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化学肥料在植物养护中有何应用的策略以及措施?

化学肥料在植物养护中应用的策略及其措施

1.化学肥料在植物养护中应用的策略分析

化学肥料在植物养护中有何应用的策略以及措施?

1.1明确施肥目的,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选择合适的肥料,应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施肥。例如,油松、银杏等植物,植株高大、根系繁茂,施肥时除了要注意远离树干,还要对植株进行观察,了解当地的水文环境,然后再决定用肥的种类及施肥的方法。又如,沙地、坡地易造成养分流失,施肥时要注意深度。

1.2加强对环境条件和天气条件的分析。施肥时要观察植物特点,联系当时的气候变化及土壤状况。例如,阴雨天施肥植物养分吸收慢,且肥料易被雨水冲走,不宜施肥。

1.3熟悉了解化肥的特点及应用状况,不可随意、任意用肥。例如,应用尿素时,要了解尿素的特点。这种化学肥料肥效很高,便于存放和管理,施肥中哪些应该注意:

1.3.1尿素应用时一定要深埋,如果将尿素暴露在地表,容易造成肥料性质发生变化,从而失去肥效。

1.3.2让植物充分吸收尿素的营养,循序渐进,不能急施肥、猛施肥,这样反而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1.3.3尿素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较大,容易流失,因此,施肥应该在灌溉前1周左右,并留浅水层。

1.3.4尿素不能与其他碱性肥料混合应用,否则会降低肥效。此外,尿素应用时还要注意植物的需肥状况、土质状况等。

2.化学肥料在植物养护中应用的措施

2.1掌握正确的施肥方法,促使肥料发挥最好的作用例如,夏季施氮肥,应选择在早晚进行,否则影响肥效。

2.2适量施肥,一次性施肥量不宜过大,注意氮肥、钾肥的追肥用量。

2.3注意施肥的深度和距离植株的距离。如给树木施肥,要与植物根茎保持10cm以上的距离,深度要在5cm以上,可根据植株的大小适当调整施肥距离,越大的树木施肥时与根部保持的距离应越大,以免伤及植物根系。

2.4结合植物生长特点施肥,不盲目施肥。例如,当植物钾肥、微量元素缺乏时,可选择叶肥,最快补充植物营养。

这几个月,一个以“央视:禁止销售化肥农药已开始实施!化肥要惨了”为标题的谣言在四处传播,大约有40-50个公众号转发了以此为标题(或类似标题)文章,而在其他自媒体上这条谣言传播更为广泛,下面笔者来分析一下这条谣言的来源。

谣言基于央视一篇“减药减肥”报道

这篇来自央视7套的报道介绍了安徽金寨县大学生农民的种植所谓“绿色有机茶叶”故事,报道主旨在于“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其中金寨县茶业局相关人士讲到的“两个替代”,是指有“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物理防控替代单一化学防控”,视频中提到提到金寨县茶业局全面禁止化肥和化学合成农药在茶叶区销售,但相关人士也只承认是:把茶区所有的农资店改成符合清单目录的“绿色农资店”。

金寨县只是在茶业上实施“两个替代”,且其中使用的“生物农药”也属于“农药”,笔者查阅了相关网站,也没有看到明确的“禁止销售农药化肥”规定。

一个茶业大县在在茶业上对于农药化肥进行模棱两可地方规定,并不能推而广之“禁止化肥农药”已实施,也不能代表国家的整体政策。

相关政策

农业部关于印发《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其中提到是“农药化肥零增长”,没有提禁用禁售农药。

农业部关于印发《“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提到的是“保证主要农作物在稳产基础上,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这些重要文件都没有提到所谓禁用禁售之类。

“禁止销售农药化肥”谣言由来已久,一些造谣者利用一些地方性某些特殊化政策(甚至一些模棱两可政策)来混淆视听,这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在当前生产条件,农药化肥还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之一,我国是如此,在美国、日本等国家也同样如此。

作者:周厚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99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