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果蔬干制方法

自制猕猴桃干

果蔬干制方法

材料:

猕猴桃5个、盐适量、白糖适量。

步骤:

1、猕猴桃去皮切片(可在淡盐水中浸泡一下)。

2、发硬的猕猴桃大多有些酸涩,可有白糖腌一下,增加甜度。

3、摆在干果机上。

4、设置干果机温度63度,时间约20小时。

● ● ●

胡萝卜干

材料:

胡萝卜1个、糖2g、橄榄油少许。

步骤:

1、胡萝卜去皮切片。

2、锅中加适量开水,放入胡萝卜片,加入少许糖。

3、煮开后煮约1分钟捞出控水,加一点点橄榄油拌均匀。

4、铺在烤网上,也可以放烤盘中,放烤盘中成形会更平整,烤网则烤的比较快一点。

5、烤箱上下火加热风循环,烤2小时左右。

● ● ●

苹果干

材料:

苹果4个、水适量。

步骤:

1、苹果洗净去核切成稍厚点的块。

2、切好放进干果机里,设定55度烘干大约需要6-7个小时。

3、烤的表层发干就可以了,但是还没完工。

4、烤干的苹果干倒进蒸笼里再用旺火蒸20分钟。

5、蒸好取出再次摆入干果机的烘干网架上继续烘干水分为止。

● ● ●

黄金地瓜干

材料:

地瓜三个(红瓤)、水适量。

步骤:

1、红薯用水清洗干净削皮切成厚度约0.3CM的薄片。

2、摆放在烤网上,依次做好。

3、放入风炉烤箱选择热风功能:120度,烤70分钟。

● ● ●

自制苦瓜干

材料:

苦瓜几根。

步骤:

1、苦瓜这种洗净,吸掉水份切去两头。

2、烤箱果干功能启动,预热。

3、苦瓜切薄片均匀的铺在烤网上面。

4、入烤箱,选择长通,三小时以上。

“聪明鲜”是什么

(全文1700字,阅读仅需5分钟)

最近网络上流传着一个偷拍的小视频,一个种植户侃侃而谈,如何让自己的柑橘变甜。

其中提到,要打“甜蜜素”,而且很多水果都需要打,包括西瓜、橘子、柚子、橙子等等。

到底她用的甜蜜素是什么?会不会有毒?以后还能吃什么水果?

食品添加剂甜蜜素

甜蜜素的学名是“环己基氨基磺酸”,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甜味剂。

它在中国、欧盟、香港等国和地区是允许使用的,但在美国、日本等国不让用。

人体无法吸收它,即使吸收也无法代谢,最终它会原封不同的排泄出去,因此安全性很高。

作为甜味剂,它广泛用于饮料、罐头、糕点等食品,但生鲜水果是不让用的。

水果怎么打甜蜜素

水果“打药”,通常有两种理解,一个是喷洒,一个是打针。

打针是不可能的,一方面是因为打针留下的针眼会成为细菌、霉菌入侵的通道,水果容易烂掉。

另一方面,打针无法保证甜蜜素在水果内均匀分布,弄不好还影响口感。

对于西瓜这样的实心水果,要将药水打进去还真不容易。

如果是喷药,似乎也不太可能。

甜蜜素是水溶性的,几乎不溶于有机溶剂,穿透水果表皮蜡质层不太容易。

更重要的是,就算喷在表面能吸收,如何确保一树果子都均匀吸收呢?

尤其是像柚子、橙子这样果皮很厚的水果,从表皮吸收并转移到果肉,这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不信你可以试试嚼一下果皮,看看果皮是不是也是甜的,保证你会失望。

此甜蜜素非彼甜蜜素

其实种植户说的“甜蜜素”极有可能不是食品添加剂的甜蜜素。

在民间,XX素、XX精是一种通俗叫法,指的是高效、强力、速效的东西。

因为能让水果变甜,所以被叫做甜蜜素,实际上它的学名是增甜剂、增甜素,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也是一种表面喷洒的叶面肥。

它是欧美发达国家首先发展起来的技术,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有农业应用。

这一类商业化的产品挺多,但成分各不相同。

常见的包括多糖或聚糖,硼、钼、锌、锰等微量元素、稀土元素(也常用于茶叶的叶面肥),硫代硫酸钠、硫酸钠、亚硫酸钠等。

这些东西本身并不是甜的,但原理基本上都是通过促进植物代谢和营养物质的合成、积累,实现增加果实产量、缩短成熟周期、改善外观品质的目的。

晚熟的水果不打增甜剂?

