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果园种植面积和鱼池比例多少合适

果园种植面积和鱼池比例在5:1左右。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鱼塘的走向因地制宜,最好选择东西走向,有利于鱼塘的采光,避风浪。池塘宽度保持在28-32米,长宽比在5:1左右,面积在5-6亩。这个宽度是养殖中比较适宜的宽度,便于日常的投饲管理,泼洒药物等。工程中也是常规挖掘机臂长的适宜长度,左右挖掘即可做好池埂,不需要二次挖掘,不浪费人工。

果园种植面积和鱼池比例多少合适

主要有4种方法。

1、播种

选择个大的熟果,采下后经过六七天后熟,取出种子,用水洗净,晾干后用纱布包好,然后埋在稍微湿润的砂里,贮藏1~2个月,可提高其发芽势和发芽率。

圃地最好选择比较荫蔽、客导排水、较疏松肥沃的砂质土。要施足基肥,灌足底水,畦宽1~1.2米,畦面土壤要整细、整平。

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比较适宜。播种前特种子混些沙土,每平方米播6~8克种子。上面覆盖一层4~5毫米厚的细沙土,稍加镇压。盖上稻草,浇些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种子萌发。最好在苗床上方撑一个拱形塑料薄膜棚,防御雨水冲击,减少水分蒸发,同时也能提高苗床温度,有利种子萌发出苗后及时进行遮荫、浇水、追肥、松土、除草以及间苗等。

2、嫁接

(1)接穗采集

结合冬季修剪,在猕猴桃品种贵长落叶后20天至春季萌芽前15天采集接穗。选择无病虫危害、生长充实、芽眼饱满的1年生枝为接穗,30~50枝1捆,挂牌标记后,将接穗竖立插于室内黄沙中保存。河沙湿度以手捏成团、松开即散为宜。

(2)嫁接时间和方法

高接时间为2~3月(清明前后都可以嫁接)。每隔7株留1株雄株,留成“.·.”型,每株选留2-3个主枝,主枝嫁接部位高度控制在50cm以内;嫁接方法用切接法,每个接穗留1-2个壮芽,接穗长削面为3-4cm,短削面为0.5~1.0cm,将接穗的长削面插入砧木切口中,保证砧穗接合后有一侧形成层对齐;用专用嫁接膜包扎,接穗上端、砧木和锯口用嫁接膜封闭,以利保湿,提高成活率。接后15天检查是否成活,未接活的要及时补接。

3、扦插

选择避风、排水良好、土壤质地疏松、通透性好、有一定保水能力的砂质土壤,表土15厘米内要混和适量的河沙,以促进生根。

一般在春季选择已经开花站果、无病虫害、生长健壮、表皮光滑、芽眼饱满的1年生枝条(雌、雄株枝条要分开),每裉插枝一般保留2~3节:剪去枝务顶端(离腋芽1.0~1.5厘米处的上部)的纤弱部分,切口封蜡,减少水分蒸发。插枝基部离芽约1.5厘米处用刺刀斜切,切面要求光滑。扦插前,插枝基部要用生长激素处理,以吲哚丁酸原粉和70%碳酸钾配制成1%的母液(即1克吲哚丁酸原粉加7%碳酸钾溶液至1000毫升),使用时再加水稀释到0.15%~0.3%(即用15毫升或30毫升的母液加水稀释到1500毫升或3000毫升),将枝条基部放到溶液中蘸一下即可。 1、栽植条件: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质地疏松、土层深厚、腐殖质丰富、排水良好的浅山丘陵,背风下坡、沟谷两旁或林缘空地栽植。

2、栽植密度:山地果园株行距3米×5米,亩栽30-40株;平地果园株行距5米x7米,每亩20-25株。定植穴深60厘米,宽80厘米。亩穴施堆肥或厩肥800-1050千克。春栽在2月中旬~4月上中旬,秋栽在10月中旬~11月中下旬。

3、雌雄搭配猕猴桃雌雄异株,应合理搭配,大果园可按8:1配比,小果园用6:1或5:1的比例。识别雌、雄株,在开花时就要注意观察,雄株的花朵雄蕊较多,花蕊**,具有小而退化的子房,缺柱头;而雌株的花有明显大型的子房,花柱粗,柱头有好几个,呈放射裂状。雄树上做好记号,以便日后无性繁殖。实生苗则可等到开花时用嫁接方法进行调节。

