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冬笋的做法

  导读 冬笋,被誉为“菜中珍品”,是一种优良的保健型蔬菜,既美味可口,又营养健康。对于冬笋的做法,你知道多少?下面将为你详细介绍几款冬笋的做法!

冬笋的做法

冬笋的做法

  一、冬笋炒肉

 冬笋烧肉是大家都非常喜欢吃的一道菜,但是对于这道菜的做法,或许大家都不太清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详细地了解一下冬笋烧肉的做法吧!

 材料:冬笋300g,五花肉250g,葱,姜,八角,酱油,料酒,盐,糖

 1、冬笋剥皮切块后在开水锅里烫一下捞出

 2、锅加一勺油、3勺糖开中小火慢慢搅拌炒出糖色,糖溶化起黄泡时倒入肉煸炒,加葱姜,八角,炒肉出油加料酒,酱油煸炒上色,加开水漫过肉,开锅后改中小火熬30分钟,加笋烧至肉烂加盐,糖调味,收汤汁少许即可

二、冬笋排骨汤

 冬笋排骨汤既美味又营养,深受大家喜爱。但是有许多人都不太了解冬笋排骨汤的做法。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冬笋排骨汤的做法吧!

 材料:排骨300g、冬笋150g 、盐适量、鸡粉适量

 1、排骨要川烫过

 2、冬笋削去皮,切块

 3、锅里水煮开,放入排骨

 4、煮一下,再放入冬笋

 5、煮开,在放小火,慢慢煮一个小时

 6、汤煮成乳白色了,就放入盐、鸡粉就可以了

  干煸冬笋的做法

 干煸又称煸炒或干炒,是一种较短时间加热成菜的方法,原料经刀工处理后,投入小油量的锅中,中火热油不断翻炒,原料见油不见水汁时,加调味料和辅料继续煸炒,至原料干香滋润而成菜的烹调方法。干煸搭配冬笋,自是脆嫩兼备,咸鲜干香,回味悠长。下面来看看干煸冬笋的做法吧!

 材料:冬笋500克、肥瘦猪肉50克、芽菜50克、料酒10克、盐3克、酱油10克、白糖10克、芝麻油10克、化猪油500克。

 1、将冬笋切成厚片拍松,再切成4厘米长、0.8厘米宽的片。

 2、将肥瘦猪肉剁成绿豆大小的细粒。

 3、炒锅置火上,下化猪油烧至六成热时,下冬笋炸至浅**捞起,洋去油,锅内留油50克,下肉粒炒至散籽酥香,放入冬笋煸炒至起皱时,再烹入料酒。

 4、依次下盐、酱油、白糖,每下一样煸炒几下,最后将芽菜入锅炒出香味,放入芝麻油,炒转起锅即成。

  腐乳冬笋的'做法

 腐乳,也叫酱豆腐或豆腐乳,是著名的汉族传统酿造调味品之一。它以黄豆为主要原料,经过磨浆、制胚、前期培菌、腌制、后期发酵而成,富含蛋白质,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加上口味鲜美,风味独特,质地细腻,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钟爱,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食。那么,腐乳和冬笋又会编织出怎样的物语呢?

 腐乳冬笋是湖南省传统的汉族名菜,属于湘菜系。此菜脆爽适口,腐乳香味浓郁。下面一起来看看腐乳冬笋的做法吧!

 材料:新鲜冬笋200克,腐乳10克,盐2克,食用油少许,鸡精2克

 1、新鲜冬笋去掉外面的老皮,洗净后切成薄片。

 2、菜锅洗干净,倒入适量食用油,烧热后将腐乳汁倒入划散,等腐乳出香味后倒入冬笋,加调料翻炒,淋明油出锅即成。

 湖南菜以重口味出名,辣是首先,再者是入味。而这道腐乳冬笋脆爽适口,腐乳香味浓郁,吃后留香。

冬笋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知道冬笋的营养非常丰富,自古就有被食用的记录,那时冬笋就已经被誉为菜中的珍品。冬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能补充人体需要的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于这么一种保健型蔬菜,你又了解多少?下面一起来看看冬笋的功效与作用!

 1、开胃健脾。冬笋含有一种白色的含氮物质,这构成了冬笋独有的清香,并具有开胃、促进消化、增强食欲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胃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病症。

 2、宽胸利膈、通肠排便。冬笋甘寒通利,其所含有的植物纤维可以增加肠道水分的贮留量,促进胃肠蠕动,降低肠内压力,减少粪便粘度,使粪便变软利排出,可用于治疗便秘,预防肠癌。此外,它的高含量纤维素可以减少人体对脂肪的吸收,减少与高血脂有关疾病的发病率。

 3、开膈消痰。冬笋具有低糖、低脂的特点,其富含植物纤维,可降低体内多余脂肪,在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症方面也大有裨益。同时还对消化道癌肿及乳腺癌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4、增强机体免疫力。冬笋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这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冬笋的食用禁忌

 凡事多注意,方能趋利避害。冬笋也是如此。要想将冬笋的益处发挥至极致,就应该科学地食用冬笋。下面一起来看看冬笋的食用禁忌吧!

