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俄罗斯化肥出口暂停分析,粮食成本及价格走势变化如何?

作为粮食种植不可缺少的投入品化肥,近期在俄乌战事的影响下,俄罗斯的出口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也导致化肥的价格一路“飙升”,而且在肥料价格上涨导致粮食价格上涨明显,对于后续的粮食种植产生了一定支撑,俄罗斯肥料出口暂时停滞,也再一次点燃肥料价格的上涨。

俄罗斯化肥出口暂停分析,粮食成本及价格走势变化如何?

俄罗斯化肥出口暂停

根据相关消息称,俄罗斯相关部门已经作出调整,相关生产商也停止了肥料的出口,毕竟战事也影响了一些港口的停运,国际市场供应量减少,作为化肥产业来说,国内肥料供应一定程度上市从国际市场进口,如果某一个生产国家的供应受阻,必定会引起价格上涨,特别是俄罗斯作为肥料的重要供应大国,在市场供应方面就产生很大影响。

俄罗斯在市场重要的作用

从俄罗斯在化肥出口方面来看,主要是三个主要元素氮肥、磷肥及钾肥的重要生产国及市场出口国,毕竟俄罗斯市场资源丰富,而且也是工业大国。

据相关信息来看,俄罗斯的化肥生产量已经达到了5000万吨以上,生产量也达到了全球的13%,而且是氮肥中氨肥、尿素及钾肥的全球第二生产国,磷肥也占世界第五大国。

从世界出口方面来看,氮肥出口在14%至23%间,而钾肥占有量更是在20%以上,磷酸盐出口在10%左右。

除此之外,俄罗斯是能源大国,在石油及天然气的重要生产供应国,而且欧洲近30%以上的天然气来源于俄罗斯,而且对于氮肥的生产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俄罗斯肥料出口停滞,对于后续的影响如何?

在肥料市场供应短缺后,全球的肥料供应及价格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于全球粮食安全影响比较深,毕竟当前全球近数亿人遭受到粮食短缺的影响。

在短短不到1个月的时间化肥生产供应及价格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粮食生产导致国际粮食生产减少不少。

当前肥料加工的原料矿石价格上涨,已经燃油价格上涨,主要还是因为市场供应量减少导致,而近些年的肥料价格也是一直上涨,其中氮肥中的氨肥价格上涨高达2.2倍,尿素价格上涨1.5倍左右,磷酸二胺的价格上涨1倍左右,而钾肥的价格上涨接近2倍左右。

对于农业生产来说,肥料价格上涨导致了当前的粮食价格上涨,毕竟除了肥料外,燃油、农药及种子的价格上涨导致种植成本增加。

当前的俄罗斯化肥出口暂停,对于肥料价格支撑作用,后续的肥料价格会怎样发展,或许会维持一段时间。

毕竟肥料在种植业的比重比较大,加大了生产种植成本,农民在种植中也是产生了一定的抵触情绪。

从粮食产量来说,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养分投入,如果化肥投入量降低或不使用肥料会导致产量下降50%至60%左右,导致国际粮食安全危机。

对于我国粮食安全来说,我国粮食连续7年保持1.3万亿斤以上,连续14年丰收,小麦、玉米及大豆的产量也供应充足,化肥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来说,虽然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整体的能够满足当前的需求,但是粮食价格可能会出现一定的上涨,这也导致企业加工导致粮食加工副产品上涨。

综合以上分析,俄罗斯肥料出口受阻,给国际市场肥料价格上涨产生了一定影响,当前的也给市场粮食价格上涨产生了一定的支撑,对于后续的肥料价格变化如何?欢迎留言讨论!

在种植圈中出现了两种声音,有必要在这里讲清楚,不然农民跟着遭罪,经济效益不好,还找不到原因。

声音1: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不用除草剂、不用地膜、不用人工合成激素、不用转基因种子。这已经用道德绑架了不少农民,就像黑帮教会一样,让人们的神志不清了,最后的结果都很惨。

他的地不多,不用除草剂,人工除草,地下用羊粪有机肥多年,但化肥还是得施一点

声音2:有机肥和菌肥能治一切,绿色的才是最好的。只有用有机肥和菌肥培育出来的作物才是最好的。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在这两种思想毒害了多少农民,暂不说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物质、微生物、水分、空气 组成的,它们中间形成了一种有效的循环体统,互相制约,也互相促进,提供作物生长的营养元素,能够促进作物的生长。也不用说土壤的形态变化是由气候、工业废弃物等外界因素制约的,更不用说作物生长的营养元素不能全部土壤供给。

她的葡萄地施有机肥为主,这是她听人说的,化肥尽量不上,出现黄叶问怎么办?难道黄叶能补充营养吗?

