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超标的处理方法
1、换水。
换水、加水降低氨的浓度。这是短期快速降氨方法,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2、降碱。
把水的PH调整到弱酸性,也就是PH<7的状态下,水中有剧毒的氨会转化成无毒的铵。但这种方法也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存在PH震荡的潜在威胁,和换水一样只可做为短期快速降氨方法。另外,在氨氮中毒时切忌使用生石灰净化水质。
3、种植水草。
可以大量种植水草,水草能以吸收铵的方式来间接消耗氨,铵可以作为一种氮肥成为水草的养分。在一定的PH以及温度下,水中的氨和铵会有一定比率的转化关系,铵减少时,部分氨就会自动转化为铵,氨也就减少了。水草对铵的吸收可以降低氨的浓度,是控制氨的方法之一,因此,鱼菜共生模式也是一个有效方法。养殖户在壮草时,喜欢选择复合肥作为肥料,这样会让水草茎叶疯长,水草容易露出水面,提早开花,这时需要人工去割草头。因此,最新的技术是状根控茎叶。最新的技术是含有微量元素、生物肽等壮根因子的产品,这样才能让水草的根系发达、并能提升水草的抗逆性,尤其高温天气防止其衰老速度。氨也可以通过藻类和其他植物的吸收而流失。植物以氮作为一种营养物质用于生长,光合作用就像一块海绵一样吸收氨,所以池塘中整体植物或藻类的生长可以帮助氨的利用。当然,植物生长过多对溶解氧水平的昼夜变化有影响,会导致夜间溶解氧非常低。
4、硝化系统。
建立完善的硝化系统,培养大量的硝化细菌。这种方法是生态平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硝化菌会直接分解氨,将其最终转化为硝酸盐。只要能培养足够多的硝化菌来转化氨,氨的浓度就能长期稳定的保持在非常低的安全浓度范围内,这是普遍采用的方法。氨通过硝化的转化,在水产养殖环境中有两种主要类型的细菌,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通过两步过程有效地氧化氨。第一步是将氨转化为亚硝酸(NO2-),再转化为硝酸(NO3-)。从根本上讲,硝化是氮复合氧化的过程(氮原子失去电子并有效地转移到氧原子上)。氨浓度、温度和溶解氧浓度都会影响硝化的速度。在夏季,氨浓度通常是非常低的,硝化的速度以及处理过剩的氨的细菌类群也是很低的。在冬季,低温抑制微生物的活性。然而,在春季和秋季,氨的浓度和温度的水平有利于更高的硝化速度。在许多池塘,春季和秋季往往是亚硝酸浓度的高峰期。
5、降低投饵率。
在养殖高峰期,投饵较大,水体相关理化指标容易超标,应根据池塘情况,控制投饵量。由于过剩的饲料和鱼类的排泄是氨积累的主要罪魁祸首,因此,只投喂鱼类所需要的饲料量似乎是合理的。这不是短期的修复,而是更好的全程管理,有助于保持合理的氨水平。
6、曝气增氧。
曝气在减少总体池塘氨浓度上是无效的,因为相对于池塘而言曝气的池塘面积很小。然而,它的确增加了溶解氧水平从而减少鱼类的应激。底层淤泥厚重的池塘应避免激烈曝气,以防底部沉积物被搅动而造成氨浓度增加,在氨氮含量极危时应尽量减少底层增氧,因此,多开表层增氧机(如叶轮增氧机)搅水、曝气对减少氨氮含量大有益处。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可采用化学增氧法(增氧粉、底质改良剂)、物理增氧法(增氧机、排换水等)等方法来促进氨态氮在溶氧充足的条件下转化为硝态氮。
7、培藻调水。
定期泼洒光合细菌等生物制剂,根据水质情况,使用带乳酸菌、有机酸等产品,培养新鲜藻类,促进藻类对氨氮等有毒物质的吸收和利用。通过有益菌的大量繁殖,减少水体中的有机质及氨氮的总量。小球藻是肥水过程中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产品。但是很多养殖户购买了小球藻后在使用中的效果很难达到预期。那是为什么呢?其实,大家在一般途径购买的小球藻活藻种的数量非常少。适合小球藻生长的温度为 20~30℃,在此温度下,小球藻会快速繁殖增长死亡。整个生命周期在12天左右。因此在常温下,小球藻生命周期较短。从生产厂家到经销商再到养殖户手中整个过程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目前最新的技术是将小球藻进行超级浓缩,然后在4摄氏度冷藏保存,运输过程中冷链运输。这样,养殖户收到冷链运抵的超浓缩小球藻后,及时放入冰箱保存,使用的时候直接稀释即可,既方便又能保证效果。
我国渔业水质标准总氨氮含量应不超过0.02mg/L。
氨氮对水生物起危害作用的主要是游离氨,其毒性比铵盐大几十倍,并随碱性的增强而增大。氨氮毒性与池水的pH值及水温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pH值及水温愈高,毒性愈强,对鱼的危害类似于亚硝酸盐。
氨氮对水生物的危害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慢性氨氮中毒危害为:摄食降低,生长减慢,组织损伤,降低氧在组织间的输送。鱼类对水中氨氮比较敏感,当氨氮含量高时会导致鱼类死亡。急性氨氮中毒危害为:水生物表现亢奋、在水中丧失平衡、抽搐,严重者甚至死亡。
扩展资料
养殖水体总氨氮的控制及其处理:
投喂高蛋白质饲料、冰鲜肉类或以活鱼为食的精养鱼塘,如螃蟹池、对虾池、乌鳢池、鳜鱼池等,如果在平时养殖管理中投入较多高蛋白的饵料后,新陈代谢产物中氨氮含量过高,影响水产动物摄食生长,使其免疫力降低,极易造成寄生虫或病原微生物感染。
因此,以高蛋白质饲料、冰鲜肉类或以活鱼为食的精养塘,每隔10天~15天施用氨净或池底净1次,及时降解氨氮。
如果通过水质检测,发现池水氨氮含量严重超标时,应及时向池中施用氨净、氧宝,第3天再用肥水素、肥水宝之类泼洒1次,以增加池中活性微生物,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生长,增强水体的物质循环能力。
百度百科-氨氮
百度百科-渔业水质标准
百度百科-水产养殖业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84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