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的种类及海棠花的养殖方法
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宋代诗人苏轼曾作“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来表达自己对海棠花的喜爱之情。海棠花的种类有很多,每个种类的海棠花又各具特色,下面我们就来说说海棠花的种类及海棠花的养殖方法。
海棠花的种类
海棠花分草本、木本两类。
草本的海棠花有:四季海棠、龙翅海棠、铁十字海棠等。
木本的海棠花根据明《群芳谱》上记载的“海棠有四品,皆木本”可以得到木本的海棠有四类,分别是:贴梗海棠、西府海棠、垂丝海棠、木瓜海棠。
1.海棠花的种类:草本 四季海棠
四季海棠又名四季秋海棠、秋海棠、虎耳海棠、瓜子海棠、玻璃海棠,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四季海棠的株型圆整,姿态优美,且花团锦簇,四季开放,并稍带清香,是室内外装饰的主要花卉之一。
2.海棠花的种类:草本 龙翅海棠
龙翅海棠又名珊瑚秋海棠,
为秋海棠科多年生常绿半垂吊型的草本花卉。龙翅海棠叶色翠绿光亮,叶尖细长,叶子边缘呈细锯齿状,叶片形状像翅膀,基部略微倾斜,形状像龙身插翅。
3.海棠花的种类:草本 铁十字海棠
铁十字海棠其花小不明显,黄绿色叶面嵌有红褐色十字形斑纹, 十分秀丽,是秋海棠中较为名贵的品种。适用于宾馆、厅室、橱窗、窗台摆设点缀。
4.海棠花的种类:木本 贴梗海棠
贴梗海棠,又称皱皮木瓜,是落叶灌木。叶片呈卵形或椭圆形,花朵三五成簇,花梗短粗或近无梗,故名贴梗海棠。花色有粉红、朱红或白色三种,果实为**或黄绿色,有香味。贴梗海棠具有很强的观赏性,适合种在庭院角隅、草坪边缘、树丛周围、池畔溪旁等地。
5.海棠花的种类:木本 西府海棠
西府海棠,又名小果海棠,据说是因晋朝时生长在西府而得名,属于小乔木。叶长椭圆形,伞形总状花序,其花未开时,花蕾红艳,似胭脂点点,开后则渐变粉红,花形较大,4~7朵成簇向上,梨果球形,红色。适合种在水滨及小庭一隅。
6.海棠花的种类:木本 垂丝海棠
垂丝海棠是落叶小乔木,叶片卵形或椭圆形至长椭卵形,叶狭长,边缘呈锯齿状,叶片表面暗绿常带紫晕,花梗细长下垂,花粉红色,果倒卵形,略带紫色。其变种有:重瓣垂丝海棠花近似重瓣。
7.海棠花的种类:木本 木瓜海棠
木瓜海棠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木瓜海棠分支少,枝干直,小枝呈紫色。叶多簇生于短枝上,长椭圆形至披针形,边缘呈细锯齿状。花淡红或近白色,2~3朵簇,黄果为卵圆形。
海棠花的养殖方法
第一、生长温度,海棠花极为耐寒,所以可以承受寒冷的气候,但是也要有一个度,一般来说,海棠在零下15度也能生长的很好,完全可以放在室外,不过如果特别寒冷,比如零下三四十度,就要注意采取保护措施了。
第二、阳光,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海棠更是里面的代表,海棠喜阳,适宜在阳光充足的的环境生长,如果长期置于阴凉的地方,就会生长不良,所以一定要保持它充足的阳光。
第三、浇水,虽然海棠比较耐寒,但是并不代表它不需要水,必要的浇水是保持它健康成长的依赖,当然,浇水不要过多,最重要的是保证土壤不要积水,不然过多潮湿会导致烂根,叶子就会变得发黄。
第四、施肥,海棠的施肥一定要注意,特别是在秋季的时候,海棠会落叶,落叶后必须施大肥,保证它因此而流失的养分;春季发芽的时候,又要施一次有机肥,并且要浇一次透水。
第五、修剪,海棠花在落叶后至春芽前,需要进行一次修剪,把枯枝、弱枝以及有病虫的枝剪掉,以保持其通风透光;当然,为保证其开花旺盛,需要把长枝实行短截,使其他腋芽可获得更多营养,以减少养分消耗,在生长的期间,要及时进行摘心,保持其营养不分散。
以上的内容就是我对海棠花的种类及海棠花的养殖方法的介绍了,我们介绍的只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其实海棠花的种类还是很多的,想了解更多内容就关注我们的其他文章吧。
又要施一次有机肥,并且要浇一次透水。
第五、修剪,海棠花在落叶后至春芽前,需要进行一次修剪,把枯枝、弱枝以及有病虫的枝剪掉,以保持其通风透光;当然,为保证其开花旺盛,需要把长枝实行短截,使其他腋芽可获得更多营养,以减少养分消耗,在生长的期间,要及时进行摘心,保持其营养不分散。
以上的内容就是我对海棠花的种类及海棠花的养殖方法的介绍了,我们介绍的只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其实海棠花的种类还是很多的,想了解更多内容就关注我们的其他文章吧。