4、中华猕称猴桃为藤本果树,大树每株可挂果100千克,必须搭架支撑。搭架在落叶期间进行,强度为葡萄棚架的1.5倍。一般采用T形架式,架面宽1.5-2米,埋入地下0.8-1米,地上1.8-2.2米,架面上干线用10号铁丝,分支线用14号铁丝,架材间距4.5-5米,铁丝间距0.6-0.9米,以距地表面0.6米为限。

5、及时整枝、修剪,调节枝蔓生长T,形架式整枝,一般选留一个生长旺的蔓为主干,等长到架子高时,选2-4个分枝作为永久性的主蔓,在棚面上均匀分布。在每条主蔓上,隔40-50厘米留一条侧蔓,作为结果母枝。夏季修剪主要是剪除徒长枝或过长的营养枝的枝梢,以免消耗养分,妨碍通风透光,第1次在7月上旬进行,第2次在8月下旬,剪梢要比第1次留长一些。冬季修剪在12月到第2年1月间进行,主要是剪去开始衰老的结果枝和过于细长的枝条,使它第2年萌发强壮的新梢。还要重视除草、松土、排水、灌水等。 溃疡病

1、症状

危害枝干、新梢和叶片。感病主蔓和枝条皮层组织呈水渍状,后皮层与木质部分离腐烂,组织松软,病斑先出现在皮孔、剪口、日灼伤口等处,逐渐扩展为较大斑块,病斑的皮孔或伤口处流出大量黄褐色液体,切开皮层及髓部,均充满菌脓,感病部以上枝条很快死亡。感病较轻的植株进入秋季后,伤口可愈合,但翌春又重新溃烂发病。叶片感病时形成深褐色不规则多角形小斑,受害严重的叶片枯死脱落。

2、防治方法

(1)选育抗病、抗寒品种,增强树势;

(2)采取防冻措施,高培土,包草,涂白及用石硫合剂;

(3)当土壤含硼量低于0.3mg/kg时,在萌芽前1个月每亩撒施0.5~1.0kg硼砂,以后再在5-6月份增施一次;

(4)秋后春前用1:1:100波尔多液各喷洒一次,发病时用70%DTM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农用链霉素1000mg/L液,或硫酸铜800倍液,每隔7~10天交替喷雾一次;五是花期前后,结合提高坐果率,喷1-2次0.3%硼酸液,并利用磷、硼互补原理,注重调整园地土壤,经常处于高磷(含速效磷最好在80~100mg/kg以上)、中硼(含速效硼最好在0.3~0.5mg/kg以内)状态。

膏药病

1、症状

多发生于主蔓及侧枝上。病菌最初在受害部位产生近圆形的白色菌丝,以后扩大成全为深褐色的病斑。病斑绕茎扩展危害,呈膏药状。

2、防治方法

花期前后,喷施0.2%~0.3%硼酸液(可加0-3%~0.4%磷酸二氢钾)2-3次。重病果园,1m2均匀撒施硼砂12g,然后翻人土中,雨后供根系吸收,切忌一次多施,每年只需施硼1次,以免引起硼害。

枝枯病

1、症状

枝梢发病时,呈现紫褐色病斑,其上密生直径1~3mm的黑色突起颗粒,随之病斑迅速扩大,并深达木质部,使皮层组织成块状坏死,造成枝梢干枯死亡。病菌在被害枝梢的病组织内越冬,翌年,生长季节,开始传播危害。

2、防治方法

萌芽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2:100的波尔多液;4~5月花期前后喷0.3%硼酸液或亩施硼砂0.51kg。

根腐病

1、症状

病株根部出现红褐色至咖啡色斑块,根皮层变褐腐烂,易与木质部分离,继而整株萎蔫死亡。

2、防治方法

做好园地排水,降低土壤过高的含水量。3月下旬至6月上旬每亩均匀撒施硼砂0.51.0kg,撒后结合除草松土,翻入土中。

茎腐病

1、症状

危害幼小植株,病部包围茎基引起皮层腐烂,导致整株枯死。

2、防治方法

定期喷施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1:100波尔多液;发病后喷施甲基托布津或其他杀菌药剂。

日灼溃疡病

1、症状

主蔓及粗大枝条上出现椭圆形灰色坏死病斑,周围愈伤组织隆起,呈溃疡斑状。日灼果向阳一面形成红褐色粗糙、不规则略凹陷的斑痕,果肉软化腐烂,造成落果。

2、防治方法

以保湿与及时灌水为主,做好地面覆草保墒,避免表层浅根受旱,为叶、果提供较多水分供应。发病后喷洒甲基托布津等杀菌类药物。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89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