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薯的种植方法
1、选择品种。现在常见的毛薯,常见栽植品种,都是生长力完胜,常见的一个是日本山药和细毛长山药的。其中日本品种是适应性、品质好的优良品种。如果在我国大粒推广,相信质量会超过普通品种。但是可以选择适合当地土壤适应的品质种。
2、种植时间。种植时间,大约在春季种植,具体要看春天的外界温度来决定,一般温度在10以上了,就可以开始种植。不要高温,也不能深受寒冷。各地会因为环境气候影响, 有早迟,有的迟,差不多就是地上植株开始可以生长了。就可以种植。
3、种植处理。没有种子,种植只能靠球茎来做繁殖。一般要在采收时留下种茎,之后继续种植。一般可以整个球茎留种,或者是切成带饱满芽的一段一段的小段,可以直接在地里种植。种植都是开沟,直接种植,间距是 10厘米左右,行距是20厘米之间。栽植深度都是在3到4厘米左右,不要太深,发芽不利,太浅,球茎就容易失水。
4、进行管理。田间开挖水沟,中间横竖开挖两条沟,周边也要环绕开沟,沟深20厘米以上,好排水。做垄行种植,在田间起30厘米宽的条垄,然后垄上开沟,种植,行间留出浅沟,大概10厘米深就可以了。种植施基肥是一亩施1500金农家肥。追肥是几次就可以,施肥要记得浇水。
晚稻种植方法
种一亩地要用玉米籽:人工点播6-8斤/亩,机器点播播8-10斤/亩。
玉米种植技术:
一、选地
1、水浇地玉米应选择地势平坦、结构良好、透气性好、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
2、覆膜玉米可选择肥力中等以上的旱平地、山根地、水平梯田、二阴地、轻度盐碱下湿地、高寒漫甸、一水地,切忌选择陡坡地、涝洼地、重盐碱地、犯风地。
二、整地施基肥
有条件的地区应进行秋施肥、秋翻地和秋冬汇地。结合前茬秋翻亩施农家肥2000—2500kg,翻后及时耙耢拖平,拣净根茬,做到地平、土细、无垃圾、无根茬。
三、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1、选用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纯净度高、发芽势强、发芽率在90%以上的种子。
水浇地玉米:在有效积温2700—3100℃的地区,主要选用硕秋5号、硕秋8号、登海9号、郑单958、试117等品种;在有效积温2300—2700℃的地区,主要选用试117、四单19等品种。
覆膜玉米:在有效积温2900—3100℃的地区,选用硕秋8号、登海9号、沈试29等品种,在有效积温2700—2900℃的地区,选用硕秋5号、硕秋8号等品种;在有效积温2500—2700℃的地区,选用试117、硕秋5号等品种;在有效积温2300—2500℃的地区,选用四单19、试117等品种;在有效积温在小于2300℃的地区选用吉承单3、硕秋2号、硕秋3号等品种。
2、选购包衣种子。没有进行包衣的种子要进行精选、晾晒和发芽试验,做到种子无杂、无劣、籽粒饱满。播前用40%拌种双(或甲霜灵)按种子重量的0.3%拌种防治黑穗病;用50%甲胺磷乳剂100g兑水5kg,拌种50kg,拌后闷种3—4小时,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四、播种
播期:水浇地米4月20日至5月初播种;覆膜玉米比当地露地玉米早播7—10天。
播量:每亩播种量为3—3.5kg
施种肥:每亩施玉米专用复合肥20—25kg、硫酸锌1—2kg;或每亩施磷酸二铵12—15kg、尿素3—5 kg、氯化钾或硫酸钾5—7 kg、硫酸锌1—2kg。
播种方式
水浇地玉米:平展型玉米株行距30—33×50cm,亩保苗4000—4500株;紧凑型玉米株行距为27—30×50cm,亩保苗4500—5000株;
覆膜玉米:平展型玉米大垄80cm,小垄40cm,株距30 cm,亩保苗3700株左右;紧凑型玉米大垄70cm,小垄30cm,株距30cm,亩保苗4000株左右。
