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在夏季放松了对育肥猪的饲养管理。实际上,夏季养猪只要采取科学的防暑降温措施,育肥猪不但可以长肉,而且增重也较快。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夏季育肥猪的饲养管理,一起来看看。
夏季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1猪舍的防暑降温为了防止日光直接照在猪舍上,在高温到来之前,应该在屋顶上加铺一层遮阳网,以提高屋顶的隔热性能。温度过高时,应该对舍内地面、舍外屋顶、墙壁等地方喷洒凉水,以降低舍内温度。有条件的可以采用凉水淋浴,但要注意在给猪体冲水洗澡时不要冲洗猪的头部。
2适当降低育肥猪的饲养密度为了便于猪体散热,育肥猪的饲养密度可以适当降低,每头猪所占的面积以 1.2~1.5 m2为宜。
3饲喂适宜的饲料夏季应该给育肥猪多喂一些含维生素、矿物质丰富的青绿多汁饲料和富有轻泻性的麦麸等易消化饲料,以便降低猪只体能代谢所消耗的热量。如果育肥猪的采食量达不到要求,可以在日粮中加点香味诱食剂,以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增加育肥猪的采食量。
4圈舍清扫、消毒喂猪的食槽应该每天清洗 1次,最好每天打扫猪舍。猪舍及周围场地要定期进行药物消毒。
5保持饲料新鲜夏季饲料容易霉变和氧化,不但影响饲料的适口性,而且容易导致猪只中毒。因此,要尽可能保持夏季猪饲料的新鲜,防止霉变和氧化。
夏季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1 饲养与管理的科学调控
猪生长最适宜的温度15~21℃。圈舍温度高于25~30℃时,食欲和采食量会下降,为此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
1.1 合理投料喂料时间抓二头:即早上5.00~7.00 点、下午16.00 点以后。因为此时段天气凉爽,猪只食欲好,采食迅速。在投喂量上严格按照其不同时期生长发育要求供应,切忌过量。
1.2 夏季气温高,太阳热照强烈,饲料中的多种营养成分在仓储不善情况下容易流失。使用时应保证饲料新鲜,散装饲料不能确保料塔遮阴避光的,最好灌袋备用,以防饲料受高温影响,造成维生素等营养元素损失。
1.3 夏季高温、高湿气候容易引起饲料霉变。所以料桶、料槽的角落缝隙要定期清理。每次喂料后要及时清扫、收集散落在走道上、栏杆上的饲料,防止发霉变质饲料被误采食,引起猪群不适。
1.4 供给充足干净的饮水夏季育肥猪的饮水要比平时增加35%,故需要经常检查饮水管与饮水乳头是否堵塞,水碗保持清洁无污物。饮水器出水量控制在2L/min 以上。
1.5 适当降低育肥猪的饲养密度,以1.25~1.5m2/ 只为宜。过高的密度不利于保持猪群安静,同时也较难开展清洁卫生消毒工作。特别是遇到意外声响是,高密度猪群更容易引发?炸群?,猪群在惊恐中相互打堆、挤压,不利于育肥猪生长发育。
1.6 做好场内外的清洁卫生和防疫消毒工作。做到圈舍周边无垃圾,河道、沟渠内无漂浮物,经常清理容易滋生蚊蝇场所。场内杂物堆放整洁。严禁在生产区内饲养其他畜禽和宠物,严禁与生产无关人员随意出入养殖场。猪只进出与饲料车到场应先消毒后入场,装猪码头要及时清理消毒。
2 利用湿帘风机对育肥猪群进行防暑降温
2.1 降温原理猪体散热方式有辐射、对流、传导和蒸发四种方式。夏季气温较高,需要采用人工辅助办法降低圈舍温度,确保育肥猪正常体温下的生理代谢平衡。根据猪舍面积和存栏密度在猪舍内安装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就是当前养殖业较为普遍易行的做法。即在夏天高温季节采用纵向通风、水帘降温的降温措施,来减少高温对肉猪生长的影响。其原理:干热空气进入猪舍时,通过湿帘降温加湿,使空气冷却后进入猪舍。再通过风机排出圈舍的同时带走热量,以达到圈舍降温的目的,一般可降低圈舍温度5~8℃。
2.2 正确使用纵向通风、湿帘降温
(1) 夏季猪舍内温度达到25℃时开始使用纵向通风。随着温度的上升,根
据猪群体重大小,要调整好开启排风扇的数量。
(2) 当舍内温度达到30℃时开始使用湿帘。但要注意湿帘使用后舍内温度会迅速下降2~3℃,
要适应调整好温度与排风扇的数量,以减少温差的应激。
(3) 在使用湿帘时,为了保证纵向通风的效果,猪舍两旁的进风窗户要全部关闭,从而提高舍内外空气通过湿帘定向循环的效率,增强降温的效果。
(4) 湿帘用水要经常保持清洁,最好是带过滤系统的循环水。且建议在3d 左右要彻底清洗一次,并且定期在湿帘用水中添加中性无腐蚀的消毒药进行消毒。
(5) 做好湿帘的维护保养工作,充分发挥湿帘的作用。湿帘在破损、透风、严重漏水的情况下起不到好的降温加湿作用。
?
