、豌豆的采收时间主要根据种植时间决定,长江以北地区一般是3-4月播种,7-8月收获,属春播区。长江以南一般9月底或10月初至11月播种,翌年4-5月收获,属秋播区。豌豆苗生长周期一般是5-8天,早熟种是65-75天,中熟种75-100天,晚熟种100-185天。 2、种植豌豆要注意,在生长出幼苗后,一定要对其再次进行施肥,供给营养。同时还要对病虫害进行防治,豌豆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白粉病、褐斑病、褐纹病等,虫害主要有黑潜蝇、潜叶蝇等,一定要对症下药进行防治,针对不同的病症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 3、在播种豌豆之前,至少要进行2次以上中耕除草工作,这主要是为了促进根部生长和吸收能力,避免杂草消耗养分。在未出苗时,如果遇到高温少雨的天气,要及时进行浇水,促进种子发芽。出苗后土壤湿润程度不能过高,但是如果遇到阴雨天气,就要及时做好排水工作,保持土壤的湿度适中,以免过湿过干而导致落花落果现象的发生。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77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