播种后,每亩用48%拉索乳油200—250mL,兑水30—40kg或用50%乙草胺乳油100—150mL兑水30—40kg均匀喷地表。覆膜玉米随喷药随覆膜。
晚稻 种植 科学、合理搭配早晚稻品种是关键,那么晚稻种植的 方法 是什么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晚稻种植方法,一起来看看。
晚稻种植方法
1、品种特性
(1)感光性较强。年度间和不同茬口种植,抽穗、齐穗期较稳定。作单季稻栽培, 5月底、6月初播种,一般在9月初抽穗、9月10日前齐穗,全生育期150余天。
(2)较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根据抗性鉴定结果,抗稻瘟病,明显优于对照秀水11、秀水63等;中感白叶枯病。
(3)抗倒性较强。茎秆较粗壮,耐肥抗倒性较好。
(4)米质;外观米质和食用品质优于对照秀水63。
2、栽培技术
(1)播前种子处理。晒种,以提高发芽势;药剂消毒处理,要严格把握药液浓度和浸种时间,同时结合使用烯效唑浸种处理,以促进秧苗健壮。
(2)培育稀播壮秧。适时播种,单季稻在5月下旬到6月初播种。稀播育壮秧,单季手拔大秧,秧本比1∶8-10,秧田亩播种量30公斤;直播的亩用种量2.5公斤。施好秧肥,抓好钾、磷肥的施用。防治好秧田病虫害。
(3)合理密植。作单季晚稻,一般密度6?5-5.5寸(19.8?16.5-18.2厘米)为宜,丛插3-4本、每亩6-8万苗,争取在7月底亩最高苗数达35万,最后亩有效穗 20-25万。
(4)科学肥水运筹。一般亩施纯氮13-14公斤。强调施用有机肥和磷、钾肥。水浆管理上,总的要求是深水护苗,浅水发棵,适时搁田,浅水孕(抽)穗,活水灌溉,湿润到老。后期切忌断水过早,要干干湿湿以湿为主,防早衰争粒重。
(5)做好病虫、草害防治工作。特别要重视防治稻曲病、稻虱、蚜虫等。防除杂草、特别是直播田块的杂草。
二、甬优1号
甬优1号,是宁波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粳型杂交稻组合。前几年引入绍兴,试种、示范、推广,表现较好。其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为:
1、组合特性
(1)感光性较强。甬优1号除作单季晚稻栽培外,还可作连作晚稻栽培。
(2)熟期适中。作单季晚稻栽培,一般6月初播种,11月上旬成熟, 全生育期在154天左右。
(3)产量较高。作单季晚稻栽培,一般大田亩产500公斤左右, 高的在550公斤以上。
(4)穗期耐寒性较好。在抽穗期、乳熟期有较强的耐寒能力。后期生长清秀。
(5)抗倒性较强。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强,但施肥偏多的情况下也会倒伏。
(6)中感稻瘟病、白叶枯病,轻感稻曲病,易遭螟虫危害。
(7)米质中等。据化验测定和食味品尝,总体评价认为该组合米质中等。
2、栽培技术
甬优1号亩产550公斤以上的穗粒重结构一般为:亩有效穗18-20万;每穗总粒120-130粒,每穗实粒105-115粒,千粒重28-29克。各地在栽培上注意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适期播种,培育壮秧。一般在5月底、6月初播种。秧田亩播种量10.0-12.5公斤。大田亩用种量1.00-1.25公斤。秧本比1∶10。采用化调技术,用烯效唑浸种或用多效唑喷苗,促进秧苗分蘖、矮壮。也可用水稻壮秧营养剂在播种前施于秧板上,再耥平秧板后第2天播种。抓好秧田肥水管理。注意防治稻蓟马。实行化学除草,严防鼠、雀危害。
(2)适龄移栽,少本浅插。秧龄一般不超过30天。宽行窄株种植,行距23.31厘米、株距16.65厘米(7?5寸)。亩栽1.7万丛、落田苗4-7万。浅水浅插,促进低位分蘖。
(3)控氮增钾,合理灌水。大田施肥,在亩施有机肥500公斤基础上,施化学氮肥折碳铵70-75公斤,即纯氮12-13公斤左右。施肥方法,重前、控中、补后。配施磷、钾肥。水浆管理上,浅水勤灌,适度早搁。有效分蘖终止期搁田。搁田略重,减少无效分蘖。搁田至田不陷脚,泥裂细缝后灌跑马水。到幼穗分化后复水,养胎、抽穗。灌浆期活水到老。