 1、冬笋既可生炒,又可炖汤,鲜美爽脆。其食用时最好先用清水煮滚,再放至冷水泡浸半天,如此便可去掉苦涩味,味道更佳。

 2、炒冬笋的时候要注意油温不要太热了,否则不能使冬笋里熟外白。

 3、一般而言,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冬笋。冬笋对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等患者具有一定的食疗作用。但儿童、尿路结石者、肾炎患者不宜多食。

 4、冬笋性寒,老人、体弱多病者、婴幼儿、女性月经期不适宜食用。

 5、冬笋含有草酸,容易和钙结合成草酸钙,所以吃前一定要拿淡盐水煮5—10分钟,以去除大部分草酸和涩味。

全垦深翻,施基肥;全垦的目的是要疏松土壤,改良土壤物理性状,促进土壤有机质和矿物质的分解,改善土壤肥力条件。

在全垦深翻的同时,挖除竹林内的“三头”(石头,竹蔸头,树桩头)和老竹鞭,创造有利于鞭根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深翻深度30~40cm,注意避免损伤幼壮竹鞭的鞭芽和鞭根。深翻时间以冬季12月~翌年1月,结合挖冬笋进行较好b这时竹林行鞭结束,地上、地下部分均处于休眠状态,鞭根损害较少;或者在笋一功竹高生长停止,而鞭梢又尚未大量生长前的6月中旬进行也可以。

笋用林一般留母竹较少,林内阳光充足,容易滋生杂草。为防止林地水分和养分的消耗.必须及时除尽杂草。除草松土可结合进行,使土壤疏松透气,减少行粮阻力,有利于鞭根生长和发笋。每年夏秋(6~9月)季节,气温高,湿度大,杂草生长快,应进行1~2次,深度10~15cm。要求除尽草根,不损伤竹鞭和笋芽3把杂草翻埋上中,腐烂当肥料。

在深翻基础上再施基肥,基肥以人粪尿,猪、牛栏厩肥,菜饼等有机肥为最好。一般每1,000m2竹林中施人人粪尿或猪、牛栏厩肥4,000~5,000kg,菜饼400~500kg。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割青草进行“埋青”,每1,000m2“埋青”6,000~10,000kg。“埋青”后再盖8~10cm厚的土,称“扛土埋青”。这对培养竹林和培养大笋很有好处。施肥深度150~25cm,先开沟后施肥,施后覆土。

留好母竹,合理砍伐:笋用竹林与材用竹林一样,为获得高额的竹笋产量,除了有一个良好的生长条件外,还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竹林结构。竹笋在生长发育时期,主要靠母竹供给养分。因此,母竹的数量和年龄直接影响到发笋的数量和质量(表)。

据研究一般笋用毛竹林的立竹数,每1,000m‘保留母竹250~300株为宜,母竹年龄为6年(3度)。竹龄组成:l~2度竹各占35%,3度竹占30%。

根据日本野中重之教授的研究报告认为,毛竹笋用林母竹立竹数,以每1,000m2竹株留130~200株为宜.留竹时间以竹林出笋最盛期前10天开始出土的,竹笋留为母竹最好。母竹年龄l~5年生为好。

选留母竹应以中、后期出土的竹笋为宜,因为这个时期出笋数量多、质量好、成竹率高,可以从中均匀地选择健壮的竹笋成为母竹。如前期出笋选留母竹,消耗养分过多,影响后期出笋和产量;而后期出上的竹笋成竹率低,成竹质量差,不宜留作母竹。

笋用林的母竹砍伐更新应在冬季进行,每年砍伐量应与新竹数大致相等。在风雪危害较严重的地方,对保留的母竹需进行钩梢,一般在Ic~11月间进行。为保持竹林有一定的叶面积指数,钩梢强度要予以控制,一般钩梢后要留枝12~15盘。

及时抢笋,施好肥料:毛竹春笋一般3月中、下旬开始出土,挖春笋要遵从“初期挖笋,中期选笋留母竹,后期笋挖光”的原则。早期笋价格高,经济效益好,及时挖除早期笋,还可减少养分消耗,促使处于休眠状态但具有分生能力的笋芽萌发,达到多出笋,提高产量的目的。据研究,在不同出笋时期选留母竹,对竹笋产量有很大影响。江苏宜兴地区,谷雨留母竹比清明至谷雨留母竹增产30.7%,比清明目母竹增产373%。

毛竹的笋芽在秋季7~8月份开始萌动,这时笋体小,无食用价值,到了冬季芽体膨大成为竹笋,称为“冬笋”,可挖取食用。挖冬笋的方法有:

①全面翻土挖笋和沿鞭翻上挖笋。即选择枝叶浓密,叶色深绿色的“孕笋竹”,在其附近浅挖,找出**或棕色的壮鞭,沿鞭翻土就可以找到冬笋。

②开穴挖笋。就是在孕笋竹的周围,若地表泥块松动或开裂,脚踩后感到松软的地方,地下必有冬笋,再用锄头挖取。

夏、秋季节,部分鞭梢伸出地面,群众称大暑前露出地面的鞭为“梅鞭”,大暑前后露出地面的鞭为“伏鞭”。“梅鞭”发芽早,生长期长,鞭粗壮有力,发笋力强。而“伏鞭”生长期短,比较细弱,发笋少。因此.挖鞭笋主要是挖取大暑以后(8月份)的“伏鞭”笋。挖后填平笋穴,而大暑以前的“梅鞭”笋要以埋为主,目养新鞭,以提高来年竹笋产量。