猪舍夏季降温的技术措施
夏季养猪若要增重快,就要采用夜间喂猪法,改变白天喂食的传统习惯。
夜间喂猪可减少猪白天活动,增加睡觉时间。
另外,晚上外界干扰少,天气比较凉爽,猪吃食后,一天能睡觉18小时以上,有利于猪的增重。
饲喂时间:饲喂可在晚7点、点,凌晨4点进行,每晚饲喂3次,白天则可在上午1O点和下午2点30分各喂一次0.5%的食盐水即可。
饲料配比:麦粉20%,玉米粉20%、麸皮26%.棉籽饼30%、鱼粉1%、贝壳粉2.7%、硫酸亚铁0.3%。
喂前最好先用清水浸泡几个小时。
饲喂数量:猪35公斤体重之前,每天吃食2公斤,饮盐水IO公斤;35~60公斤体重时,每天可喂食2.75公斤,饮盐水l0公斤;60公斤以上时,每天可喂食3.5公斤,饮盐水17.5公斤。
采用此法饲喂到90公斤体重时,猪每天可增重0.75公斤。
为防止蚊虫叮咬,晚上猪舍内可点些蚊香或挂上纱布包好的晶体敌百虫。
另外,定期给猪吃适量畜用土霉素。
每天清晨做好饲用器具的冲洗和猪舍的清扫工作,也是促使猪增重的有效措施。
夏季普遍高温,尤其在我国南方地区,气温常在3O摄氏度~35摄氏度之间,湿度常高于7O%,且持续时间较长,长达4个月。
猪是恒温动物,皮下脂肪较厚,汗腺不发达,因此,这种夏季高温高湿环境对猪的采食量、日增重、饲料利用率、母猪怀胎率和产仔率、公猪的精子质量、仔猪存活率等生产繁殖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生产实践证明,当环境温度达到3O摄氏度以上时,如不采取降温措施,各类猪群(除哺乳仔猪外)将会处于热应激状态,猪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将受到很大影响:母猪不发情,受胎率和产仔数明显降低。
分娩母猪表现出烦躁、采食量下降,泌乳量减少,失重较多。
造成仔猪初生体重较轻,增重减慢、存活率低。
种公猪交配和产精能カ下降。
肥育猪抗热极易掉膘,生长滞慢,饲料利用率和猪日增重下降,甚至中暑死亡等。
因此,在夏季高温季节,必须加强防暑降温エ作,对猪舍内环境温度进行控制,确保生猪安全越夏,提高养猪效益。
l各类猪群的温度要求
各类猪群对环境温度的要求各不相同,初生仔猪的适宜生长温度为34摄氏度~35摄氏度。
3~4周龄仔猪的适宜生长温度为3O摄氏度左右。
稍大仔猪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O摄氏度~23摄氏度。
成猪生长的适宜温度为l7摄氏度~22摄氏度。
我们可以看出,除仔猪外,其他各类猪群的适宜温度均在3O摄氏度以下,大大低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南方地区的夏季气温(3O摄氏度~35摄氏度之间),因此,为了保障夏季猪场的正常生产,必须对猪舍进行降温,而且由于各类猪群所要求的温度不同,降温方法也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猪舍的降温措施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开发了多种适合于不同猪群的降温设施,已在集约化养猪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大减轻了封闭饲养环境下夏季热应激,为规模化猪场实现全年均衡生产提供了保障。
猪舍的降温手段包括外围护结构隔热、猪舍的建筑隔热设计和畜舍降温设备。
2.l猪舍的建筑隔热设计
目前在生产实践中对猪舍建筑的隔热、防暑设计主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合理建筑猪舍的朝向和间距,将猪舍外墙用石灰水涂成白色,以提高猪舍外表面的反射能カ和热散失率,从而减少太阳热能对猪舍内和猪体的传递,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屋顶材料或采取多屋建筑构造等屋顶隔热设计,墙壁的隔热设计用空心砖代替普通粘土砖作墙体材料,可使其热阻提高4l%,而用加气混泥土块可提高6倍,采用双层墙体也会大大提高墙体的热阻值。在猪舍外围种植树_、攀缘植物或用芦苇、窗帘、屋缘等遮挡阳光直接射入猪舍。
2.2通风
夏季,对猪舍进行有效的通风可以排出猪舍内的热量,对降低舍内温度有-定的作用。目前猪舍的通风方式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自然通风是在猪舍建筑中设置合适的进出风□,利用自然风カ及温差作用将新鲜空气引入舍内,将舍内多余的热量和污浊气体排出室外。机械通风目前常采用纵向通风,将风机安装在猪舍的山墙上以便纵向通风,将舍内高温空气用风机排出而将舍外凉爽的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对猪舍通风起到较好的作用。
当外界气温显著低于猪只体温时,通风可以有效散发猪体的体热,但空气温度高于25摄氏度,通风的降温效果就明显变差,当气温达到3O摄氏度以上时,单靠通风仍不能有效降低舍内气温。所以高温时就应考虑先将空气冷却后再送入猪舍。如利用地下管道、地道等进行通风降温,舍外空气可以先进入地下管道、地道或自然洞穴,再进入猪舍,可将舍外空气降低3摄氏度~5摄氏度,舍内温湿度低于85%。为保障地道通风降温方式的效果,往往需要开挖较深的地道,多深达3~4m,并有足够长度,因此エ程量较大,-次投入也较大,接近于人エ制冷系统,但运行费用很低,如有现成的的地道如废矿井、天然洞穴等可以利用,则会大大降低-次性投入,且这种系统还可兼有冬季取暖的作用,减少猪舍内的四季温度变化。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90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