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竹子的栽培

选择适生品种

竹子的栽培

竹类适生或较适生气候的年平均气温12至22℃,一月平均气温5至10℃,极端最低温度-20℃;年降水量1000至20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5%至82%。而华北地区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酷热,虽然七八月降雨较多,但年平均降水量也不过500至600毫米,并不是竹子生长的理想气候条件。因此,应选择抗寒性比较强的散生竹品种,如黄槽竹、金镶玉竹、黄杆京竹、紫竹、早园竹等。上述品种不仅抗寒力强,而且在北方园林建设中有许多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科学栽种

根据竹类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

特点,栽种时应选择背风向阳的地点,如假山、楼房、山丘的阳面。

栽种点的土壤以壤土或沙壤土为最好,若土壤过于黏重或是纯沙地,要进行改土。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以有机肥料为主,每亩地大约施用4立方米左右),进行耕翻,深度不低于40厘米。

我国北方栽种的竹类多为散生竹,一般采用移竹或移鞭的方法。不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选择1至2年生长很壮、无病虫害、竹鞭鲜黄、竹芽饱满的竹鞭。移竹时也一定要带地下的竹鞭,否则难以成活。

栽种季节以春末夏初为最好。若太早会因干旱少雨,气候干燥,多风而影响成活;若栽种太晚竹子已进入速生期,伤根太多对成活也不利。若采用当地苗源,也可在多雨夏季移种,但必须带坨。

栽种的深度应根据土壤的黏重程度而定,一般在20至25厘米,若太深竹笋破土困难,若过浅竹笋出土后细而弱。根据竹鞭长度(一般40至50厘米),挖成长条穴,埋入竹鞭,覆土后踏实,浇足水。

栽种后的管理

竹子喜湿润,栽后要经常保持土壤的湿润,特别是出笋期或幼竹生长期必须及时灌水。移植栽种时,对地上植株要及时喷水,在有条件的每天9时前,下午3时后对竹叶进行喷水,也可用30%至50%的遮阳网进行遮阳。若是平坦地栽植,需在西北、北、东北三面搭防风障。

移竹栽种时,有“假死现象”,在管理不当的情况下,竹叶可部分或全部脱落。但只要枝干始终保持鲜绿色,注意保湿,均能重新发芽展叶。

加强病虫害的防治。竹蚜虫是危害竹子主要害虫之一,全年发生高峰期在北方多在8至10月份。可用50%锌硫磷、50%杀蜈松各1000倍液喷杀。另外还有白粉虱等虫害的危害,均要及时防治。竹叶煤污病是竹叶病害之一,多由竹虫所引起,在高温多湿,通风不良的情况下极易发病。防治方法除加强竹园管理,改善不良环境条件外,消灭竹蚜是防治煤污病的根本措施。

前几天刚学,给你参考参考^_^ 可不是复制的哦~

首先是选地,竹园宜选择背风向阳,灌溉方便,不积水的地方,土壤肥沃湿润,排水良好,深度在50cm以上的砂质土或砂质壤土为好。

然后要整地,一般深翻30~到40cm,打碎土块,然后耙平,清扫干净石块杂草这些杂物。然后挖穴。

移栽主要有三种方法,可以直接将母竹移来,母竹不足时可以选择移鞭,最后一种是埋节。

移母竹的方法比较容易成活,应该选择1~2年生,中等大小,生长健壮,分枝低,枝叶繁茂,鞭色鲜黄,鞭芽饱满,鞭根健全,没有病虫害的竹株。

其余两种需要费时养护,才能促进生根,而且一般人都无法判定去鞭的方向,不是很提倡。

冬季和春季是栽植竹子的好季节。

幼林的养护要点:适时灌溉,保证水分;用地面覆盖,或者种植绿肥植物,即地被草本,比如白三叶啊,酢浆草啊什么的,防止水分的流失;除草松土,适时施肥。

成林后,每5年进行一次全面额松土,去除老鞭,杂草等。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夏秋季可以施饼肥,或者将前面说的地被植物翻入土中。

竹类都喜湿忌积水,旱季要适时灌溉,雨季就要排涝。

一般人都以为要很多竹子才能形成竹园,其实竹子是靠竹鞭发成竹林的,只要一根作为母竹就好啦。栽下后要浇透水,立支撑防止被大风刮倒。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79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