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来的苔藓怎么养
1、野外挖的苔藓我们首先要进行消毒,毕竟是野外采摘回来的,肯定是有些细菌的,为了能够让苔藓更好的生长,所以需要消毒。
2、然后把它进行保鲜处理,也可以在野外的挖一点泥土回来,如果用家里的泥土,是需要进行调配的。
3、如果是野外挖回来的苔藓干枯了,可以把干枯的苔藓碾碎,然后和泥土混合在一起进行搅拌,然后放到准备好的花盆里面。
4、其实养护野外的苔藓,要注意它的生长环境,由于苔藓不耐阴也不耐旱,所以我们在养护苔藓的时候,需要把它放到光照良好的位置,而且还要给它多喷水,让它周围的湿度增加。
5、同时充足的养分也是养护苔藓必不可少的,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没有必要给苔藓施肥,但是其实不然,不论是什么植物,都是需要充足的养分,都是需要施肥的。如果发现苔藓有虫害,要及时喷一些药剂。
苔藓该怎么养?高手告诉你
苔藓常采用营养繁殖常用以下3种方法:
穴栽:五六株栽一穴,间隔一定距离种植在平整的地面上。
片植:将苔藓一片片铺设在预先平整好的土地上,稍作镇压,适量淋水,使之与土表紧密相连。
断茎:苔藓再生力很强,将苔藓切成细段,均匀地散布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再覆上一层细土即可生长。
苔藓刚栽植时竞争能力很低,其他高等植物容易侵入,因此,刚栽植时应加强除草。
当苔藓植物密被基质表面后,杂草就几乎不能侵入。
需散射光或漫射光,忌直射强光,所以是需要在室内或者是背光面种植。
苔藓植物对空气湿度要求较严格,在管理中要采用一些喷灌或喷雾装置来适当调节空气湿度,以利于苔藓生长。
大多数苔藓植物适于偏酸性的土壤,可以采用泥炭土作为酸性基质。
扩展资料:
苔藓植物(Bryophyte)属于最低等的高等植物。
植物无花,无种子,以孢子繁殖。
能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在全世界约有23,000种苔藓植物,中国约有2800多种。
苔藓不适宜在阴暗处生长,它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线或半阴环境,最主要的是喜欢潮湿环境,特别不耐干旱及干燥。
养护期间,应给予一定的光亮,每天喷水多次,(依空气湿度而定)应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
另外,就是温度,不可低于22℃,最好保持在25℃以上,才会生长良好。
苔藓植物是一群小型的多细胞的绿色植物,多适生于阴湿的环境中。
最大的种类也只有数十厘米,简单的种类,与藻类相似,成扁平的叶状体。
苔藓的养殖方法是:控制温度、喷水保湿、施肥管理。
1、控制温度
苔藓喜欢温暖的环境,耐寒性差,养殖期间,要将温度保持在20-28℃,入冬后需做好保暖工作,气温维持在15℃左右,夏季天气炎热时,加强环境的通风,对强光进行遮挡。
2、喷水保湿
苔藓在湿润的环境中能生长良好,需要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养护时每天喷水3-4次,每次喷水时要控制好水量,若喷水过多,土壤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不利于生长。
3、施肥管理
苔藓对肥料的需求量很低,但也需要一定的养分维持生长,生长期间可以每隔半个月施加1次稀释后的液肥,禁止施加浓肥或生肥,确保营养充足,使苔藓可以旺盛生长。
苔藓的作用
1、形成土壤
苔藓植物在生长期间,可以分泌出一种酸性物质,将岩石表面溶解,并且不断积累空气中的水分和物质,使岩面逐渐形成土壤,而覆盖在土表的苔藓,还具有保护形成土壤的作用。
2、检测空气
苔藓植物的叶是单细胞结构,有毒气体容易侵入叶细胞,进而出现植株无法生存的情况,因此,可以根据苔藓植物的生长状态来检测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若长势差,则环境污染严重。
3、防水土流失
苔藓植物生长十分快速、茂密,通常为密集丛生,同时有很强的吸水性,有时可以达到干重的15-20倍,进而具有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对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一定效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92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