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鸭稻田宣传语是什么

生长于大自然,纯天然无公害野鸭子 ,放心鸭,散养鸭。鸭稻田宣传语是为了鼓励人们在这里放鸭子,由于鸭子在水稻田里发挥“三剑客”作用:灭虫、施肥、松土,最终实现水稻与鸭子双丰收。鸭田稻,是”水稻与鸭子“水稻种植生态农法,该项技术是广西力拓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过自我实践出有机水稻与稻间鸭相结合的种植技术。

鸭稻田宣传语是什么

皇粮碑今何在?鸭田米飘稻花香

红网时刻8月25日讯(记者 冯钧 童妙 摄影 李璐 视频 陈珉颖)“集合——集合了——”在岳阳华容县鲇鱼须镇高山村湖南吉娃米业有限公司的基地,随着村民一声吆喝,绿油油的稻田里立刻鸭鸣一片。伴着鸭子在禾苗中穿梭的声音,不一会儿一群鸭子就出现在面前。今天上午,“洞庭鱼米香,湖南好粮油”——高质量发展的湖南粮食产业“媒体三湘行”采访团又一次来到田间地头。在随风翻腾的绿油油的稻浪里,像城堡一样又高又尖的绿色鸭棚,有规律地排列在稻田里。显然,这些活蹦乱跳的鸭子是这片稻田的主人。鸭与水稻和谐共生,开启了湖南粮食生产绿色升级的成功探索。

湖南洞庭湖区自古以来就有养鸭的传统和得天独厚的条件。鸭在当地有着适宜良好的生长环境。而另一方面,洞庭湖区位于北纬30度,自古就是优质籼稻种植区,有“天下粮仓”的美誉。当稻遇到鸭,两个物种的结合,辅以恰当的控制手段,它们便开始彼此相生相长。

吉娃米业从2018年开始尝试水稻鸭养殖模式。公司负责人龚文兵原来是粮食经纪人,对于市场有着灵敏的嗅觉。稻鸭这种正好切中了消费者和市场最强需求点——绿色环保。

鸭喜欢吃昆虫以及水生动物。有数据显示,一只雏鸭一小时可以消灭86到99只害虫,这些害虫有稻飞虱、稻叶蝉、稻象甲以及福寿螺等,种类达14种以上,鸭子的这种出色捕食能力是其它天敌难以企及的。由于鸭子不间断活动,除虫灭草,吃掉水稻部分黄叶,破坏了稻瘟、白叶枯、纹枯等病菌的生长环境,有效地控制了病害寄主,提高了植株的抗病性,较好地控制了灰飞虱、黑尾叶蝉、纹枯病的发生。因此稻鸭田农药的施用量大幅减少。

鸭子的排泄物几乎全部排放到了稻田,是养分丰富的有机肥。龚文兵介绍,目前他们养殖的鸭在一个生长周期110天里,长到约3公斤可以产生约10公斤粪便,能有效补充水稻生长期间对养分的需求。鸭子在水稻间运动,具有增氧的效果。研究表明,稻田放鸭后能大幅度提高水体的溶解氧含量,比常规稻区增加88.18%到124.63%。因此稻鸭田化肥施用量也比一般农田要少得多。

稻鸭种植不仅节约了成本,更重要的是保护了生态环境,有利于发挥自然控制的作用,生态效果显著。

稻鸭种植好处多,但是真正实施起来并不简单。鸭种和稻种的选择需要经过长时间摸索,才能找到适合本地环境的最佳搭配。他们通过长期实践,选择了湖南优质的稻种和湖区优质的鸭苗,让鸭子在体型和生产周期上,与优质稻种产生最佳的组合。

吉娃米业在不断摸索中独创了网格化种植模式,把稻田用围栏隔出一个个网格,鸭子在限定的区域运动生长。这样鸭子可以充分发挥除虫和除草的本领,把农药化肥使用量降到最低。而另一方面,吃着足够的虫和杂草,每天充分地运动,鸭肉变得特别鲜美。

龚文兵算了一笔账,稻鸭共生种植收入既有稻米又有鸭,每亩收入2960元,传统的种植方式每亩收入为840元,增收2120元。

吉娃米业把直播开到了田间地头,眼见为实的绿色种植场景让稻鸭米还在田里就被预订一空。2020年第一次直播,鸭田留胚大米、吉娃贡米就销售了5000余单50余吨。市场的追捧是引导农户开展大面积种植最大的动力。2019年公司参与种植的农户仅几十名,面积仅为800多亩,2020年已有多名农户主动找到他们,预种植的农户将到2000多户。湖南“稻鸭米”的种植已经逐步在洞庭湖区推广开来

一座青灰色欧式二层小洋楼,仅从外观看,除了能感受到老建筑特有的厚重与沧桑,似乎并不起眼。如果不加说明,也许会让人误认为是旧时代某个乡绅或民族资本家在长春的老宅。但这其实是满清末代皇帝溥仪,作为伪满傀儡皇帝时的寝宫辑熙楼,也就是长春伪满皇宫内廷的核心建筑。为了和吉林电视台《天下贡米》摄制组一起拍摄其塔木池忠田的“鸭田米”放鸭过程,在飞到长春后,利用等待吉林电视台摄制组的空闲时间,顺访了这里。这到不算是假公济私,因为其塔木是大清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树立的五块仓官碑的地点之一,通俗地说其塔木就是给清廷提供“皇粮”的地方,仓官碑也就是“皇粮碑”。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说起来,其塔木的“鸭田米”都和溥仪具有“家族”渊源。

图1 长春伪满皇宫内廷核心辑熙楼。这里曾经是管理吉林、黑龙江盐务的吉黑榷运局的办公楼

只是与在整个东北境内严格圈定“皇粮”产地,并立“皇粮碑”以彰显皇权尊荣的大清祖先们相比,作为傀儡的溥仪,显然已经风光不再。不但作为内廷的核心建筑,辑熙楼不过是用吉黑榷运局的旧办公楼改建的,而且内部装饰最多也就能大抵相当于土豪、暴发户的水准,远没有了帝王的威仪和排场。如果说辑熙楼还多少带有临时性安排的性质,是日本侵略者急于让溥仪登基,以此为伪满政权披上合法的外衣,那么,日后日本侵略者为溥仪修建的皇宫建筑,也仅仅是大资本家私宅的级别——一切都将溥仪傀儡的本质暴露无疑。既然溥仪仅仅是侵略者身上的一块遮羞布,连“皇宫”都如此“私宅”化,恐怕专设的“皇粮”供应地和“皇粮碑”也就不会有存在的意义了。

图2 辑熙楼里的会客厅装潢也仅及一个土豪、暴发户的规格

虽然溥仪是否有划定产地的“皇粮”荟聚网还来不及考证,但溥仪没有吃过其塔木的鸭田米却是不争的事实。这到不是傀儡皇帝溥仪,像他的“臣民”一样,连吃大米的权利都没有,而是其塔木鸭田米种植技术的发明人——池忠田那时还没出生呢!对不起,这里和大家开了一个小玩笑,言归正传,在溥仪治下的满洲国,中国老百姓吃大米是违法的,是经济犯!那时其塔木的所有粮食,而不仅仅是大米,恐怕绝大多数都成为了另类的“皇粮”,被“皇军”掠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86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