同样的水果品种,不打增甜剂的水果可能熟的晚一些,不过这并不等于晚熟的水果都不需要增甜。

果蔬成熟的时间可以通过人工调节,比如播种时间、使用生长调节剂等,但影响果蔬上市时间最关键的因素是品种不同。

以柑橘为例,如果大家的橘子一起成熟上市,必然会造成市场供应过剩、卖不出价。

因此人们逐渐培育出不同时间成熟的品种,通过“错峰上下班”,既可以延长柑橘的供应周期,还可以让价格相对稳定,不至于扎堆上市造成果贱伤农。

所以说晚熟的水果完全不需要打增甜剂也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为什么咱吃的水果这么甜

甜味意味着糖、能量,人类对甜味的追求深深植根于基因,这是进化过程中的动物本能。

因为大家对甜味如此喜爱,因此水果育种就向着更大、更甜这个方向不断发展。

通过一代一代农业科技人员的选育,水果才变得越来越甜,连玉米、土豆都培育出了甜味品种呢(并不是转基因)。

如果水果没有酸味就说人家有问题,农业科技人员真的要哭晕了。

不过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带酸味的水果也不是完全没有市场,有些人就喜欢有酸味的。

有个笑话很形象,说一个大姐去买橘子,问小贩“这橘子甜吗”,小贩热情的答道“甜得很,一点也不酸”,大姐一撇嘴“那算了,我喜欢吃酸的”。

真有水果用甜味剂处理

种植环节使用甜味剂(比如糖精、甜蜜素)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但在中间的流通销售环节还是有可能的,比如著名的“糖精枣”。

可惜的是,糖精水泡枣并没什么卵用,这只是商贩的障眼法罢了。糖精很难穿透致密的枣皮,因此只能让外层变甜。

枣变红也不是因为糖精,而是因为温水。

类似的,有些小摊小贩会把糖精水喷在杨梅、桑葚这样的水果上增甜,也是障眼法。如果你现场尝的话,有可能比较甜,拿回家用水一洗,糖精就没了。

因此建议你少在路边流通摊贩那儿买东西,虽然也吃不出啥毛病,但上当受骗的感觉也不好呀。

农民的话别全信

最后呢,我想告诉你的是,别以为偷拍出来的视频就是真相。

别看他们说的头头是道,其实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类似黄瓜涂避孕药、无籽葡萄用避孕药这样的谣言也是出自他们。

以讹传讹怎么来的?就是因为造谣的人自己都信了。

嗯,我就默默的,看你继续装~~

聪明鲜水果保鲜技术,是一种针对果实内源乙烯的生物调控技术,它可以延缓水果贮藏、运输、一直到销售期间由于内外源乙烯造成果实后熟衰老的问题、保持果实硬度与风味直到货架期、从而带给消费者更多的美味享受。适用于冷风和气调贮藏系统的聪明鲜技术对苹果、梨、猕猴桃、柿子、李子、西红柿和甜瓜类等果蔬保鲜效果出色。

聪明鲜技术作为一项水果产业的辅助技术,之所以能在国际市场取得独一无二的产业地位,因为它是中国境内唯一合法的1-甲基环丙烯果蔬贮藏保鲜技术,如此的身份背后,包含了聪明鲜技术的安全可靠、深厚经验和来自于全球水果行业的深度认可。目前,聪明鲜技术已经在山东苹果产区和陕西猕猴桃产区普遍应用,聪明鲜不但为苹果经营者的出口生意护航,也助力猕猴桃产业巩固国内高端果品市场、快速步入国际市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89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