梅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自古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称颂。依栽培目的不同,梅花可分为花梅和果梅两大类。果梅常栽于果园,以收获果实为主;花梅栽于庭院或花盆中,其花色艳丽,品种丰富,主要供人观赏。
①上盆
梅花盆栽以花梅为主。盆栽梅花,在 9-10 月上盆较好。选用经过嫁接、已在实地栽培 2-3 年、根茎较粗壮的树苗上盆,这样栽后当年就能见花。为使梅花成型,一般可在株高 20-30 厘米处进行截顶,留顶端 3-4 个新芽作为主枝培养。梅花适宜在轻松肥沃的土质中生长,盆土一般用 2 份腐叶土、 2 份风化河泥或稻田泥, 6 份细沙土混合即成(也可在培养土中略掺粪干或饼肥)。上盆后要连续浇两次透水,放在阳光充足处养护。花盆以普通瓦盆较好,开花时将其移置紫砂盆内,供观赏。
②浇水
梅花对土壤水分很敏感。浇水要掌握不干不浇,浇则要透,见干浇水,忌过湿的原则。土壤含水分过多,叶片将发黄而脱落。如果发现青叶脱落,则是因为土壤过干。为了使梅花多着花蕾,当新枝长至 25 厘米左右时,应作“干旱处理”,即作短时间的停止浇水,俗称“收水”处理,使植株因缺水而叶片翘卷,枝条略呈萎蔫状,然后再浇小水“缓苗”,“小水”的水量约是通常浇水量的 6-7 成。小水连续几天后再作短时间的停水,这样反复几次,迫使新梢停止生长及二番枝的萌发,俗称“定头”。然而再慢慢“放水”,逐步恢复正常浇水。这种“收水”的目的,能控制新梢不至长得太长,同时也能使植株集中养分增加花芽生长,可达多着花蕾的效果。但应注意,由于盆土已干燥过久,应先浇小水使根部缓缓吸收,逐渐恢复生机,切不可立即大水浇灌,大水会造成大量落叶。梅花有孕蕾期间落叶会直接影响着蕾,所以要特别注意。梅花喜水,但不耐涝。春季雨水多,易使枝条旺长而使花芽减少。黄梅季节是孕育花芽的时候,盆土宜略干,此时水分过量会使枝条生长细长,甚至会产生叶黄凋落,影响着蕾开花。夏季高温宜湿,可在上午 8 时至下午 4 时左右各浇水一次。大雨后应注意侧盆倒水,防止盆内积水。秋季要逐渐减少浇水量,以保持湿润为宜,一般 1-2 天上午浇水一次即可。霜降落叶后,花芽已长大,可以隔天或隔几天浇水一次。开花和展叶期也要少浇水。
③施肥
盆栽梅花的施肥,春季除上盆和换盆时施给底肥外,可施一次浓肥(人粪 70% 、水 30% ),施后第二天必须“回水”。这次浓肥后,已能满足春季抽枝发叶,不必再施肥,特别是当芽长到 5 厘米上下时,更忌施肥,不然易使枝条发生徒长,还易引发蚜虫危害。 5 月中下旬,可施淡追肥 1-2 次(人粪 30% 、水 70% ),目的是促使形成花芽。 8 月上旬,为第二次发根期,同时为了促使花芽肥大,也可施追肥一次(人粪 30% 、水 70% )。 9 月上旬,梅花新根已较老熟,为了使花芽健壮,也可再少量追施一次磷肥。
在含蕾待放时,追施少量氮素或磷钾肥。肥料来源有:豆饼水,花生饼水(浇在盆土上),干鸡粪(撒在盆土上或埋在盆边)。
④修剪
梅花枝条宜稀忌繁,枝条过密时须及时修剪。花芽形成在当年新生的枝条上,在新枝中以短枝和中枝开花较多,长枝往往无花,因此欲使多着花,可用修剪的办法促使多生新枝。初上盆的幼株可选留强壮的枝条 2-3 枝,在 20 厘米左右处短截,其余枝条可自基部全部剪去,使在短截的枝条上长出新枝。在生长过程中若有徒长枝、纤弱枝、病害枝、重叠枝及密生枝,都应及时剪除。修剪要和整形相结合,整形根据植株生长势,保持自然形态,不求挺直壮观,而讲究横、斜、倚、曲、古、雅、苍、疏,要有诗情画意,有疏有密,疏密相间。花期过后,除主枝留 20 厘米外,其余枝条均在 3 厘米左右处剪去。开花枝在花后将枝条的上部剪去,保留基部 3-4 个叶芽,促使这些叶芽成为新梢,再形成开花枝。
⑤翻盆
盆栽梅花最好能每年翻盆换土一次,盆口直径 30 厘米以上的可两年翻盆。当花谢以后,约 3 月底至 4 月初,即可进行翻盆。翻盆时先将全株从盆中脱出,略将原土铲去一部分,结合整枝修剪,并把枯朽的老根及生长不良须根剪除,然后将根部置阳光下晒两小时左右,使其表面干燥。花盆视植株大小选用比原来略大的瓦盆。盆中添换新土,可施入适量豆饼、马掌或羊蹄壳作底肥。上好盆后,用预储于缸内的清水浇透,然后放在向阳通风、阳光充足的场所。
盆栽梅花于冬季落叶后,可移至不结冰的室内越冬。如欲促成早开花,可在预期观花前 60-70 天移入 10 ℃左右的低温温室,届时即可开花。在此期间要注意浇水,多晒太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85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