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农人”带富“新农村”
新农人带富新农村
“大棚的温湿度、PH值以及喷灌等所有信息数据都会汇集到系统中,并自动调节至合适区间,实现了对种苗的智能化管理。动动手指就能遥控种菜,蔬菜成苗率和壮苗率大幅提高。”嘉祥县满硐镇乡情农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徐组长在谈到用上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蔬菜大棚时说。
满硐镇锚定“业兴、家富、村美、人和”方向,持续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鼓励支持农业合作社发展,大力招募乡村振兴合伙人,“田秀才”“土专家”活跃在田间地头,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力争以优异成绩勇当乡村振兴排头兵。
徐组长工作伊始从事山石开采、石料加工工作,积极响应嘉祥县委、县政府封山禁采号召,主动关停了正在经营的山石开采行业,谋求转产转型。徐组长看好农业发展前景的他率先“下山进地”,成立乡情农业种植合作社,搞起粮食生产和蔬菜种植。徐组长充分认识科学种植的积极作用,他积极与济宁农科院、浙江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联合培育了大蒜、小麦、大豆等新品种。
乡情农业种植合作社有高标准试验田300亩、示范田1000亩,生产的辣椒、大蒜、圆葱等农产品已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并与北京超市签订长期供货协议,“乡谊情”牌农产品进入首都市场。乡情农业种植合作社又与北京首农集团旗下的北京市裕农优质农产品种植有限公司合作,设立供应国内外市场的“三品认证”蔬菜种植基地。
在满硐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合作社现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建成2000亩小麦生产基地、600余亩绿色蔬菜种植基地,托管大豆玉米种植近3万亩,日加工粮食300余吨,通过系列的高效技术推广,带动更多农民群众依靠种植,仅高效种植一项,合作社直接收益达到300万元,给农户带来直接收益600万元,实现增收致富。
“超优千号”是袁隆平院士指导研发的第五期超级杂交稻。
2015年5月,位于海南三亚亚龙湾水稻示范基地查看第五期超级杂交稻“超优千号”平均亩产达941.79公斤。
2016年10月,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大店镇水稻基地为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超优1000”,实测亩产达到1013.8公斤。
2018年5月22日,三亚水稻国家公园的有机覆膜直播试验示范田进行测产验收,测得亩产1065.3公斤。
2019年5月11日,专家对位于三亚的水稻机械化覆膜种植示范田进行测产验收,测得“超优千号”超级杂交稻亩产887.9公斤。
自在三亚试种以来,连续几年其亩产都在不断刷新产量纪录。这一品种有望助力袁隆平最新提出的双季稻亩产3000斤目标的实现。“高产优质品种+绿色轻简栽培技术”,也会是未来水稻高产、高效的有效模式。
袁隆平超级稻实现热带地区亩产超1000公斤
记者5月10日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驻海南省三亚市海棠湾基地专家处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超优千号”超级杂交稻品种今年在三亚种植了50亩地进行高产攻关,9日,以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为首的专家组对这片攻关地进行测产验收。
在随机选取3块田进行全田机收测产后,最终成绩揭晓:平均亩产1004.83公斤。据介绍,这是热带地区首次实现超级稻大面积种植亩产超1000公斤。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超优千号
以上内容参考 新华社客户端-袁隆平超级稻实现热带地区亩产超1000公斤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83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