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黄秋葵的种植方法之注意事项

【黄秋葵的种植方法之注意事项】黄秋葵主要以嫩果供食用,有健胃理肠护肝之功效。其花、种子和根均可入药,对恶疮、痈疖有疗效。近年来在日本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市场上深受欢迎,成为发展潜力巨大的营养保健型特菜。

黄秋葵的种植方法之注意事项

种植户在种植时要注意以下问题黄秋葵的种植方法:选用适宜品种。

目前生产上多选用如五福、五角、绿五星、清福。

黄秋葵的种植方法:整地合理密植。

黄秋葵喜温暖,耐热,不耐霜冻,遇到霜冻即死亡,喜强光,不耐阴,若种植过密,相互遮阳,则生长不良。

要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的地块上种植。

实行秋整地,深耕深翻,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均匀撒施,可适当增施钙、镁肥料。

露地以垄栽培时采用60厘米宽单行穴栽,穴距15厘米,每穴深 2~3厘米,每穴3~4粒。

黄秋葵的种植方法:适时间苗定苗。

露地直播的在1片真叶时,间1次苗,在3~4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壮苗1株。

黄秋葵的种植方法:及时施肥浇水。

黄秋葵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

当株高40~50厘米时,应环株施1次肥,结合中耕培土。

采收第一至二个果后每亩追尿素10公斤。

生长后期,为防止早衰,可进行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

黄秋葵比较耐旱,苗期可少浇水,开花前适当中耕蹲苗,促进根系伸展。

夏季正值黄秋葵收获盛期,注意保持畦面湿润,一般7~10天浇1次水。

应在早上9点以前或下午日落后浇水,避免高温下浇水伤根。

雨季注意排水,防止死苗。

黄秋葵的种植方法:合理调整植株。

封行前要中耕培土,为防止植株倒伏,必须选用1米左右的竹竿或树枝插于植株附近。

黄秋葵以主蔓结果为主,应及时摘除侧枝,减少养分损耗。

开始采果后适当摘去基部老叶,以利通风,减少病害。

黄秋葵的种植方法:及时采收贮藏。

采收过早,影响产量;过迟,纤维增多,肉质老化,降低品质,失去食用价值。

一般在花谢后7~8天。

嫩果长到8~10厘米时采收,可获得最佳商品果。

采收时要用剪刀剪,不要用手墒,否则会损伤植株。

为了不影响产量,要选用植株中,下部的荚果留种。

黄秋葵室温下仅能贮藏2~3天,炎热夏季温度较高,水分蒸发快,果面易革质老化。

短期贮藏要在采后2小时内立即送入0~5℃的冷库或冰箱中,这样可贮藏7天。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117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