(4)化学除草,严防病虫。甬优1号易遭螟虫危害,要特别注意防治。
三、绍糯97-14
绍糯97-14是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晚粳糯品种,目前是绍兴市单季晚粳糯主栽品种,其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为:
1、品种特性
(1)感光性较强。除作单季晚稻栽培外,还可作连作晚稻栽培。
(2)熟期适中。该品种为中熟晚粳糯类型。作单季晚稻栽培,一般5月底、6月初播种,11月上旬成熟, 全生育期150余天。
(3)产量较高。作单季晚稻栽培,一般大田亩产450公斤以上, 高的可超500公斤。
(4)后期生长清秀。
(5)耐肥抗倒性较强。抗倒性优于绍糯119。
(6)较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细条病。1999-2000年两年省区试抗病性鉴定,中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对细条病的抗性也较好。
(7)米质较好。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1999、2000年两年统一取样化验测验结果,全部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二级标准以上,其中部分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
2、栽培技术
(1)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绍糯97-14作单季晚稻栽培,于5月下旬至6月初播种;大田插栽2万丛,每丛2本。
(2)抓好肥水管理。每亩大田纯氮用量为11-12公斤,可适当增加钾肥和磷肥用量。田间灌水宜浅不宜深,分蘖前期自然落干,表土裸露1-2天,以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和分蘖生长;分蘖后期,搁田宜轻不宜重;孕穗至扬花期应保持浅水灌溉;生育后期,宜干干湿湿,使田面湿润,延长根系活力,利于灌浆结实。
(3)注意防治病虫害。秧田期应加强对白叶枯病的预防;本田期注意纹枯病、白叶枯病及各类虫害的防治,稻瘟病重发区须在破口期至齐穗期喷药,以防穗颈瘟。
晚稻栽培技术要点
1.推算安全播种期晚稻安全播种期的推算是以安全齐穗期为起点进行推算的。方法是根据某一杂交组合,从播种到齐穗所需天数,往前倒推算出来的天数,即是这一杂交组合的播种日期。如威优64和汕优64这两个杂交组合,从播种到齐穗需要75?78天,以9月25日(桂北地区晚稻安全齐穗期)为起点,往前倒推78天,即7月5日为威优64和汕优64这两个杂交组合的适宜播种期。
2.掌握高产插秧期俗话说:?早(稻)争日、晚(稻)争时?,这充分说明晚稻抢季节比早稻更重要。杂交晚稻在7月20日以后至7月底以前插秧为高产、稳产期。在此期间插适龄壮秧,插期每提早一天,每0.067ha平均增产10kg左右。在高产期后5天插秧,杂交稻与常规稻相比,就失去了产量优势。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同样的品种组合,上午插秧的就比下午插秧的明显高产。所以说晚稻插秧要争时就是这个道理。
3.适当密植晚稻在本田的分蘖期较短,分蘖数量较少,而且晚稻的基肥比早稻少,中后期气温已逐渐降低,稻株生长不易过旺。因此,晚稻插秧密度应比早稻稍密一些,基本苗应多插些,依靠主穗夺高产。广西各地晚稻插秧规格多采用20cm?14cm或20cm?10cm,杂交稻带有分蘖的秧,每蔸插1粒谷,无分蘖秧插两粒谷为宜。
晚稻高产栽培技术
1 品种选择
