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李枯夜蛾

李枯夜蛾幼虫食嫩芽和叶片,食叶造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将叶片吃光仅残留叶柄。李枯夜蛾成虫体长30-45毫米,翅展60-90毫米,雄较雌略小,全体赤褐至茶褐色。【症状】: 李枯夜蛾幼虫食嫩芽和叶片,食叶造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将叶片吃光仅残留叶柄。

李枯夜蛾

【病原】:李枯夜蛾成虫体长30-45毫米,翅展60-90毫米,雄较雌略小,全体赤褐至茶褐色。

头部色略淡,中央有1条黑色纵纹;复眼球形黑褐色;触角双栉状、带有兰褐色,雄栉齿较长;下唇须发达前伸,兰黑色。

前翅外缘和后缘略呈锯齿状;前缘色较深;翅上有3条波状黑褐色带兰色萤光的横线,相当于内线、外线、亚端线;近中室端有l黑褐色斑点;缘毛兰褐色。

后翅短宽、外缘呈锯齿状;前缘部分橙黄色;翅上有2条兰褐色波状横线,翅展时略与前翅外线、亚端线相接;缘毛兰褐色。

卵近圆形,直径1.5毫米,绿至绿褐色、带白色轮纹。

幼虫体长90-105毫米,稍扁平,暗褐至暗灰色,疏生长、短毛。

头黑色生有黄白色短毛。

各体节背面有2个红褐色斑纹;中后胸背面各有1明显的黑兰色横毛丛;第8腹节背面有1角状小突起,上生刚毛;各体节生有毛瘤,以体两侧的毛瘤较大,上丛生黄和黑色长、短毛。

蛹长35-45毫米,初黄褐后变暗褐至黑褐色。

茧长椭圆形,长50-60毫米,丝质、暗褐至暗灰色,茧上附有幼虫体毛。

东北、华北年生1代,河南2代,均以低龄幼虫伏在枝上和皮缝中越冬。

翌春寄主发芽后出蛰食害嫩芽和叶片,常将叶片吃光仅残留叶柄;白天静伏枝上,夜晚活动为害;老熟后多于枝条下侧结茧化蛹。

l代区成虫6月下旬-7月发生;2代区成虫5月下旬-6月和8月中旬-9月发生。

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羽化后不久即可交配、产卵。

卵多产于枝条上,常数粒不规则的产在一起,亦有散产者,偶有产在叶上者。

幼虫孵化后食叶,发生1代者幼虫达2-3龄(体长20-30毫米)便伏于枝上或皮缝中越冬;发生2代者幼虫为害至老熟结茧化蛹,羽化,第2代幼虫达2-3龄便进入越冬状态。

幼虫体扁、体色与树皮色相似故不易发现。

【防治方法】: (1)结合管理捕杀幼虫。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10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