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生态养殖业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循环经济成为了各大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畜禽养殖业发展与商业模式分析报告前瞻》综合分析了畜禽养殖业中的生态养殖模式,我们认为畜禽养殖业中的生态养殖能够较好的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且经济效益相对较高,因此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生态养殖业的发展趋势

生态养殖是指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

生态养殖以一种或少数的几种畜禽养殖为中心,同时配置其他相关产业,如种植业、园艺花卉、肥料业或其他养殖业来实现无污染排放,把资源的循化利用与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生态循环养殖系统内部以“食物链”的形式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循环与能量的流动和转化,以保证系统内各个环节上生物群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正常进行。系统内的各个环节紧密联系,上游环节出现波动将会导致下游环节的难以控制,甚至是失去原来的平衡。

目前,典型的畜禽生态养殖模式可分为三大类,即初级模式、中级模式和高级模式。

其中初级模式主要是以养殖鸡、猪等畜禽为核心,产生的粪便经过特殊微生物发酵后再用来养殖蝇蛆和蚯蚓,再把养殖好的蝇蛆和蚯蚓用来饲喂畜禽。饲养蝇蛆和蚯蚓的废弃物用来种植粮食和蔬菜,这些蔬菜和粮食可以用来出售,也可以继续用来饲养畜禽。

再中级模式中,畜禽养殖所排放的粪便用来养殖蝇蛆,养殖蝇蛆后的粪便饲养蚯蚓,养殖蚯蚓后的粪便种植粮食蔬菜,生产出的粮食和蔬菜可以继续饲喂畜禽。蝇蛆和蚯蚓可以用来养鱼和饲喂畜禽。微生物可以用来发酵粪便去除病原微生物和粪臭,也可以净化畜禽舍和鱼塘的环境和水质,还可以用来发酵由粪便转化来的肥料。

而高级模式是在中级模式的基础上加入了大规模养殖场、果园生产、桑园生产、养蚕、沼气池发酵、特种水产养殖、农村生活垃圾以及人粪处理、绿色蔬菜生产等环节,更能高效地处理人畜粪便,并将发酵后的粪便多次利用,能生产出种类更多的副产品。

在单一畜禽养殖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上述生态养殖模式进行生态循环养殖,而在多种畜禽养殖的情况下,可以将上述不同畜禽的生态养殖模式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请简述现代畜牧业发展有哪些新的趋势

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国内水产品消费量大幅增长,市场需求持续提升,给水产品加工行业带来广阔前景。我国水产品加工企业也在不断提高技术,显示出了空前活力和巨大发展潜力。

据发布的《中国水产品加工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分析,水产品加工行业将呈现以下趋势。其一,水产品质量安全要求日益严格,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食品安全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对水产品加工行业同样如此,部分质量控制不严的企业或逐步淘汰。

其二,水产品精深加工潜力得以释放,副产品开发利用逐渐发展。推出高附加值产品,通过对水产品的精深加工,进一步开发副产品,是提升盈利能力的主要手段,也是我国水产品加工企业未来发展方向。

其三,持续提升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包括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相结合的新技术,以及超高压技术、栅栏技术等,来研制更多新产品,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

1.动物农业快速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与食物消费的实践经验,随着人口增长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动物蛋白的需求量持续增加,植物性食物的消费在下降,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将不断提高。我国人均口粮消费量由1978年的225公斤下降到2009年139 公斤,人均肉类消费量由1.2公斤上升到26.6公斤。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有1978的15%左右提高到2009年的31% ,但还仍低于世界畜牧业占农业的比重(约为40%),在消费结构变迁的引导下,动物性农业快速发展仍然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2.畜牧业规模化养殖趋势不可逆转

规模化养殖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也是畜牧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从国外畜牧业发展的经验看,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都十分注重推进畜禽养殖的规模化和工厂化。美国畜牧业以大规模工厂化畜禽养殖为主,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畜禽养殖规模快速提高。以奶牛规模为例,存栏1-49头规模的奶牛数量占全国奶牛总数的比重由1992年的20.4%下降到2007年的7.4%,而存栏1000头以上规模的比重则由1992年的9.9%上升到36.4%。日本畜牧业以适度规模为主,1991-1997年从事畜禽养殖业的农户数逐年减少,经营规模适度扩大,平均养殖规模奶牛由1991年的59.6头增加到1997年的80.8头,肉牛由72.1头增加到105.2头,猪由395.8头增加到745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规模化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同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2009年我国年出栏50头下的散养生猪的比重仍占39%,年存栏20头以下的奶牛的比重为58%。规模化饲养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3.生态绿色有机畜产品需求不断增长的趋势不可逆转

随着人们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对有机畜产品消费需求也不断增长。据统计,国外通过“有机畜牧业”生产的肉类平均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有机副产品的消费也与日俱增。美国有机牛奶快速发展,欧盟2000 年投入2.27亿欧元,专门发展“有机畜牧业”及其产品。目前,在欧洲市场有机牛奶价格比普通牛奶价格高37%。专家预测,“有机畜牧业”及其产品发展是世界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畜牧业的发展趋势。

4.畜牧业产供销一体化趋势不可逆转

从世界畜牧业发展的历程来看,各国虽然产业化形式有所不同,但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一体化结合则是一个共同的趋势。美国畜牧产业化经营的模式主要是以“公司+农户”的合同制为主。欧洲国家则主要采取“农户+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办企业”形式。日本主要采用“农户+农协+企业”模式。畜牧业产业化有利于解决农户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有利于提高畜牧业的比较效益和农民收入,是我国实现畜牧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5.低碳畜牧业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温室效益、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的全球问题困扰着人类。 200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份“畜牧业的巨大阴影:环境问题与选择”报告中指出,畜牧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8%。建立低碳社会、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共识。今后国际社会要求我国承担有约束力的减排责任压力增大,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硬约束将更趋强化,走低碳经济是必然趋势,发展低碳畜牧业也将成为我国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90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