选择双晚组合一定要能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发挥晚稻的优势,获得稳产、高产;在生产中,要选择既能保证双晚安全齐穗,其播插期又能满足前茬早稻成熟收割,且与早稻搭配合理,并具有丰产性和抗性好、米质优、产量高、熟期适宜的品种组合。目前,天优673、宜优673、川优673和甬优9号等中熟品种组合综合性状较好,可以作晚稻进行种植。
2 适时播种
双晚的播种期受早稻成熟期的限制而不能提前播种,又因安全齐穗期受到? 寒露 风?的影响也不能迟播。根据宁德市蕉城区漳湾镇农技站多年来试验、示范,漳湾镇适宜播种期为6月下旬。
3 培育壮秧
培育适龄多蘖壮秧是双晚获得高产的基础。双晚育秧期间温度高,秧苗生长快,田间荫蔽,易造成秧苗徒长、拔节等。因此,应适当稀播、匀播,以培育壮秧。
(1)秧田准备。晚稻秧田按1∶8~10比例备足。选择土壤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高、排灌方便、杂草少的田块。施用有机肥7.5 t/hm2和45%国产复混肥750 kg/hm2,按1.3~1.5 m开好沟,做好厢面。
(2)种子处理和催芽。播种前晒种1~2 d,晒后用强氯精消毒,然后用清水浸种6~8 h。由于晚稻催芽温度较高,晚稻一般容易发芽。但晚稻催芽过程中要注意种子湿度,在催芽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种子湿度,每4~6 h用清水淋种1次,使种子保持湿润。若催芽时温度超过38 ℃,将种子摊开降低温度,当谷子全部破胸时即可播种。
(3)精量播种。播种量以120~150 kg/hm2为宜,以做到稀播、匀播。双晚播种季节,正值烈日高温期,要科学管水,以免水温过高?煮死?谷芽。每天9:00或16:00后灌1次跑马水,可降低高温的影响,防止秧板干裂。
(4)秧田期管理。
①水分管理。二叶期前保持田间湿润,二叶期至五叶期做到浅水勤灌,田间保持薄皮水,五叶期以后不断水。
②肥管。秧苗2叶1心时施尿素45~60 kg/hm2作断奶肥;在移栽前5~7 d,施用尿素60~75 kg/hm2作送嫁肥[3-4]。
秧苗1叶1心时、间密补稀、补缺、补边。移苗时要稍带泥移苗,以免伤根影响生长,秧移好后实行浅水或润湿管理,以利于扎根生长;秧苗1叶1心时,喷施300 mg/kg 40%多效唑,施用应在晴天进行,施用后第2天清早再灌水上秧板。若喷后遇雨,应及时补喷。
4 适时抢插
插前用新机具整耕机切碎秸秆均匀回田,并施国产复混肥375 kg/hm2作基肥。实行宽行稀植,密度为15.0万~19.5万丛/hm2,规格20.0 cm?23.3 cm、23.3 cm?26.7 cm。丛插2粒谷,确保每丛5个茎蘖以上。晚稻主要靠增穗增粒获得高产。对分蘖力弱、营养生长期短的品种,或者土壤瘦、肥力水平低的田块,应插密些;品种营养生长期长、分蘖力强,土壤肥力较高田块,可适当稀插。
5 大田管理
双晚穗粒优势明显,大穗大粒有利于增产,在肥水运筹等栽培 措施 上,应根据穗粒形成规律,促进大穗大粒的形成。
5.1 精确施肥
(1)速施分蘖肥。晚稻有效分蘖期短,插后5~7 d施用尿素150 kg/hm2、氯化钾75 kg/hm2。插后保持水层5 cm。返青后,采取薄水勤灌、适时露田,这样有利于微生物活动,加快肥料分解,减少病虫害发生,达到以气养根,以根促苗的目的。
(2)巧施穗肥。在抽穗前15~30 d时施用穗肥。叶色褪黄早的早施,褪黄迟的迟施。穗肥用复合肥(15-15-15)150 kg/hm2追施。
(3)补施粒肥。在破口期或灌浆期,施尿素150~225 kg/hm2或用磷酸二氢钾15 kg/hm2对水1 125 kg/hm2喷施,以提高结实率、千粒重。
5.2 适时烤田
插后15 d够苗晒田,晒田的程度,以不陷脚、有微裂、有白根为宜。对砂质田、瘦田、苗弱的田块,轻晒或适露,对肥力高、长热旺、土质黏重的田块,可适当重晒[5]。
5.3 科学管水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93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