施化肥是及时补充林地养分,提高竹笋产量的重要措施。合理增施化肥,不仅增产效果显著,而且经济效益明显。

据分析,每生产1,000kg鲜笋,约消耗土壤的氮素5~7kg,磷1~2kg,钾2~5kg,有效钾4~8kg。施肥时间,春季出笋前(2~3月)施1~2次催芽肥,秋季笋芽分化时(7月)施l~2次排芽肥。

施肥方法,先开沟或开穴,将氮、磷、钾配成(5:1:2)混合肥料,施后覆土效果最好。日本野中重之教授在研究报告中提出:毛竹笋用林每年施氮肥1次,在1月下旬~2月上旬;施磷肥2次,在5月中、下旬;施钾肥3次,在8月上旬~9月上旬;施硅肥1~2次,在3~4月和8~9月。施肥量应根据笋量而定(表)。 毛竹笋用林

采笋(割笋)

采笋过嫩,产量少;采笋过老,笋质差。一般出笋初期和末期气温较低,竹笋生长缓慢,每隔5~6天采割1次.出笋盛期气温高竹笋生长快,笋质容易老化,每隔3~4天就采割1次。总之,根据竹笋出土后的生长状况,要不断地及时地采割。

采笋时,先扒开竹笋周围的泥土,用采笋刀沿笋布上的大型芽(笋目)采割。因为如水肥条件充足,割笋后必须用细上覆盖好已割的笋蔸,还可以继续发育成笋。

夏、秋季节,温度高,湿度大,各种杂草滋生快,在这期间,结合割笋后的覆上,在竹丛的周围应进行松土和除草。

毛竹笋 丛生竹的结构包括竹丛结构和竹林结构。竹林结构是指竹林中竹丛的数量、大小、密度、分布均匀度等;竹丛结构是指一个竹丛中竹株的数量、年龄、大小、年龄、整齐度等。

麻竹笋用林的丰产结构;竹林密度服600~900丛/hm2,竹丛密度16~24株/丛,均匀度>4;丛内竹株平均胸8cm以上,整齐度>7,年龄结构1~6年生齐全,每年2~3株。

绿竹、甜竹、大头典竹和吊丝单竹等笋用林的丰产结构:竹林密度800~1000丛/hm2,竹丛密度20~24株/丛,均匀度>4;丛内竹株平均胸8cm以上,整齐度>7,年龄结构l~6年生齐全,每年2~3株。

调整竹林结构的方法是采伐和割笋。每年夏季出笋中期,每竹丛选留2~3株竹笋,使它生长成竹补充竹丛。每年冬季,要采伐6年生以上的老竹、病虫害竹。

防治病虫害:笋期害虫有一字竹象虫和长足大象虫;竹秆、枝有蚜虫和以壳虫,黑霉病等;竹叶有竹蝗、竹螟等。

毛竹“四季笋”的培育

毛竹既产春笋,又产冬笋,夏、秋季节还产鞭笋。而冬笋、鞭笋味道鲜美,是鲜笋淡季的名贵蔬菜。如何获取鞭、冬笋的高产,是毛竹笋用林经营的重要问题。浙江余姚市村民邵坤维承包的520m2毛竹笋用山,1986年冬季共挖冬笋309.8kg,折每1,000m2产笋595.8kg。荧明乡专业户罗炳炎,1981年承包了1,407m2的毛竹笋用山,当时每1,000m2竹林年产竹笋450kg,1985年产笋2897.3kg,为1981年的5.4倍。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1.留笋养竹:提高竹林密度:这块竹林原来每1,000m2仅有立竹106株,到1985年立竹达204株,其中,当年留养新竹98株,由于增加了立竹数,而且青、壮龄分比例大,故提高了竹笋产量。

2.深翻培土:大年深翻2次,l次在春节前,结合挖冬笋进行;1次在6月中旬。小年深翻时挖去竹蔸和老竹鞭,拣净石块,并在竹株低洼处用土填平,以防积水烂鞭,同时每年从林外取土加盖竹林,每1,000m2年施猪栏肥7,500kg。施尿素35~45kg。施肥方法,施猪栏肥结合挖鞭笋、冬笋时进行,深翻人土,施化肥诱发更多的鞭芽能发育成笋。

3.施肥:在鞭梢未旺伸前,开沟施人猪栏厩肥,诱发更多的鞭芽能发育成笋。

4.套种;每年的夏季在竹株的空隙处套种南瓜,以耕代抚。

5.合理挖掘鞭笋:横鞭(群众称“关门鞭”)要挖;“梅鞭”以埋为主,挖为辅;一伏鞭”以把为主,埋为辅。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89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