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瓜细菌性叶斑病
作者:业奇农业网
•
更新时间:2025-02-15 15:28:16
细菌性叶斑病为哈密瓜的重要病害,保护地、露地种植都可发病,严重地块或棚室病株率达80%以上,重病株因病坏死,明显影响生产。细菌性叶斑病为哈密瓜的重要病害,保护地、露地种植都可发病,严重地块或棚室病株率达80%以上,重病株因病坏死,明显影响生产。症状主要为害叶片,重时亦侵染茎蔓和果实。
叶片染病,初为暗绿色油渍状小点,以后扩展成近圆形至不定形灰褐至黄褐色斑,外围常具有一浸润状暗绿色晕圈,最后病斑呈油渍状暗褐色坏死。
严重时叶片上病斑相互连接成片,短期内即致叶片坏死。
茎蔓染病后呈暗绿色油渍状,重时龟裂流胶,湿度高时易腐烂。
果实染病,初期多在果实表面产生水渍状绿褐色小斑,外围深绿色,病斑汇合形成黄褐色至褐色坏死大斑,易从病部开裂,最后腐烂。
病原Pseudomonassyringaepv.Lachrymans(Smith&Bryan)Youngetal.称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致病变种,属细菌。
菌体短杆状,可串生,大小为0.7-0.9μm×1.4-2.0μm,极生1-5根鞭毛,有荚膜,无芽孢。
革兰氏染色阴性,好气性。
在肉汁胨琼脂培养基上菌落白色,近圆形,扁平,中央稍凸起,不透明,有同心环纹,边缘一圈薄而透明,菌落边缘有放射状细毛状物。
发病特点病菌在种子内或随病残体在土壤内越冬。
通过伤口或气孔、水孔和皮孔侵入,发病后通过雨水、浇水、昆虫传播,病害与结露或雨水关系密切。
病菌生长温度1-35℃,发育适宜温度20-28℃,39℃停止生长,49-50℃致死。
空气湿度高,或多雨,或夜间结露有利于发病。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12533.html