不被骗之一:土壤直接提供给作物的营养占大多数,但现实并不是全部。

农业耕种从古至今天,大多数情况下是直接使用土壤中的营养成分,使作物生长、成熟,供给人们粮食来充饥。地球上的人类从几万到几十亿,这个过程有几万年了,而当初的农耕经济到现在的工业经济以及科技经济,农耕已经成为各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分支了,不能同日而语了。

有人讲种植作物就不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人工合成激素、转基因种子等,这本身就一种理想化的课题,适用于农业研究。在没有研究结果的前提下,是不能随意喊出来让农民来理解的,真的有误导农民之嫌呀。

我们知道,连农民朋友都清楚靠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来促进农作物生长是不够的,事实上也就是这样,土壤中的矿物质和腐植质可提供营养元素,但它的分解是需要矿物质、有机质和菌类来共同完成的,如果在理想化的情况下,这是足够的,但理想化的状态在当今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农民认同了这个思想,就是不用化肥农药,当年就减产,这个损失现在好像还没有人来承担吧。

晋北原平有个朋友做有机种植,利用山野里的植被做有机肥料,来供应作物养分,不施肥、不打药,产量一直上不来,有时候还生长不旺盛。我去他的园区看过后,提了个意见,说现在的情况是土壤中的有机质是提高得比较明显,但是总体来说养分的供应还是不够,建议在不过量的前提下施些复合肥料,这样效果会好些。结果今年他的蒲公英产量上来了,明白了所谓的6不用并不适合当今大多数种植。

蒲公英稀稀拉拉,不敢上化肥,只施有机肥,这样不适合作物生长规律

不被骗之二:土壤微生物菌和有机质相结合形成分解矿物质的作用,能增加作物可吸收的营养,但现实情况还不是全部。

就如上面那个案例,种植户认为只要施足够多的有机肥料和菌肥,就会使土壤质地变好,矿物质分解也就快些。理论上是这样的,但是同时我们看到,仅靠几年的有机质提升,是不足以改变多年形成的土壤板结状态的,也不足以使分解的养分能够支撑作物的生长的。

我们也明白土壤中的有机质是可以对矿物质进行分解的,土壤中的一些大量元素会被分解后被作物吸收。土壤有机质也可以迅速地将土壤团粒结构形成,使土壤疏松,方便于营养的释放。

但同时有机质的形成和分解,能够利于土壤中一些有机酸、维生素及一些激素的生成,这对土壤和作物都是非常有好处的,特别是对于作物根系的生长。但是这些有机质是需要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生活的,其中菌类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这些菌相互争斗着,就会在作物根系附近形成你强我弱的争斗,当一些菌形成强势的时候,就会对土壤以及作物形成为害,补充生物有益菌就非常必要了。

只有当菌群平衡,不进行你强我弱的争斗时,土壤有机质的分解才会更快更和谐,矿物质分解的速度也才会更快,也就是说生物菌的作用就是来平衡各种菌的, 同时是对有机质分解的一种促进。

同样,东北某一花揪种植户听说他也是在果园里施入了相当多的有机肥料与生物肥料,说可以不施化肥,但结果是果树病虫害不多,但是果实生长并不旺盛,认为再施肥怕把土壤给搞坏了。实际上我认为他这是进入了另一个误区,土壤中的营养成分不可能适合于任何作物的需要,在不营养不充分的情况下是可以进行肥料的补充的,也就是说生物菌肥参与分解矿物质形成营养,并不表示可以满足作物的需求。今年他适量施了一些复合肥料,果树生长健壮多了。

正常施肥生长的花揪树,不施肥料的花揪树果实会很难饱满

从上面两个方面我们了解到了,特别是一些果农,在做有机种植的时候,往往认为施用化肥就是在害土壤,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当作物需要更多的营养时,而土壤中并没有时,不去做肥料补充,难道土壤能生出营养来?

有机农产品不使用化肥农药,理论上可行,现实情况并不是这样的。一些人吹牛说只要上足够多的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料就会使土壤改过来,理论上是这样的,但是种植户可能一两年将丢失的有机质补回来吗?而且有机质分解矿物质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可能一年就分解完全吗?所以这也是一个坑,好多果树种植户被这一理论给惊吓住,看着苗不长,还是不敢去施化肥,真感觉可悲。

在当前这种土壤状况下,作物要想长得好,土壤是第一位的,把土壤中的残留化肥分解掉,必须使用足够多的有机质,而有机质的分解必须要有足够多的菌来繁殖,而菌的平衡,各司其职才是问题中心。

晋北原平农民玉米种植前都会撒农家肥,但这不能代替化肥施入

不管是做常规种植的,还是做有机种植的,站在平衡菌群、大量补充有机质的基础上,来分解更多的矿物质,这是绝对正确的。但是必须要根据作物的营养需求在土壤营养不足的前提下适量(不过量)施用化学肥料,这才是更正确的选择。任何假借有机的噱头来排斥化肥,那绝对是逆天、逆作物生长规律的,也是逆土壤分解规律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82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