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一钱金与田基黄区别

样子、功能不同。

一钱金与田基黄区别

1、样子:一钱金是一种喜欢生长在田野湿润地方的草药,这种草药高二三十厘米,茎丛生,直立或斜上,有4棱,基部节处生细根。田基黄根须状,黄褐色。茎单一或基部分枝,光滑,具4棱,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对生,无柄。

2、功能:一钱金是一种清热利湿;解毒;散瘀消肿,能治疗急慢性肝炎、降低转氨酶的草药。而田基黄用于湿热黄疸,泄泻,痢疾,肠痈等。

地耳草的植物学史

田基黄,中草药。田基黄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是清热利湿,解毒,散瘀消肿,常用于湿热,黄疸,泄泻等症状。注意,田基黄苦凉,孕妇不宜服用,不利胎儿发育。

别称地耳草、雀舌草归经归肺,肝,胃经门被子植物门性味甘、苦,凉纲双子叶植物纲目山茶目田基黄简介田基黄是什么田基黄,中药名。田基黄草为藤黄科植物地耳草的全草,春、夏季开花时采收全草,晒干或鲜用。

(田基黄草)田基黄别名叫什么中药田基黄,别名又称地耳草、斑鸠窝、雀舌草、蛇查口、合掌草、跌水草、七寸金、一条香、金锁匙、红孩儿、寸金草、田边菊、痧子草、光明草、莽壳草、小王不留行、细叶黄、观音莲、降龙草、七层塔、土防风、小元宝草、黄花仔、禾霞气、耳挖草、小田基黄、小还魂、小蚁药、小对叶草、八金刚草、蛇细草、对叶草等。

田基黄形态特征田基黄,一年生小草本,全草长10-40cm。根须状,黄褐色。茎单一或基部分枝,光滑,具4棱,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对生,无柄;完整叶片卵形或卵圆形,全缘,具细小透明腺点,基出脉3-5条。聚伞花序顶生,花小橙**。气无,味微苦。以色黄绿,带花者为佳。田基黄常生于田野较湿润处,广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

田基黄的功效与作用田基黄功能主治

田基黄清热利湿,解毒,散瘀消肿。用于湿热,黄疸,泄泻,痢疾,肠痈,痈疖肿毒,乳蛾,口疮,目赤肿痛,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田基黄煮水喝有什么功效田基黄泡水喝,煮水内服的作用主要是清热利湿,清除人体内的湿毒。

田基黄煲鸡的功效51Dongshi小编了解到,田基黄煲鸡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同时还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田基黄煲鸡里面有丰富的蛋白质,能够加强身体的免疫力。

田基黄可以去黄疸吗田基黄一般能够起到改善黄疸的作用,田基黄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和活血消肿的功效。田基黄的副作用及禁忌田基黄的毒副作用田基黄的毒副作用并不明显。但是,在服用前懂视健康编辑建议你,也要咨询医生或者药师,正确使用,才能避免带来影响。

田基黄什么人不能吃孕妇不能服用田基黄,不然对胎儿发育不利。田基黄用量用法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大剂可用至90-120g;或捣汁。

外用:适量,捣烂外敷,或煎水洗。田基黄的食用方法

田基黄食疗食谱田基黄粥原料:田基黄30克、米100克、糖20克。

制作:把田基黄洗净,切成5厘米长的段;大米淘洗干净。把大米放入锅内,加水500毫升,置武火烧沸,文火炖煮30分钟后,加入田基黄、白糖,再用文火煮15分钟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瘀。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

田基黄蜜枣煲猪肝原料:田基黄30克,蜜枣7个,猪肝100克;清水适量。

做法:锅内放适量清水,加入田基黄、蜜枣煮30分钟;去渣,再放入猪肝煲熟。

功效:田基黄清热解毒;利胆退黄,消肿散瘀;蜜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猪肝养血、补肝、明目。三者合用;散瘀解毒,扶正护肝。适宜急慢性肝炎患者服用。

鸡蛋田基黄汤原料:鲜田基黄150克(干品45~75克),鸡蛋2个。

做法:鲜田基黄150克(干品45~75克),与鸡蛋2个同煮汤。喝汤吃鸡蛋,每日1次,7~10日为1疗程。

功效:主治慢性迁延型肝炎,有黄疸或无黄疸患者。

田基黄配伍应用湿热泄泻:田基黄一两,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黄疸,水肿,小便不利:田基黄一两,白茅根一两。水煎,分二次用白糖调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痢疾:生田基黄二两,水煎和黄糖服。(《岭南草药志》)

乳腺炎:鲜田基黄适量,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无名肿毒:田基黄叶捣烂加酒敷患处。(《岭南草药志》)

毒蛇咬伤:田基黄浸烧酒搽之。(《岭南草药志》)

疔疮,一切阳性肿毒:鲜田基黄适量,加食盐数粒同捣烂,敷患处,有黄水渗出,渐愈。(《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喉蛾:鲜田基黄如鸡蛋大一团,放在瓷碗内,加好烧酒三两,同擂极烂,绞取药汁,分三次口含,每次含约一、二十分钟吐出。(《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田基黄相关论述《生草药性备要》:敷疮,消肿毒。

《新华本草纲要》:用于胃脘痛、咳嗽、月经不调。

《中国药植图鉴》:煎服治风湿性神经痛,头晕。

《纲目》:治蛇虺伤,捣汁饮,以滓围涂之。

《岭南采药录》:治鱼口便毒,跌打伤瘀痛,恶疮,火疮,捣敷之。

《药植志》:治血吸虫病腹水。

《福建民间草药》: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陆川本草》:解毒消炎,利尿,止血生肌。治腹水,小儿惊风,双单乳蛾,漆疮,外伤出血,皮肤疥癣,蛇蜂蝎伤。

《南宁市药物志》:消肿解毒。治疳积和疔疮初起。

本百科可能涉及专业知识,中药并非没有毒副作用,请遵医嘱服用,请勿轻信网上用药建议。

异名:

田基黄(《生草药性备要》),水榴子、香草(《质问本草》),斑鸠窝、雀舌草(《植物名实图考》),蛇喳口(《草木便方》),合掌草、跌水草(《分类草药性》),七寸金、一条香(《福建民间草药》),金锁匙、红孩儿、寸金草、田边菊(《江西民间草药》),刘寄奴(《四川中药志》),痧子草、光明草,田基苋,荞壳草、小王不留行、细叶黄、观音莲(《湖南药物志》),雷公箭(《贵州植药调查》),降龙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七层塔、土防风、枫草儿、小元宝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黄花仔、禾霞气(《广东中草药》),耳挖草、小田基黄(《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生态环境:生于山野及较潮湿的地方。

分布:江苏、浙江、福建、湖南、江西、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气微,味淡。苦甘,凉。归肝、胆经。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苦甜,性平。

②《四川中药志》:味苦,性寒,无毒。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消肿解毒。

治传染性肝炎,泻痢,小儿惊风,疳积,喉蛾,肠痈,疖肿,蛇咬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50克(鲜品50~100克,大剂可150~200克);或捣汁。

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93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